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商業建筑愈來愈呈現出規模大型化、功能多樣化和結構復雜化的趨勢。必須設計合理,合情,合適的商業建筑,能夠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策劃定位,包容消化,可持續發展
1如何設計定位商業建筑
(1)市場調查商業建筑設計必須依據市場調查得出定位結論。對外通過對消費特點和趨勢,經濟條件,交通狀況,周遍商業格局,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發展規劃,商業現狀進行充分的市場研究,對內通過對項目本身的業態選擇、業態組合、產業鏈分布和面積占比例,業種選擇、分布和面積占比,對商鋪劃分、建筑形態、區域和樓層功能、人流導向系統、項目環境及配套設施等進行預先設定。為建筑師設計提供充分的設計依據。
(2)模式需求不管商業建筑是出租,出售或租售兼營組合,最重要的是確定主力業態,對于商業建筑來說,不同業態決定模式的不同,其業態規模、功能流程、設計等都是由它自己來確定,不同業態有自己不同的功能要求,這些使用要求與設計是由商家決定而非發展商自行主張。缺乏定向設計的依據,所做設計看似通用性強,實則無的放矢。一旦功能與店家沖突,設計必然從頭推翻。言目的規劃設計只能增加前期不必要成本和后期的招商難度。因此建筑師應根據不同業態設計不同的建筑空問模式來分析和建議。
(3)可持續發展和特色商業建筑是公共場所,隨著商業的發展,商業建筑一般在5~6年就要重新做一次裝修,簡潔和耐久的品質,盡可能地少需要維修與保養,而同時,根據不同的項目環境和商業內容進行了靈活的適應,最終讓投資者和消費者感到持續的價值。功能齊全、業態豐富、空間多姿、特色鮮明,設計必須富有時代感,同時又需超越時代趨勢,在各種文化和不同年代間引起共鳴。
2根據定位,準確把握設計原則
現代商業建筑設計的目的是讓建筑項目產生良好的、持久的經濟效益,建筑師在商業建筑設計里面是要實現項目達成一套動態的投資回報模式,是完成一件被消費者最終接受和持續使用的建筑產品。經過深入的調查,細致分析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集合各方面的靈感智慧,形成較為完整的建筑策劃。前期的規劃定位、招商、經營管理,每種情況都是非常復雜,都帶來很大的影響,建筑設計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而建筑師進行商業建筑設計就是包容和消化這些意見、方案和專業價值的物化勞動,才能形成完整的建筑設計作品。
(1)業態組合設計。商業綜合體的構成是由商業本身產業的價值鏈決定的,什么樣的業態組合更有利于經營。首先建筑師應根據前期的規劃定位、招商、經營管理的策劃方案,從建筑的基本功能和實際應用出發,明確功能、空間、環境之間的關系,設計不僅要求符合時代新氣息,還要求合理、清晰地安排整個空間功能需求,主動地引導客流、制造客流,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空間和位置,合理的分布面積,樓層的分區鋪面分割及配套設施設計能避免各類商品混陳,人流混雜的情況,建筑師應創造豐富,靈活多變,符合業態組合的合適空間來包容不同層面技術的需求。要做成一個綜合體,一定要做產業鏈,產業鏈出來之后,價值鏈就出來了,就能產生各種效益
(2)模式設計。商業建筑的策劃、設計在不同的商業地產開發模式下,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只出租不銷售,重點考慮經營與商鋪增值就可以了,如果考慮兼營時,還要考慮商鋪購買者的偏好與要求。商業建筑因招商要求不同而功能布局不同,同種業態也因品牌不同而布局不同。受此限定的商業建筑,或開發周期不同,或經營效果不同。那些不符合商業規律的商業建筑設計,雖然空間造型豐富,卻已隱含了不良經營的隱患。因此,滿足商家需求,消化各種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建筑師在設計中采用靈活的空間組合,提供不同的模式設計作品。這需要建筑師不斷改進項目產品,自我完善,打造更加符合商業需求的最佳設計作品,最終讓投資者和消費者感到持續的價值,讓商戶感受到持續經營的優越組合空間。
(3)人流,物流決定功能布局合理的引導系統是商業建筑設計成功的關鍵。先確定人線,物流,出入口,通道形式,再作商業功能的布局,今天消費群體有著廣泛的興趣和自由支配的時間,因此提供豐富多姿的建筑空間,集購物、娛樂、休閑等需要為一體的綜合商場是他們的需求。盡可能豐富功能來滿足這類顧客的要求時,同時還要滿足購房者(鋪面投資者、商業投資者)的需求為他們提供便捷的物流通道。并在建筑細節上表達更多趣味。進而創造新的商業環境。讓消費群體感受到購物消費的愉悅,感受到生活和世界的美麗同時,為商場經營者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4)綠色建筑和特色。綠色建筑一方面可以節約能源,另一方面其帶來的的可持續收益將遠遠大于前期的投入從而達到整體的價值實現,綠色建筑賦予建筑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更換改造的可能性,所以建筑師在設計商業建筑時沒有必要做得最好,要做得合適,并不是要做的多豪華多氣派才能體現是商業建筑,要強在恰到好處。商業建筑往往是城市商業文化的中心,不同城市有不同的風格,因此,建筑師在使用自己建筑風格和手法的時候,需要深入了解城市商業文化特征,提煉地域文化的精華,建筑設計使商業建筑要有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更要突出業態特色,空間特色,人文特色在商業建筑中使用,不僅有著可以感知的物質外殼,也表現出強烈商業建筑風采。
建筑師最終完成商業建筑的物化成果,是反映了建筑設計、商業招商運營、房地產開發三塊等不同領域的交融成果,它不僅需要各方面專業人才參與,更需要建筑師的智慧,好的商業建筑不僅是設計創新的體驗,更是價值實現的過程,使商業建筑合情合理。合適更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讓商業建筑的設計同開發商的產業價值息息相關,建筑師設計價值、商業價值及城市價值的多方共贏。
參考文獻:
1 JGJ48-88,商業建筑設計規范[S].
2 顧馥保.商業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3 商業建筑設計規范JGJ48-88.
4 本書編委會.2008年最新商業房地產(商鋪)投資開發與運營管理全程策劃實務全書[M].北京:銀聲音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