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目前,我國的高層建筑內外部造型設計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為目標,每棟高層都想表現自己,突出自我,而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使整個城市顯得紛繁無序、生硬,建筑個體外部體量失衡,缺乏親近感,拒人于千里之外。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對高層建筑的外部尺度的認真仔細推敲,因此,對高層建筑的內外部尺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關健詞:高層建筑內外部設計,系統觀,設計原則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delling design in pursuit of the image of the building more new, strange, for target, each top all want to express ourselves, outstanding ego, and the result can only make the whole city is the numerous disorder, stiff, building individual external dimension imbalances, lack of affinity, refused to miles away. Cause this phenomenon is the major reason for the lack of a high-rise building external scale carefully deliberate, therefore, of a high-rise building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ize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 high buil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sign, system view, the design principles
中圖分類號:[TU20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建筑設計是一個創作過程,完成一件設計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設計理論。近幾十年來,人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建筑事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人們在得到收益的同時,也為建筑事業對人類自然環境的破壞而憂心忡忡。自然辯證法是關于自 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學,其研究目的就是為了合理地處理人與自然的矛盾。建筑設計作為一項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活動,必然要遵循自然辯證法。系統觀是自然辯證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筑設計中體現這方面內容必然有對建筑設計有所啟 示。
1 高層建筑設計的系統觀
現代系統觀認為,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 恒運動是一個總體過程,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對象,綜合地探索系統中要素與要素、要素與系統、系統與環境、系統與系統的相互作用和變化規律,把握住對象的內、外環境的關系,以便有效地認識和改造對象。在建筑設計中不僅要處理好建筑內部各要素的關系,而且在處理好建筑與外部要素和環境的關系。建筑內部各要素包括建筑、結構、設備、建筑物理、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等,一個建筑設計只有符合滿足上述要素的要求, 才能滿足一般的使用功能。但今天的建筑設 計已不單單是一幢建筑的實用、美觀和經濟 的問題,它還要涉及到社會學、生態學、心 理學、歷史學、經濟學和環境學等多門學 科。即建筑設計不僅要滿足為人使用的基本 功能外,還要體現建筑的時代性、地域性和 文化性。在今天“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指導下,在一個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年代,人們已經不滿足居住在一個個孤立的、毫無生機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而是要居住 在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相協調、相統一的 綠色建筑體系內。這就要求建筑師在進行設 計中必須有綜合思維的能力,在錯綜復雜的諸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個建筑的設計過程也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建筑師只有解決好各階段的問題,才能設計出一個健康、安全、高效、 節能、方便、舒適和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
2 掌握高層建筑外部尺度設計的原則
2.1 建筑與城市環境在尺度上的統一
注意高層建筑布置對城市輪廓線的影響,因為在城市輪廓線的組織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別是高層建筑,因而它的布置應遵行有機統一的原則進行布置:
(1)高層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 成城市的“冠”,但為避免其相互干擾,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雖采用相仿高度,但彼此間距適當,組成有關的構圖。也可以單棟高層建筑布置在道路轉彎處,以豐富行人的視覺觀賞;
(2)若高層建筑彼此間毫無關系,隨處隨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則不會產生令 人滿意的和諧整體;
(3)高層建筑的頂部不應雷同或減少雷同,因為這會極大影響輪廓線的優美感。
2.2 同一高層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 高層建筑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城 市尺度、整體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 細部尺度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設計中要遵守尺度的統一性,不能把幾種尺度混 淆使用,才能保證高層建筑物與城市之間、 整體與局部之間、局部與局部之間及與人之 間保持良好的有機統一。
2.3 高層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須有可識別性
高層建筑物上要有一些局部形象尺度, 能使人把握其整體大小,除此之外,也可用 一些屋檐、臺階、柱子、樓梯等來表示建筑 物的體量。
3 確定了這個設計目標后,具體的步驟就可以展開了,把設計過程分成“內”與“外” 的兩個部分。
3.1“內”的研究
“內”是指建筑生成的邏輯,要建造一個建筑就必須有場地,而個地方必定有自己 的歷史,這個歷史對于建筑設計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建筑設計師,應該去了解場 地,了解它的歷史,它的根。這時,我們就會回顧傳統建筑中功能相近的空間并對其進 行研究與分析。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人只是對傳統空間進行簡單的元素提取,拼接出所謂的“仿古式”現代建筑,這種方式無異于 復制傳統。復制只會帶來感性的麻痹,也是一種很愚蠢的行為。那么,應該如何面對傳統建筑與文化背景呢?
這也就回到了之前的討論,傳統建筑 形制是通過人們的行為方式與心理結構長期 的選擇與改進而產生的,建筑由此承載了文化的沉淀,這也是榮格所提到的“集體無意 識”層面,它帶有一種意象,可以喚醒人們最心底的共鳴,而這種精神在建筑方面表現在具像的空間品質之中。我們所要做的應該是研習人們的文化與心理,提取一種精神,然后用建筑的方式表達出來。 對于這種感性抽象體驗的提煉,有時不一定都只是分析建筑,藝術5大類中其他任意 一類都可以,文化、音樂、繪畫與舞蹈在精 神的表達上相對于建筑來說受限更少,更直 接而徹底。因此,藝術學多方面都可以激活 你的思路,你可以欣賞首古詩,從意境中得 到啟發,你也可以品位一幅山水國畫,在濃 墨淡彩之間感受那份情感。學會用自己的內 心去進行調查與思考,捕捉最內心的感官體 驗:找尋屬于自己的那份“根”的情結。
“精神”找到后,接下來就是怎樣去營造空間了,這些知識在學校中都會系統地訓 練,例如如何控制光線,如何把握比例等。 這屬于手法方面的問題,這里就不多講述了。但要強調的是設計一個帶有“傳統”味道的建筑不定全都需要運用傳統的元素,用現代的手法也可以創造出古典意味的空間, 不需要拘泥于形式,最重要的是在建筑中體現那份傳統的精神。
3.2“外”的思考
“外”是指強調與重視場所對建筑的影響意義。記得拉菲爾㎡莫內歐講過:“場 址是一種有期待的實體,它總是等待著它所 期待的建筑建于其上,通過這個建筑物來表 現它隱藏著的特征。”的確,在我眼里,場 所如同人類一般有著自己的感情與特征,作為建筑師必須靜下心來去聆聽場地的低聲細 語。
在看來,每個場所都是獨一無二的, 都有自己最獨特的特征,這些特征是由場地內部與場地周邊環境一同影響而生成的,如果不重視場地的話,做出來的設計就會顯得與環境格格不入,或者如“國際主義”式一 般,處處皆行,建筑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表情。正是因為場地間的相異性,才使得相同 類型的建筑也可以展現出不同的形態,世界 因此豐富與多彩。
面對場所,我更看重的是這個場所在城市中處于什么地位,城市對她的要求是什么,思考應該用怎樣的方式面對城市。這里我不單只是考慮建筑這一功能空間對城市的影響,而更多的是把建筑與建筑以外的空間一同放入城市之中思考,這種情況下很多時候建筑外空間對于城市的意義會比建筑本身更大,場地之中往往隱藏著潛力和暗示,它可能很早就已經存在在那里了,等待著你用建筑的方式讓它展現于世人面前。其實這種感受常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面對場地更多得去親身實地的感受它,不同時間,不同氣候會有不同的感受,多去聽聽在城市母親懷抱下,回蕩在場地的“低聲細語”。
4 結束語
高層建筑的內外部尺度影響因素很多,設計師在設計高層建筑中充分地把握各種尺 度,結合人的尺度,滿足人的使用、觀賞的 要求,必定能創造出優美的高層建筑外部造 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