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綠色建筑工程技術示范——以廣州亞運館(亞運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設計時間:瀏覽:

  摘要:廣州亞運館(又名廣州亞運城綜合體育館)作為第16屆廣州亞運會新建場館中最大的場館,本項目在外圍護結構、遮陽、照明等節能措施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和創新,還考慮了自然采光、通風及雨水收集綜合利用。
  關鍵詞:綠色建筑,遮陽,采光,通風,照明 , 雨水收集,垃圾收集
  Abstract: Guangzhou Asian museum (also named Guangzhou and yuncheng comprehensive gymnasium) as the 16th Guangzhou Asian new venues in the largest venues, this project out palisade structure, sunshade, lighting such as energy saving measures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lso considered the natural lighting, ventilation and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sunshade, lighting, ventilation, lighting,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garbage collection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建筑節能措施
  1、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
  本項目建筑圍護結構優于《<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廣東省實施細則》DBJ15-51-2007 的要求。通過能耗模擬,圍護結構節能率達到:60.1%
  1-1、窗墻面積比
朝向 窗面積(㎡) 墻面積(㎡) 窗墻比
東向 1959.54 2378.20 0.82
西向 2170.71 3019.06 0.72
南向 3683.35 5897.68 0.62
北向 3256.76 4464.31 0.73
平均 11070.35 15759.25 0.70

  1-2、屋頂構造
  夏天,白天氣溫較高,太陽的高度角比較大,太陽輻射照度很大,使圍護結構的外表面溫度超過室內的氣溫。在輻照和氣溫的共同作用下,大量熱量通過屋面和外墻面等圍護結構傳向室內,而太陽輻射以水平面上最為強烈,日曬時數最多,所以屋頂隔熱設計最為重要。本項目采用輕質屋面,控制K≤0.60,屋頂透明部分的面積不大于屋頂面積的20%,輕質屋面的構造設計將考慮采取良好的隔熱措施,確保整個屋面的隔熱效果良好。
  1-3、外墻
  本項目的外墻計劃采用玻璃幕墻或金屬幕墻,控制K≤0.80,輕質外墻構造增加保溫隔熱結構。
  2、 遮陽措施
  2-1、外窗及遮陽構造
  外窗是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夏季太陽輻射在水平面和東西立面非常強烈,透過窗戶進入室內造成很大的空調負荷,因此,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對各朝向(尤其東西向)窗口的遮陽系數都有嚴格的限制。滿足遮陽要求通過使用遮陽系數低的玻璃材來實現,也通過在建筑立面設計一定形式的外遮陽構件來實現。本項目同時采用這兩種手段來提高窗口的綜合遮陽效果,既豐富立面又避免太陽直接輻射造成的室內眩光,一舉三得。設計中選用的玻璃主要為8mm低透光low-e玻璃+16空氣+8透明玻璃,外窗的遮陽類型有水平遮陽及垂直遮陽。
  2-2、提高門窗的氣密性
  資料表明,房間換氣次數由0.8h-1降到 0.5h-1,建筑物的耗量冷可降低8%左右,因此設計中采用密閉性良好的門窗。通過改進門窗產品結構(如加裝密封條),提高門窗氣密性,防止空氣對流傳熱。
  二、雨水綜合利用
  根據氣象資料,廣州年降雨量大約1682mm,雨水資源豐富,全年有降雨。廣州市 1961-1990 年的氣象資料顯示,從 3 月到 10 月降雨量都在 80mm 以上,降雨分布比較均勻,非常適合雨水的收集利用,是非常好的雜用水水源。
  1、雨水綜合利用方案
  根據前期對綜合體育館周邊雨水資源的分析研究,亞運場館中,可收集利用雨水根據其特征可以分成以下幾類:體育場館的屋面;場館周邊的道路和廣場等硬化地面;場館周邊綠地;場館周邊道路兩側人行道。
  從綜合體育館雨水利用范圍分析,在建筑設計和施工符合雨水收集利用的條件下,場館的雨水收集利用首先可以考慮采用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同時,利用場館周邊的綠地,場館周邊道路兩側的人行道,通過雨水滲透加以利用。
  2、雨水的利用處理
  屋面雨水的儲存和凈化處理設施都建設在場館中及周邊地區,雨水的回用主要考慮場館中和周邊地區的雜用水,包括廁所沖洗、綠地澆灌和路面澆灑。
  3、雨水水質處理
  綜合體育館內收集雨水的主要用途是沖廁、綠化澆灑、道路沖洗、地下水回滲等。整個場館根據水量分布分為8個區,下面以某一區域內單位集水池和機房布置為例,集水池容積為 125m³(5m×5m×5m),為了保證水質,在集水池前設置電子水處理儀,進行經過屋頂集水槽沉降后的二次過濾,同時設置一臺給水泵,一臺備用泵。機房平面布置圖如下:
  三、室內環境質量
  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設計,要求把各個專業的先進技術結合起來,創造更為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這些技術涉及到建筑采光技術、照明技術、自然通風技術、空調技術、遮陽隔熱、隔聲技術等等。通過對這些技術的綜合利用,獲得高品質的室內環境。
  1、建筑室內采光
  體育場館根據比賽用途不同對室內采光的要求也不同,綜合體育館賽時對采光要求較高,部分項目可通過智能采光系統和室內照明來調節。同時,為了改善室內的自然采光效果,采用反光板、棱鏡玻璃窗等簡單措施,設計考慮了采用導光管(后因各種原因沒實施)等先進的自然采光技術將室外的自然光引入室內,改善室內照明質量和自然光利用效果,75%的室內空間采光系數>2%,并有防眩光措施。
  綜合體育館的采光設計遵循并滿足以下幾個方面:
  1、減少窗眩光的措施:比賽區域減小或避免直射陽光、采用室內外遮擋設施、采用智能遮陽系統即可以調節滿足自然光照需要同時可以降低熱量的進入;
  2、注意光的方向性,避免對比賽時產生遮擋和不利的陰影;
  3、當白天光線不足而需補充人工照明的場所,補充的人工照明光源選擇接近天然光色溫的高色溫光源。
  2、 室內通風
  室內通風采用自然通風和空調新風系統結合。空調系統設計采用當前比較常用的中央新風系統中的能量回收型中央新風系統。該系統通過將室外新鮮空氣經過精細過濾后強制送到室內,室內污濁空氣強制排到室外,持續進行空氣的置換,同時進行熱交換回收其能量,在潮濕的季節還具有獨立的除濕功能。系統保證了室內24小時都有清新的空氣,同時可回收高達70%的能量。
  3、 聲環境解決措施
  綜合體育館對隔聲、減振處理及聲學要求高,委托了專業公司進行了聲環境專項研究,通過模擬計算、分析對比等方法,科學合理地選擇隔聲、吸音材料、減震措施,本項目采用了大量的吸聲材料和吸聲構造。
  四、真空垃圾收集系統
  整個亞運城的垃圾收集使用真空垃圾收集系統,綜合體育館的垃圾收集也采用此技術。設計把各種管溝、管廊都集中在地下,其中包括一個垃圾的地下收集管廊。垃圾通過管道進入垃圾收集系統,然后在真空中被收集到垃圾箱中。垃圾在真空收集過程中,沒有噪聲、臭氣,也沒有污染,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垃圾在收集。采用真空技術,可從不同地點收集垃圾,無需手工對垃圾進行處理,清潔衛生程序很高。垃圾收集后,還有壓實和集裝、除塵和過濾、除臭等等程序,可直接用垃圾集裝箱車運輸。
  五、智能照明系統設計
  綜合體育館照明控制系統選用目前技術最先進、使用最方便、運行最穩定的綠色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對體育場館的照明分級、分區、分時、分場景控制。在保證場館正常運行和達到比賽要求的照明質量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減少照明系統的耗電量。
  1、照明系統分區、分級及場景控制
  照明分區分為:競賽區、辦公區、輔助區等;照明分級分為:競賽模式、訓練模式和維護模式等;體育館平時的用電分為賽時和閑時,因此,可根據體育館的特殊用電作息時間分為:比賽、訓練、平時、節假日、雙休日、白天、黑天等工作模式。
  2、感應控制系統
  通過在館區內的衛生間、樓梯間等公共部分設置紅外線傳感器來控制照明,做到人來開燈、人走關燈來實現照明節能。同時,系統可根據有無人自動感應,光線明暗度自動感應等,
  3、總體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直接監控整個亞運城綜合體育館照明情況。 智能照明系統采用網絡技術和傳統的電器技術結合方式控制,建立個人獨立控制、聯網控制、安全聯動控制、火災聯動控制等控制模式。
  結語
  亞運城綜合體育館運用了大量先進的綠色建筑技術,是綠色建筑關鍵技術應用集成窗口,向社會、大眾宣傳展示綠色建筑和可持續發展建筑概念、技術和產品。
  (作者單位: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2012.03)
  參考文獻:
  「1」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 《把雨水帶回家——雨水收集利用技術和實例》(日)雨水工作組/著 中國雨水科普組/譯 ---同心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通江县| 南通市| 新蔡县| 宝应县| 青冈县| 惠州市| 烟台市| 平邑县| 盈江县| 新乡市| 手游| 集安市| 青神县| 昂仁县| 务川| 紫金县| 永丰县| 崇礼县| 木兰县| 鸡泽县| 乐亭县| 皋兰县| 凤城市| 乌审旗| 宜都市| 永济市| 临桂县| 太湖县| 什邡市| 景宁| 阆中市| 平潭县| 汤原县| 新乐市| 泽库县| 虎林市| 罗田县| 洛浦县| 景东|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