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根據具體情況對某人防工程地下防水結構采取一系列嚴格的施工控制措施,并通過在工程中的成功應用,取得了良好施工控制效果和顯著的經濟效益,為今后的其它防水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防水材料,地下室,控制措施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proof structure engineering someone took a series of strict construc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through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and has obtained the good construction control effect and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s for future other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Keywords: waterproof, base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 工程概況
工程由地下車庫及人防應急指揮中心兩部分組成。包含地下指揮所、地下車庫、遮彈層等項子工程,建筑坐落在長85.3m、寬68.4m場區內,場區可利用面積較小,空間層次多,挖土深度最低處達-12m多,其中坑中坑、高低坑、斜坑的標高變化多,軸線復雜。工程場地自然標高相當于黃海高程4.000(±0.000相對于黃海高程5.40m),1號基坑底標高為-12.900,2號基坑承臺基坑標高為-7.400,3號基坑底標高為-12.850, 4號基坑底標高為-8.700。工程地下防水等級為一級,外圍結構均選用C40密實鋼筋砼自防水結構,附加高分子卷材防水層(厚度不小于24mm),防水砼抗滲等級0.8Mpa,抗滲標號S8。
二 砼自防水結構施工
㈠施工要點:
⑴鋼筋:為有效地保護鋼筋,防水砼迎水面鋼筋保護層為50mm,綁扎鋼筋時要留足保護層,不得有負偏差。底板底層鋼筋留設保護層時應以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墊塊將鋼筋墊起,嚴禁用鋼筋墊鋼筋,底板上層鋼筋應采用鋼筋支承架設。
⑵模板:①模板應平整,且拼縫嚴密不漏漿,并應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吸水率要小。[1]本工程采用鋼模和18厚竹膠板;②模板構造應牢固穩定可承受砼拌合物的側壓力和施工荷載,且裝拆方便;本工程采用對拉螺栓固定模板,在預埋螺栓上加焊止水環。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須穿過砼墻時,應采取止水措施。止水的方法:穿墻螺栓上加焊止水環,止水環必須滿焊。具體詳見圖1所示
做法如下:
螺栓加焊止水環做法:在對拉螺栓中部加焊止水環,止水環與螺栓必須焊嚴密。拆模后應沿砼結構邊緣將螺栓割斷。
止水環撐頭做法:這種做法不但能保證結構厚度,還能延長滲水路線,增加對滲透水的阻力,適用于抗滲要求較高的結構。止水環與螺栓應滿焊嚴密,兩端止水環與兩側模板之間應加墊木,拆模后除去墊木,沿止水環平面將螺栓割掉,凹坑以膨脹水泥砂漿封堵。
防水砼結構施工時,竹膠板提前澆濕潤,并將落在模板內的雜物清除干凈,結構內部設置的鋼筋及鐵絲不得接觸模板。模板固定嚴禁用鐵絲與螺栓拉桿對穿,以免在砼內部造成引水通路。
⑶混凝土工程①砼攪拌:自防水砼配料要求預拌砼廠家必須按重量配合比準確稱量,計量允許偏差:水泥、水、摻合 料為±1%;砂、石應該為±2%。嚴格按選定的施工配合比,準確計算稱量每種用料,投入砼攪拌站。外加劑的摻加方法應遵從所選外加劑的使用要求。防水砼攪拌比普通砼略長,要求延長2-3min。[2]②砼運輸:砼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產生離析現象及坍落度和含氣量的損失,同時要防止漏漿。拌好的砼要及時澆筑,常溫下應于半小時內運至現場,于初凝前澆筑完畢。運送距離較遠或氣溫較高時,可摻入緩凝型減水劑。澆筑前發生顯著泌水離析現象時,應加入適量的原水灰比的水泥漿復拌均勻,方可澆筑。③防水砼必須采用機械振搗,要振搗密實,振搗時間宜為10~30S,以砼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并應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砼分層澆筑時,其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防水砼在澆筑過程中,不允許有地下水或地表水流入基坑造成積水,因此,必須做好基坑的降排水工作。防水砼澆筑自落高度不得超過1.5M,如超過1.5M時應使用串筒、溜槽等,以避免砼產生離析。防水砼墻體不得留設豎直施工縫,底板和墻板砼不能同時澆筑時,水平施工縫要留設在距底板面高度不小于200MM處的墻體上。為施工方便,施工縫須置3厚鋼板止水帶。如上圖所示。④防水砼的養護對其抗滲性能影響極大,因此,當砼進入終凝(約澆筑后4~12h)即應開始澆水養護,時間不少于14d。[3]⑤防水砼不宜過早拆模,拆模時砼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之差不得超過15~20℃,以防砼表面出現裂縫。
㈡ 細部做法
防水砼結構內的預埋件、穿墻管道以及結構的后澆縫部位,均為防水薄弱環節,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仔細施工。
⑴預埋鐵件的防水作法。用加焊止水鋼板的方法或加套遇水膨脹橡膠止水環的方法,既簡便又可獲得一定的防水效果。施工時,注意將鐵件及止水鋼板或遇水膨脹橡膠止水環周圍的砼澆搗密實。
⑵穿墻管的防水處理。在管道穿過防水砼結構時,預埋套管上 應加套遇水膨脹止水環或加焊鋼板止水環。如為鋼板止水則滿焊嚴密,止水環的數量應按設計規定。安裝穿墻管時,先將管道穿過套管焊牢,再將另一端套管與穿墻管間的縫隙用防水密封材料嵌填嚴密,再用封口鋼板堵嚴密。[4]
三 筏板底、側面防水工程
㈠防水做法:筏板底、側面防水工程如圖3
㈡施工方法
⑴按圖紙要求放出底板的外圍線,沿底板外圍線干鋪卷材一層;
⑵在干鋪卷材上用1:3水泥砂漿砌筑240厚實心粘土磚模,指揮中心要在磚砌保護墻外側用C10毛石砼與圍護樁頂緊;
⑶磚模內側抹1:2水泥砂漿20厚,可轉角處抹成圓弧形;
⑷在磚模內側和C15墊層找平層上施工2×1.5厚高分子防水卷材,注意在轉角處磚模與墊層交接處增設卷材附加層,伸入兩側不小于200mm。
⑸在卷材防水層上抹20厚1:2水泥砂漿保護層。
⑹然后在保護層上彈線綁扎筏板鋼筋,再澆筑底板抗滲砼。
四 防水層施工(防水卷材)
㈠基層要求及處理
⑴在地下水位較高的條件下鋪貼防水層前,先降低地下水位,做好排水處理,使地下水位降至防水層底標高300mm以下,并保持到防水層施工完。
⑵基層應堅實,具有一定強度;清潔干凈,表面無浮土、砂粒等污物;基層表面應平整、光滑、無松動,對于殘留的砂漿塊或突起物應以鏟刀削平,不允許有凹凸不平及起砂現象。[5]
⑶基層應干燥,含水率以小于9%為宜,可用高頻水分測定儀測定,也可用厚為1.5~2.0MM的橡膠板材覆蓋基層表面,放置2~3H,若覆蓋的基層表面無水印,且緊貼基層的橡膠板一側也無凝結水痕,則基層的含水率即不大于9%;
⑷對于不同種基層銜接部位,施工縫處,以及基層因變形可能開裂的部位,均應嵌補縫隙,鋪貼絕緣膠條補強或用伸縮性很強的硫化橡膠條進行補強。
㈡施工工藝
⑴施工順序:基層處理→底膠配制→涂刷底膠→特殊部位進行增補處理(附加層)→卷材粘貼面涂膠→卷材晾膠→基層表面涂膠→晾膠→鋪貼防水卷材→排氣、壓實、接收頭處理→做保護層
⑵先澆筑需防水結構的底面砼墊層;在墊層上砌筑永久性保護墻,墻下鋪一層干油氈。墻的高度不小于需防水結構底厚度再加20~50cm。
⑶在墊層和永久性保護墻上抹1:3水泥砂漿找平層,轉角處抹成圓弧形,在臨時保護墻上抹石灰砂漿找平層;待找平層基本干燥后,即可根據所選卷材的施工要求進行施工。
⑷在大面積鋪貼卷材之前,先在轉角處粘貼一層卷材附加層,然后進行大面積鋪貼,先鋪平面、后鋪立面。在墊層上將卷材防水層粘貼牢固,而在臨時保護墻上應將防水層臨時貼附,并分層臨時固定在保護墻最上端;保護墻上的卷材防水層完成后做保護層,以免后面工序施工時損壞卷材防水層,但臨時保護墻上臨時固定的卷材防水層應以石灰砂漿做保護層,以便拆除。
⑸在鋪貼卷材防水層時,應先拆除臨時保護墻,清除石灰砂漿,將臨時固定的卷材分層揭開,清除卷材表面的浮灰及污物(注意切勿將卷材損壞),再將此區段的需防水結構外墻外表面上補抹水泥砂漿找平層,找平層干燥后,再將卷材分層按錯槎搭接向上鋪貼。
⑹待卷材防水層施工完畢,并經過檢查驗收合格后,即應及時做好卷材防水層的保護層。保護結構的做法:砌筑永久保護墻,并每隔5-6m及在轉角處斷開,斷開的縫中填以卷材條或瀝青麻絲;保護墻與卷材防水層之間的空隙應隨砌隨以砌筑砂漿填實,保護墻完工后方可回填土。注意在砌保護墻的過程中切勿損壞防水層。
(三)細部做法
⑴陽角做法:在基層涂布涂料之后,應先進行增強涂布,同時將玻璃纖維布鋪貼好,然后再按規定順序貼防水卷材。
⑵陰角做法:同陽角做法;并增設卷材附加層。
⑶管道根部:將管道以砂紙打毛,并用溶劑洗除油污,管根周圍基層應清潔干燥;在管根周圍及基層涂刷底層涂刷;底層涂料固化后做增強涂布;增強層固化后再涂布第一道涂膜;涂膜固化后沿管道周圍密實鋪貼十字交叉的玻璃纖維布做增強涂布;增強層固化后按規定順序貼防水卷。
⑷施工縫:施工縫處往往變形較大,應著重處理,先以彈性嵌縫材料填嵌裂隙,再涂刷底層涂料,固化后沿裂隙涂抹絕緣涂料或鋪設1MM厚的非硫化橡膠條,然后做增強涂布(厚約2MM),增強層固化后再按規定順序貼防水卷材。
㈣質量檢驗
⑴具有原材料出廠合格證及質量指標證明文件;具有對材料的現場復檢合格報告單。
⑵防水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并形成連續的整體封閉防水,且無滲漏水現象。
⑶陰陽角、預埋件及管道等細部構造處理嚴密,無脫層、翹邊等粘結不良現象,且無滲漏現象。
⑷保護層質量應符合相應規范的規定。
五 結語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設計、施工、材料、管理等諸方面因素,應堅持因地制宜、按需選材、防排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本工程針對結構防水的要求和所處的環境,強調地下結構的自防水能力,運用動態的觀點從材料的耐久性、適應性以及不同防水材料之間的相容性的綜合考慮,選擇恰當的防水材料,精心施工,有效的提高地下結構的防水可靠性。同時注意處理各節點、細部及薄弱部位,采取加強設防,多道設防等措施將發生滲漏的概率降到最小,受到各方的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果。
參考文獻:
[1] 毛鶴琴 土木工程施工[M]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7(202)
[2] 李繼業、劉福勝 新型混凝土實用技術手冊[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329)
[3] 李繼業 新型混凝土技術與施工工藝[M] 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2.12(246)
[4] 曲德仁 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9(153)
[5] 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