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現在,衛生間的使用功能日趨多樣,集廁所,浴室,洗衣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其特點是:穿過樓地面或墻體的管道多,空間雖小形狀卻較為復雜,陰陽角多,管道周圍縫隙多,加之工種復雜,交叉施工,互相干擾,防水施工難度較大。尤其以上下水之間的管道地面接縫處,是最容易出現滲漏問題的地方。
關鍵詞:衛生間管道; 地面滲漏; 辦法
Abstract: Nowadays, the use functions of washroo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verse, which integrates the toilet, bathroom, laundry and other function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ultiple pipes through the ground floor or wall, small space but complex shape, many yin and yang corners, multi-around the pipeline gap, complex word types, cross-construction,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more difficult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the joints between the floor and pipes.
Key words: washroom pipe; ground leakage; ways
中圖分類號:C9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滲漏原因
1、設計問題
(1)衛生間地面及四周沒有采取防水措施。
(2)穿板管道要求不明確等。
2、施工問題
不按設計文件或施工規范要求,偷工減料,粗制濫造,質量低劣等是其主要原因,表現為:
(1)衛生間管道穿過樓板時,預留孔洞不準確。結構施工期間,由于施工人員不認真,檢查不到位等原因,導致管道預留洞位置不準確甚至遺漏,澆筑砼時,現場無人看護預埋套管,振搗時預留套管隨振動的砼移位,造成預留孔上下不同心;在管道安裝時大范圍剔鑿,破壞了樓板砼的整體性,嚴重時還危及結構安全。
(2)穿板管道周圍堵洞不密實。管道安裝完畢后的堵洞一般由水暖工單獨完成,由于水暖工不熟悉土建施工工藝的相關要求,操作方法不當,導致管道周圍砼密實度差,成為水流向下一層的通道。
(3)穿板管道漏設套管或套管高度不夠。給水、采暖等管道穿過樓板時,鋼套管過低,地面積水高度超過套管高度,地面積水順套管內流淌至下層。
(4)防水材料不合格,涂刮鋪貼不均勻,粘結不牢,局部漏鋪等。防水工程中使用的防水材料,質量不合格,質量不穩定,在不適宜的溫度下,防水材料變質,性能的改變導致粘接不牢固;或局部出現破損,引起衛生間滲漏。
(5)地面坡度不明顯或地漏標高控制不嚴,地面積水等。地面坡度不足,沒有坡向地漏,排水地漏高出地面,使積水不能及時流走,衛生間地面積水,引起滲漏。
(6)管道與樓板間變形產生裂縫。不論采用什么管材,管道與樓板砼屬膨脹系數等特性互不相同的兩種材料。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因衛生間樓板要連續不斷地承受使用荷載而產生變形,同時,管道內的介質溫度長期處于不斷的變化中,引起管道不斷的熱脹冷縮,經過若干年后,必然在管道與樓板間產生裂縫,為水的通行大開方便之門。
既然我們已經找到了滲漏的原因,問題的解決我們就可以對癥下藥了。
二、防治措施
針對立管周圍容易滲漏的問題,介紹以下幾項解決辦法供參考。
1、改進設計方案。現澆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四周設置上翻圈梁,高度120mm,與現澆板一次澆筑;室內排水坡度設計妥當,排水暢通;防止地漏周邊地面倒坡致使污水無法排出,造成地面積水;防水材料選用耐老化、柔性好的復合防水涂料,四周上翻500mm,門口鋪出300mm寬。
2、在土建澆筑砼時,設專人看護,隨時校正移位的預埋套管,對移位的孔洞及時采取補救措施;認真審核圖紙,安裝管道前,依據圖紙標注的坐標位置校對預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準確,核對無誤后,再進行管道安裝;盡量避免二次剔鑿樓板,造成滲漏隱患。
3、立管安裝固定后,上水管做管路試壓,下水管做管路通球灌水試驗,驗收合格后,必須及時堵洞,堵洞時要嚴格細致地進行孔洞清理,將地漏、上下水等各管道周圍的木楔、磚塊等用來臨時固定管子的雜物徹底清除。
4、鑿除管孔四周的混凝土,然后在板底支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抱箍式)專用托地式模板,孔壁灑水濕潤,涂刷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分兩次灌注,第一次用加微膨脹劑的半干硬性細石混凝土灌入并搗實,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比樓板混凝土強度提高一個標號,其厚度為樓板厚度的1/2。第二次用與第一次相同的混凝土澆筑,使其比樓板低15mm,并搗實抹平,終凝后要灑水養護并掛牌明示,兩天內不得碰動管子。
5、在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將管根周圍和凹槽內清理干凈并使之干燥,凹槽底部墊牛皮紙或其他背襯材料,凹槽四周和管根壁涂刷基層處理劑,然后將密封材料積壓在凹槽內,并用膩子刀用力刮壓嚴密至與板面齊平,使之飽滿、密實、無氣孔,然后再做找平層。
6、施工過程中在管道、地漏等穿越樓板時,其孔洞周邊的防水層先用水泥砂漿將地面找平,再做防水處理,這樣可以避免防水涂料因厚薄不均而造成滲漏
7、地面做找平層時,在管根四周應預留出15mm寬的凹槽,待地面施工防水層時再二次嵌填密封材料將其封嚴,以便使密封材料和地面防水層連接。
8、管根平面與立面周圍應做涂膜防水附加層,平、立面尺寸各為20mm。上下水管一律做好水泥護根,從地面起向上刷10--20厘米的防水涂料,然后地面再重做防水,加上原防水層,組成復合性防水層,以增強防水性。然后進行管道根部24小時蓄水試驗。蓄水深度應為20-30毫米,24小時內無滲漏為合格。并做好試驗記錄。衛生間防水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與其它各工種、工序之間相互交叉作業,防水層受破壞的機率增大,因此不斷完善施工管理體系,加強成品保護,增強責任心。
9、給水管、小口徑管、熱水管、采暖管、煤氣管等,必須在管外加設鋼套管。套管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下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安裝前應準確計算其長度。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端面要光滑。排水立管在管周邊筑成高度為20 mm,寬度為30 mm的圓形止水環。一般單面臨墻的管道,離墻應不小于5厘米,雙面臨墻的管道,一邊離墻不小于5厘米,另一邊離墻不小于8厘米。
10、地面面層施工時,在管根四周50mm處,要至少高出地面5mm并成饅頭形,如立管位置在轉角墻處,應有向外5%的坡度。
11、施工中應盡量避免鑿洞,若因鋪設管道確需鑿洞時,可用鑿子剔洞,嚴禁用大錘砸洞,以免使周圍樓板產生裂縫。為保證管道穿樓板孔洞位置準確和灌縫質量,可用手持金剛石鉆機鉆孔,其效率高,還可避免對周圍結構層的破壞。
12、進場的水泥、防水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及材料二次復試報告,材料進場妥善保管。使用時發現有過期、變質、破損的情況,要及時更換。對已經使用的,要采取補救措施甚至返工。
三、使用注意事項
1、保護好地面、墻面,碰損后及時修補。
2、保護好管道,禁止碰撞。
3、及時清理地漏內臟物,使排水通暢。
4、對PVC塑料管道,禁止過熱的水直接排出。
管道穿地面的滲漏防治是一個涉及原材料、設計細部處理及施工工藝的系統工程,各個方面都必須考慮周到、細致,措施合理、到位。實踐證明,只要認真對待,樓地面的滲漏問題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