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橋梁工程師論文發表了公路橋梁設計施工對比研究,論文探討了南北高速公路項目橋梁整體的布置方案,對中歐設計施工體系參數進行對比,從橋梁施工順序及部位入手,主要從樁基、承臺和墩臺、支座、梁板及橋面、伸縮縫及護欄等幾方面進行了比較。
關鍵詞:橋梁工程師論文,公路橋梁,布置方案
1中歐施工設計整體布局對比
1.1南北高速公路項目橋梁整體布置方案
南北高速公路項目作為阿爾及利亞南北向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該高速公路項目初步APD計劃設計由西班牙公司擔任,多采用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和鋼混疊合梁形式。后期參考東西高速48km項目成功經驗,由中國設計院設計預應力T梁形式,采用橋梁構件標準施工,以節約造價和工期,具體布置方案如表1所示。
1.2中國橋梁設計整體布局理念
中國橋梁設計多采用預制預應力T梁,具有以下特點:①地震作用下病害小,易于修復;②工程造價及后期維護保養費用低;③施工標準化程度高,施工質量容易控制,工期快。橋梁標準化設計與施工已逐漸被業主接受,被阿爾及利亞后續的貝佳亞、克萊姆森高速公路項目采用。
1.3歐洲橋梁設計整體布局理念
歐洲橋梁整體布局多采用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和鋼混疊合梁兩種,具有自重輕、抗震性能好等優點,但也有造價高、施工難度大、標準生產程度低、工期長以及地震后難修復等不足。
2中歐設計施工體系理念對比
中國橋梁設計與施工體系在歐美基礎上進行提升總結,形成了一套嚴格的設計、施工、監理、試驗檢測及造價體系,工程師按體系執行,很少采用施工設計外部監督。歐洲公路橋梁設計施工無標準體系,采用類似首件批準制,即設計院依據法國SETRA編制的設計指南進行結構設計,提交設計外部監督審批,報監理單位終審,設計院根據反饋意見進行修改,形成一套三方均認同的橋梁計算方法,包括計算書、主要施工方法以及設計參數驗證方法,后續設計施工參照首件制執行,設計施工管理體系中增加外部監督單位(BCE).
3中歐設計參數對比
3.1中歐橋梁施工設計平縱參數對比
中歐橋梁施工設計平縱參數對比主要從橋梁最大縱坡、最小半徑以及橫坡3個方面進行比較,具體參數異同如表2所示。
3.2中歐橋梁設計荷載標準對比
3.2.1中國橋梁設計荷載標準中國公路橋梁設計時,汽車荷載分為公路—Ⅰ級和公路—Ⅱ級,由車道荷載和車輛荷載組成。車道荷載由均布荷載和集中荷載組成,橋梁結構的整體計算采用車道荷載;而橋梁結構的局部荷載、涵洞、橋臺和擋土墻土壓力等計算采用車輛荷載。車輛荷載與車道荷載的作用不得疊加。
3.2.2歐洲橋梁設計荷載標準歐洲車輛設計荷載分4類:
(1)A荷載:占滿行車道的均布荷載;
(2)B荷載:不同軸重的車輛荷載;
(3)M荷載:軍事荷載,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的坦克荷載;
(4)特種荷載系列:特殊的超重車輛荷載。3.2.3中歐橋梁荷載對比南北高速53km公路項目設計采用荷載:道路荷載A(類似于中國車道荷載),B荷載系列(類似于中國車輛荷載,取值方法與中國差別較大),特殊車隊D240荷載以及軍事荷載Mc120。此外,針對礦山、水電站等大型設備的運輸問題引進了D和E等特殊荷載。
設計中4大類荷載均要進行計算,前2類取其大者進行結構計算,后2類取其大者進行結構驗算。與國內活載標準差異較大.經多方比較,隨著橋梁跨徑、寬度等因素的變化,上述荷載標準比國內的要大約5%~30%。
3.3中歐施工設計材料取值標準對比
中歐施工設計材料取值標準對比主要從受力鋼筋型號及強度,混凝土強度以及不同部位使用情況,波紋管以及受力鋼絞線材料類型及參數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具體參數異同如表3所示。3.4中歐橋梁抗震設計標準對比中歐橋梁抗震設計標準對比主要從標準適用范圍,橋梁抗震設防類別,場地類型劃分,反應譜類型以及地震作用計算組合等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具體異同點見表4。
4中歐橋梁設計與施工對比
為了能夠對中歐橋梁設計與施工進行更直觀的對比,本文從橋梁施工順序及部位入手,主要從樁基、承臺和墩臺、支座、梁板及橋面、伸縮縫及護欄等幾方面進行了比較,具體異同點見表5。
5結語
本文以阿爾及利亞南北高速公路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為依托,將項目設計施工實際工作中經驗進行提煉、介紹,希望對工程人員快速適應國際工程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F50—201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梁設計規范:JTGD62—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作者:易干明 南勇 范立成 何威特 馬兵強 單位:中建五局阿爾及利亞公司 中建股份阿爾及利亞公司
推薦閱讀:《建筑施工》(月刊)創刊于1979年,由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主辦。其內容套萃精英、博采眾長,凸現中華建筑施工之大成,是中國自然科學建筑類核心期刊,近期又被評為"中國期刊方陣"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好的"雙效"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