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從無障礙設計到通用設計是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設計時間:瀏覽:

  【摘 要】:本文以“以人為本”為設計出發點,結合相關實例來進行論述,指出無障礙設計和通用設計的概念與原則,闡明“通用設計”是以更加廣闊的視野來指導適宜于所有人使用的環境與建筑設計,從無障礙設計向通用設計發展是歷史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必然。

  【關鍵詞】:無障礙設計; 通用設計; 以人為本; 方便; 舒適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take the "people-orient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relevant examples to discuss, pointed out that the barrier-free design and universal design concept and principle, stating that " universal design" is more broad perspective to guide is suitable for all people to use the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barrier free design to universal design development is a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is inevitable.

  [ Key words ]: barrier free design; universal design; people-oriented; convenience; comfortable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無障礙設計和通用設計做為一種設計方法,近年來成為人們關注的城市環境和建筑設計領域探尋研究的熱點。我國引入“無障礙設計”是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讓“無障礙設計”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的根本需求。

  1.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的演變與發展

  1.1.無障礙設計的概念與原則

  無障礙設計(barrier-free design)這個概念名稱始見于1974年,是聯合國組織提出的設計新主張。無障礙設計強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一切有關人類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間環境以及各類建筑設施、設備的規劃設計,都必須充分考慮具有不同程度生理傷殘缺陷者和正常活動能力衰退者(如殘疾人、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配備能夠應答、滿足這些需求的服務功能與裝置,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切實保障人類安全、方便、舒適的現代生活環境。

  無障礙設計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環境設施設備以及指示系統中得以體現。二十余年來,這一設計主張從關愛人類弱勢群眾的視點出發,以更高層次的理想目標推動著設計的發展與進步,使人類創造的產品更趨于合理、親切、人性化。

  無障礙設計的理想目標是“無障礙”。基于對人類行為、意識與動作反應的細致研究,致力于優化一切為人所用的物與環境的設計,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讓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難的“障礙”(barrier),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這就是無障礙設計的基本思想。

  1.2.通用設計的發展與原則

  通用設計的演進始于上世紀50年代,在北美、歐洲一些國家以及日本,“無障礙空間設計”(barrier-free design)為身體機能障礙者除去了存在于環境中的各種障礙。1970年以來,歐洲及美國一開始是采用“廣泛設計”(accessible design),針對在不良于行的人士在生活環境上之需求,并不是針對產品。當時一位美國建筑師麥可·貝奈(Michael Bednar)提出:撤除了環境中的障礙后,每個人的官能都可獲得提升。他認為建立一個超越廣泛設計且更廣泛、全面的新觀念是必要的。也就是說廣泛設計一詞并無法完整說明他們的理念。

  1987年,美國設計師,朗·麥斯(Ron Mace)開始大量的使用“通用設計”一詞,并設法定義它與“廣泛設計”的關系。他表示,“通用設計”不是一項新的學科或風格,或是有何獨到之處。它需要的只是對需求及市場的認知,以及以清楚易懂的方法,讓我們設計及生產的每件物品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被每個人使用。他并說“通用”(universal)一詞并不理想,更準確地說,“全民設計”是一種設計方向,設計師努力在每項設計中加入各種特點,讓它們能被更多人使用。在90年代中期,朗·麥斯與一群設計師為“全民設計”訂定了七項原則:①公平性原則——設計物對于不同能力的人們來說都是有用而適合的; ②使用可變性原則——設計物要同時適應不同的個體意愿和能力;③簡單直觀原則——無論使用者的經驗、文化水平、語言技能、使用時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如何,都能容易地理解設計物的使用方式;④信息可覺察性原則——無論環境狀況和使用者的感知水平如何,設計物都能有效地將必要的信息傳達給使用者;⑤容錯性原則——設計物應該降低由于偶然動作和失誤而產生的危害及負面后果;⑥低體力消耗原則——設計物應當能被有效而舒適地使用,同時降低疲勞;⑦尺度空間可接近使用原則——提供合適的尺度和空間以便于接近、到達、操控和使用,無論使用者的生理尺寸、體態和動態如何。

  2.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的相似和異同

  無障礙設計與通用設計有相似之處,因為無障礙設計是為所有人所通用的設計,但無障礙設計所針對的重點是殘疾人和老年人。但隨著無障礙設計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多的認識到它的局限,所以當今的無障礙設計正在向通用設計所靠攏。但由于無障礙設計在中國出現較晚,所以大多數人將無障礙設計等同于通用設計。

  不可否認,通用設計理念的形成由來于無障礙設計的實踐,并且一些現有的無障礙設施已體現了“方便所有人使用”的通用設計思想。而通用設計在建筑中的運用基本上是以無障礙設計為基礎的,但它并非是在認同無障礙設計主張的前提下對其發展的結果,其主要表現在:①設計的出發點不同。通用設計是所有的建筑、環境及產品都能夠很好的滿足所有人要求的設計,這與為特殊要求的群體提供特殊設計的無障礙設計觀點恰恰相反。通用設計考慮的是,無論殘疾與否,以開闊的視野來把握人類的需求,并做出答應,所以障礙存在與否已不是單一主要問題,而是以如何方便、適宜地適合所有人的使用為出發點來進行綜合分析、考慮。②目標對象不同。無障礙設計具有限定對象的意思,通用設計中并沒有將傷殘者和健全者區別對待。③設計的領域不同。通用設計涉及面更廣,它不僅堅固環境設計的無障礙性、實用性的需求,而且它還涉及到日用品、醫療設施、標識系統等領域。例如,自動門、兼顧殘障者設計的電梯、無障礙公共汽車等。

  3.無障礙設計向通用設計邁進在我國是發展的必然

  3.1.我國無障礙設計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十多年努力,我國無障礙設施建設在起步晚、起點低的情況下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有著顯著成績。多數城市的干道、主要商業街、廣場、醫院等建筑,程度不同地建設了無障礙設施;城市住宅小區的無障礙設施也開始起步。我國的部分城市還相繼建設了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無障礙設施,如南京的盲人植物園、大連的野生動物園、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院等,在國際上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是,我國的無障礙設施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問題是人們無障礙意識不強,管理部門和設計人員沒有很好執行無障礙設施建設的規范標準,已建成的無障礙設施不夠系統、規范,使用管理不善,無法充分發揮使用效益等等。

  “以健全人為中心的社會是不健全的社會”,“以產籍人士為中心的社會也是不健全的”。適宜所有人使用的建筑環境才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在城市環境與建筑設計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構筑社會全體成員共同參與社會活動與生活的基礎。

  3.2.我國通用設計引入的廣闊前景和深遠意義

  聯合國把一個國家65歲以上人口比重超過7%定義為老齡化社會,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是世界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過1.43億,占總人口的10.97%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在一項調查研究中發現許多老年人大都不愿意承認自己老了,從這一心理出發,我們可以通過“通用設計”的手法,即產品的設計指向無特定的某一人群,來滿足老年人產品市場的需求。產品的設計既滿足了無障礙設計的需求,又能適用于大眾人群,這種尋求共解、以方便所有人為出發點的設計手法,目前已經成為設計的大趨勢。

  通用設計并非是“萬能的設計”,真正完美、理想的“通用”設計是不存在的。但通用設計可以表達出一種理念:通過新的設計方法和過程,是設計的適用性最大化的表現。實踐證明,通用設計卻能在很多方面給更多人帶來實際的幫助。通用設計的意義在于它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態度來審視現有的設計,構筑“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所以說,無障礙設計向通用設計邁進在我國是歷史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是惠及民生、利益共享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陳曉蕙.回歸造物的原點——評說通用設計的理念、目標與實踐.新美術,2004(2):64-65

  [2]潘海嘯,熊錦云.無障礙環境建設整體理念發展趨勢分析.城市規劃學刊,2007(2)43-45.

  [3]齊康.城市建筑.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4]鮑宗豪.當代社會發展導論.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黄山市| 牡丹江市| 林甸县| 读书| 习水县| 新干县| 钦州市| 安化县| 保德县| 德清县| 屏山县| 两当县| 湖口县| 毕节市| 吴堡县| 麻城市| 舒城县| 高邮市| 运城市| 海丰县| 铜陵市| 陕西省| 太湖县| 大石桥市| 新绛县| 兴国县| 沈阳市| 凌源市| 荃湾区| 忻州市| 楚雄市| 仁布县| 汕头市| 江北区| 陇西县| 灌阳县| 河津市| 青阳县| 分宜县|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