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要求,及施工中的幾個主要問題,并就如何加強消防施工提出意見。
關鍵詞:建筑工程消防施工;對策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requirement i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everal major problems, and on how to strengthen fir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opinion.
Key words: fi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
一、消防工程的施工要求
(1)消防工程開工前的審批
消防工程開工前由建設單位應當到當地公安消防機構領取并填寫《建筑消防設計防火審核申報表》,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工程,還應領取并填寫《自動消防設施設計防火審核申報表》。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施工必須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建設、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依法對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施工質量負責。
(2)消防工程的施工要求
1)滅火系統分類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根據被保護建筑物的性質和火災發生、發展特性的不同,可以有許多不同的系統形式。通常根據系統中所使用的噴頭形式的不同,分為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開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兩大類。
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采用閉式噴頭,它是一種常閉噴頭,噴頭的感溫、閉鎖裝置只有在預定的溫度環境下,才會脫落,開啟噴頭。因此,在發生火災時,這種噴水滅火系統只有處于火焰之中或臨近火源的噴頭才會開啟滅火。
開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采用的是開式噴頭,開式噴頭不帶感溫、閉鎖裝置,處于常開狀態。發生火災時,火災所處的系統保護區域內的所有開式噴頭一起出水滅火。
按工作形式,可以分為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干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干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循環啟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幕系統及雨淋系統等。①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使用時間最長、應用最廣泛、控火與滅火率最高的一種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目前安裝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大多數是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②干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除濕系統以外使用歷史最長的一種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干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主要是為了解決某些不適宜采用濕式系統的場所。雖然干系統滅火效率不如濕式系統,造價也高于濕式系統,但由于它的特殊用途,至今仍受到人們的重視。干式系統主要由閉式噴頭、管網、干式報警閥、充氣設備、報警裝置和供水設備組成。
③干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交替使用干式系統和濕式系統的一種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干濕式系統的組成與干式系統大致相同,只是將干式報警閥改為干濕兩用閥或干式報警閥與濕式報警閥組合閥。干濕式系統包括:閉式噴頭、管道系統、干式報警閥、濕式報警閥或干濕兩用閥、報警裝置、充氣設備、供水設備等。
④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主要由閉式噴頭、管網系統、預作用閥組、充氣設備、供水設備、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等組成。
火災發生時,由火災探測器探測到火災,通過火災報警控制箱開啟預作用閥,或手動開啟預作用閥,向噴水管網充水,當火源處溫度繼續上升,噴頭開啟迅速出水滅火。如果發生火災時,火災探測器發生故障,沒能發出報警信號啟動預作用閥,而火源處溫度繼續上升,使得噴頭開啟,于是管網中的壓縮空氣氣壓迅速下降,由壓力開關探測到管網壓力驟降的情況,壓力開關發出報警信號,通過火災報警控制箱也可以啟動預作用閥,供水滅火。因此,對于充氣式預作用系統,即使火災探測器發生故障,預作用系統仍能正常工作。⑤循環啟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不但能自動噴水滅火,而且當火被撲滅后又能自動關閉;當火災再發生時,系統仍能重新啟動噴水滅火,這就是循環啟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循環啟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組成和工作原理與預作用系統相似。⑥水幕系統是開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一種。水幕系統噴頭成1—3排排列,將水噴灑成水幕狀,具有阻火、隔火作用,能阻火焰穿過開口部位,防止火勢蔓延,冷卻防火隔絕物,增強其耐火性能,并能撲滅局部火災。水幕系統的組成與雨淋系統一樣,水幕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火災探測傳動控制系統、控制閥門系統、帶水幕噴頭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幕系統可分為充水式水幕系統和空管式水幕系統兩種。簡單的水幕系統通常只包括:水幕噴頭、管網和手動閘閥。在無人看管和易燃易爆場合,應采用自動開啟系統,如有相應的火災探測器聯動電磁閥開啟系統,同時還應設置手動開啟裝置。⑦雨淋系統為開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一種,系統所使用的噴頭為開式噴頭,發生火災時,系統保護區域上的所有噴頭一起噴水滅火。雨淋系統通常由三部分組成:火災探測傳動控制系統、自動控制成組作用閥門系統、帶開式噴頭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其中火災探測傳動控制系統可采用火探測器、傳動管網或易熔合金鎖封來啟動成組作用閥。火災探測器、傳動管網、易熔鎖封控制屬自動控制手段。當采用自動手段時,還應設手動裝置備用。自動控制成組作用閥門系統,可采用雨淋閥或雨淋閥加濕式報警閥。
雨淋系統可分為空管式雨淋系統和充水式雨淋系統兩大類型。充水式雨淋系統的滅火速度比空管式雨淋系統快,實際應用時,可根據保護對象的要求來選擇合適的形式。
消防工程使用的報警與聯動系統、噴頭、報警閥、壓力開關、水流指示器、消火栓、水帶、接扣、水槍、消火栓箱等主要系統組件應經國家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驗合格的產品,并經消防部門備案登記,且準予使用的產品。
2)消防供水設施的安裝施工
①消防水泵及穩壓泵的安裝
消防水泵安裝工藝:施工準備——基礎施工——泵體安裝——吸水管路安裝——出水管路安裝——單機調試。
②吸水管的安裝
水泵吸水管路的基本要求是不漏氣、不積氣、不吸氣。
當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位于獨立的兩個基礎上,且相互為剛性連接時,吸水管上應加設柔性連接管。
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應有氣囊和漏氣現象。
為保證消防水泵能夠安全和及時啟動,水泵的吸水方式應為自灌式。在吸水管路的安裝中,應有沿水流方向連續下升的坡度,一般應大于5‰。
在吸水管如果需要安裝閥門時,應安裝閘閥,不允許使用蝶閥。
③水泵的調試:水泵機組及附件安裝完畢后,需進行單機試驗,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進行帶負荷試驗。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消防給水管網
(1)消防給水管網試壓沒有按施工方案和規范要求進行。管網試壓分試漏檢驗和強度試驗兩步進行。目前有些工地只對管網進行試漏試驗,且試驗壓力不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這樣給系統的正常運行帶來了隱患。
(2)管網安裝應采用螺紋、溝槽式管接頭或法蘭連接;管徑小于或等于100mm的鍍鋅鋼管應采用螺紋連接;管徑大于100mm的鍍鋅鋼管應采用法蘭或卡套式專用管件連接,鍍鋅鋼管與法蘭的焊接處應二次鍍鋅。為數不少的工程為圖方便和少花錢,對鍍鋅鋼管未采用螺紋、法蘭等連接,而是大量焊接,埋下了隱患。對采用焊接法蘭進行連接的,不進行二次鍍鋅,應付從事。
(3)為確保管網的強度,安裝給水管道支、吊架及防晃支架,但許多施工單位沒能按規范要求施工,存在著許多問題,如有的工程中防晃支架、管道支、吊架安裝數量少,在管道改變方向時,未增設防晃支架等,造成安全隱患。
(4)管道穿過墻體或樓板時應加設套管,管道與套管的間隙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填塞結實。許多工程未按規范要求進行管道套管設置,其危害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當建筑物的結構發生正常變化時會使管網遭到破壞;二是套管與墻體或樓板之間未進行封堵,一旦發生火災,容易成為竄火的通道。
2.2 室內、外消火栓系統
(1)室內消火栓安裝及壓力不符合要求。有些暗敷在磚墻內的消火栓箱洞口上部未設置過梁,導致箱門開啟失靈;再者隨意改變消火栓箱底預留孔位置,或者與周圍距離過小,造成消防水帶不能安裝至消火栓上。
(2)在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安裝中,未嚴格按照標準圖集安裝在當地凍土層以下和室外消火栓栓體上未安裝泄水閥。另外,因施工人員麻痹大意往往將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混淆,造成兩種功能作用不同的設施相反安裝或重復安裝3.3 自動噴水系統
(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與驗收規范》中明確規定:當管子公稱直徑>100 mm,可采用焊接或法蘭連接;當管子公稱直徑>150mm時,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設置防晃支架不應小于1個。但在實際工程中,為施工方便,公稱直徑<100mm的管道經常采用焊接,大部分的工程管道沒有安裝防晃支架。
(2)感溫噴頭與周圍物體的距離不符合規范要求,火災發生時由于噴頭與樓板距離太遠,感溫元件不能及時動作,從而延誤噴水時間而使火勢迅速蔓延;或者噴頭距周圍物體太近,致使消防用水噴灑不到其保護范圍而存在隱患。
(3)水力警鈴未設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墻上。當使用場所發生火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啟動后,所發生的報警聲響不能被相關人員及時察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傷亡,而且火災撲滅后不易于維修檢查。
(4)屋頂消防水箱的安裝不符合要求。消防用水與其他用水合并的水箱,施工時經常忽視和未做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術設施,無法滿足消防水箱應蓄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的規范要求。
三對策
(1)加強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人員培訓,提高其消防意識。
(2)加強建筑工程施工期間的消防監督檢查管理工作
(3) 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突出重點,狠抓落實,講求實效,尤其要注意從“源頭”抓起,杜絕先天火災隱患的產生。
(4) 強化社會審核力量
逐步推行消防部門審核與專家審核相結合的社會中介機構審核的方式,分化消防部門既進行審核又進行驗收的不受監管的責任問題。
(5)健全維護管理制度
建筑消防設施的驗收合格投入后,必須定期檢測、維護保養,確保其靈敏有效;應配備技術人員負責系統維護和檢修,加強系統管理,責任到人,系統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消防專門培訓,掌握操作方法;健全故障處理制度,日常維護制度等各項制度,并注重抓落實。
參考文獻
[1]王文青.淺談建筑消防設施施工的若干問題剖析[J].甘肅科技,2006,22(10):182-184.
[2]容康松.建筑消防設施設計施工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四川建材,2007,(1):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