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層建筑的最大特點是以有限用地豎向拓展建筑空間,騰出更多的用地創造建筑外部空間與綠化環境。本文將對高層建筑外觀形態、建筑安全、環保節能談一些體會。
關鍵詞:高層建筑 設計 環保
目前,我國高層建筑設計與建設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和規模進行。高層建筑是人們生活中一種重要的建筑類型。高層建筑體量巨大,它表現出來的體積組合形象,既是城市空間結構的構成要素,又是人們觀賞的視覺中心,充分體現了現代建筑技術、美學、文化等魅力,對城市形態也有重要的影響。改變高層建筑設計理念與高層建筑設計風格,將有利于現代高層建筑的發展。
一、 設計前期
根據業主要求設計單位組建設計項目組,了解業主對該項目的明確要求和隱含要求,向業主指定的業主代表收集設計資料,包括a.委托書、 b.立項文件、 c. 地質勘察報告、 d.環評報告、e.規劃總平等。針對建筑工程的不同類型,設計項目結構設計統一措施。
二、 建筑形象設計
2.1高層建筑外部尺度設計的原則
高層建筑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城市尺度、整體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細部尺度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設計中要遵守尺度的統一性,不能把幾種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證高層建筑物與城市之間、整體與局部之間、局部與局部之間及與人之間保持良好的有機統一。
2.2體型與個性
高層建筑平面幾何形狀多受用地大小、形狀、位置的影響。小塊方整地,多適宜于建造塔樓;窄條狹長地適于建造板式建筑;地處十字路口、丁字路口,銳角交叉路口時,建筑物平面要針對地形、地位特點加以苦心。如項目的基地雖然窄小,但地處城市中心主干道,區位是比較重要的。大樓的建筑形態應能體現現代建筑的特點,成為城市區域標志性的景觀和企業形象的窗口。設計中主要以空間自然形成的體量感與外窗的通透感組成立面元素,外形簡潔,結合城市設計的街墻退縮強調豎向線條的細膩變化,體現精致、內斂、典雅的形象,加強向上伸展的視覺感染力,寓意了“與時俱進、勇于進取”的企業精神文化。利用建筑體量的穿插體現高層建筑的挺拔感,用玻璃幕墻突出“面”的形態,削弱“體”的量感;建筑的立面基調以豎向線條為主來加強其高聳和挺拔感;色彩構成上以灰色鋁合金構件配以玻璃的晶瑩剔透,強調建筑的雕塑感和韻律感。
2.3細部與風格
建筑的體型變化及細部設計成為塑造建筑個性、展示企業形象的重要載體。設計推敲過程中,逐步確立以豎向線條為基本語素,線條之間以鋁合金構件結合透明、不透明玻璃等輕盈、通透的材料塑造有韻律的格窗。在表皮的細部上,用局部構件的小尺寸,替代整體的大尺寸,突出整體感。小裙房基柱以堅實厚重的深冷灰色花崗巖為飾面,通過與玻璃材質的對比,塑造了穩健成熟并節節向上的高尚建筑精神和企業形象。建筑在簡潔而理性的體型統一之下,細部處理的差異體現著整個建筑的風格與品味。
2.4 建筑與城市環境在尺度上的統一
注意高層建筑布置對城市輪廓線的影響,因為在城市輪廓線的
組織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別是高層建筑,因而它的布置應遵行有機統一的原則進行布置:a,高層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但為避免其相互干擾,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雖采用相仿高度,但彼此間距適當,組成有關的構圖。也可以單棟高層建筑布置在道路轉彎處,以豐富行人的視覺觀賞。b,若高層建筑彼此間毫無關系,隨處隨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則不會產生令人滿意的和諧整體。c,高層建筑的頂部不應雷同或減少雷同,因為這會
極大影響輪廓線的優美感。
三、高層建筑的規劃設計
3.1,避免高層建筑密集。高層建筑的密集雖然對于城市辦公等條件方便有利,卻給城市空間帶來很多壓力,造成城市空間和城市交通的擁擠,如一些高層建筑玻璃幕墻的大面積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現過的光污染。
3.2,控制超高層建筑數量。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層建筑投入使用后表明收益并不樂觀,可以說僅僅是體現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3.3,高層建筑與城市街道。高層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業發達的地段,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載就較大,在規劃設計時要對這些街道進行擴展,加大其通行能力。
四、節能環保前提下的建筑設計原則
現如今,隨著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和能源短缺的壓力,“節能建筑”“綠色建筑”、成為當前最熱的話題,綠色節能建筑的標準應該統一的,節能建筑就應該是環保建筑,充分利用陽光、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節電節水,大力發展綠色節能建筑是中國建筑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現如今高層建筑的環保要求應該受到迫切的關注,因為這些地方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相對嚴重,對全球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產生威脅。其主要內容為:高層建筑營運系統的生態性設計。建筑平面與體型系數影響建筑采暖能量的需求,它不僅僅是一個熱工性能參數,這意味著減少體型系數可以降低舒適空間的平均成本,在常見的平面形式中,圓形平面可以擁有最小的外圍面積,其次是方形。每個建筑基址都有其特殊性,因此,高層建筑的設計毫不例外也與基址相關,通過建筑形式、植被和遮避帶最大限度地開發基址剩余區域的潛能。我們可以利用規劃建筑的平面形態和外墻以達到自然通風和更有效的制冷,以減少對空調系統的依賴。因此,高層建筑的“生態性”具有實現的意義,我們應該從城市的宏觀層面、建筑本身的營運系統的中觀層面、建筑室內環境的微觀層面進行綜合考慮,實現建筑與現代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在節能環保的建筑設計上要遵從以下原則:
首先是資源利用效率要達到最高。建筑設計的資源利用效率要達到最高的原則,指的是對各種建筑用的資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種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盡可能的節約能源。
其次是對環境影響最小。要達到對環境影響最小,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防止建筑對土壤、空氣和水的污染;二是盡量使用本地建材。這也是對環境影響最小的一項措施,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運輸對環境的影響,而且可以支持當地經濟的發展:三是重復利用建筑材料。在建筑選材時,要考慮材料的可循環使用,這是鼓勵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四是要盡可能利用既有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壽命。
最后是對生態環境最好。對生態環境最好指的是對人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最為有利,通常我們說“以人為本”是正確的,但同時不要忘了其他物種。人也是自然生態中的一部分,“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原則,不單只是滿足“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更應該使其與生態環境保持應有的平衡關系,需考慮到未來的的可持續發展。
五、高層建筑體形龐大,設計者往往貪大求高,大部分精力放在追求立面形式和使用功能上,而往往忽略生態環境的保護、建筑設計節能意識淡薄,造成高能耗、低效益,影響常年使用,浪費巨大,高層建筑的節能首先應為設計者重視,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優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設計。高層建筑的定位首先應考慮對城市環境的影響容積率過高很難滿足日照要求,陽光有著巨大輻射能量,寒冷地區的人們十分珍惜陽光帶來的溫暖,因此,建筑的方位與節能有著直接關系,建筑南向開窗面積盡可能大些,在滿足采光條件下,北向、東向窗盡可能小些,從而獲得更多的太陽光線,減少熱損失,保持室內舒適的溫度環境。二是優化圍護結構墻體設計。目前,在寒冷地區常用的墻體做法有:頁巖陶?;炷量招钠鰤K;粘土空心磚與實心磚復合墻體;粘土實心磚或空心磚巖棉夾心復合墻體等,合適的建筑材料能夠提高建筑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三是影響建筑節能的其他因素。高層建筑外圍護墻體耗能量較大,占整個建筑耗能的25%左右。建筑的形體變化是建筑外露面積的主要因素之一,體形系數越大耗能越多,高層建筑的形體變化不宜過多、復雜,建筑保溫材料的選用,建筑構造的合理性應建立在科學、可靠的基礎上。
六、確立綠色建筑發展觀念,綠色建筑即環?;?、無污染、可循環、能源節省,應貫徹的理念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強調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盲從,氣候、地理條件、文化傳統不同,所作出的設計也應該不同。二是強調以人為本,建筑設計的整體化,單獨某一項技術不能稱之為實施了綠色設計,綠色建筑的策劃在投入期會提高5-10倍的造價,但會給今后的使用者帶來高達30%的節能實惠。因此,“綠色建筑”的確立是全民的、全社會的。
可以看出,高層建筑設計與城市空間的協調以及城市空間的營造是通過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來完成的,即建筑設計和規劃。高層建筑已走過百年歷史,從其出現之日起就成為城市的焦點,其形式和風格也不斷的發展變化著,我國的高層建筑雖然相對發達國家起步較晚,但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層建筑可以說代表了中國高層建筑的發展史,高層建筑設計與城市空間的融合:建筑空間與環保節能也正不斷的完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