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如今,房子的價格比前幾年翻了幾番,大家對房子的要求越來越高,買房子不僅是為了住,更為了住的舒服,除了看地段外,人們最為關注的就是房型了,更有人認為寧可沒有好地段也要好房型。好的房型設計有哪些特點呢?
關鍵詞: 住宅設計 房型
改革開放以來,住宅的建設一直是城鄉建設的熱點,住宅建設也從一開始對量的追求逐漸過渡到對質的追求,特別是住房制度的改革,人們對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適度以及環境質量更關心。這就要求在商品化住宅設計中首先要建立商品價值觀念,住宅的功能、質量都要與其價格相聯系,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精心設計,反復推敲,力求住宅精巧與合用。縱觀住宅設計與建設現狀,還存在著一些問題:①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同步。多年來片面追求住宅數量,一味強調經濟性,結果使住宅建設落后于現實發展,缺乏長遠考慮,反而造成了居住質量的惡化和社會財富的浪費。例如一些城中村改造安置的小區綠地較少,小區環境惡劣。②與居住行為脫節。片面理解住宅的面積指標,忽視了居住行為的基本空間尺度和面積的實際使用效率,造成居住空間的不合理配置,使居住行為不能有效地展開。③缺乏彈性和選擇性。不同時期住戶對空間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與選擇,僵硬呆板的空間劃分阻礙了生活質量的提高,造成空間的不合理使用。④缺乏住戶的自我參與。住戶作為居住行為的執行者,是一個群體概念,具有不同的審美意識和價值取向,把住戶生硬地塞進雷同的居住容器內,是一種缺乏對人本身尊重的表現,住戶的自我參與體現了個人價值的高層次實現。
文明的分室標準要求是食寢分離,起居與主臥室分離,工作與學習空間獨立。文明標準是每戶房間數等于每戶人口數或減一。舒適標準是每戶房間數等于每戶人口數加一或以上(2000年平均家庭人口數降到3.5人以下時達到文明及舒適標準的最基本套型是三室一廳)。
住宅的使用功能一般有如下幾個分區:
1、公共活動區:如客廳、餐廳、門廳等。
2、私密休息區:如臥室、書房、保姆房等。
3、輔助區:如廚房、衛生間、貯藏室、健身房、陽臺等。
這些分區,在平面設計上應正確處理這三個功能區的關系,使之更合理而不相互干擾。
客廳是供居住者會客、娛樂、團聚等活動的空間,是家庭住宅的門戶,是住宅設計中最活躍的因素。《住宅設計規范》(G85096-1999)(以下簡稱(規范))要求起居室(廳)應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風,有較好的朝向和視野,其使用面積不應小干12m2:1996年12月建設部發布的《2000年小康型城市住宅科技產業的工程城市示范小區規劃設計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建議的起居廳使用面積已達18~25m2。客廳的面積應根據使用的人數和具體功能來確定,面積太小,使用不方便,面積過大也會使人感到空曠,給居住者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孤獨感。客廳設計中最大的禁忌是所有房間繞廳布置,造成開門太多,完整墻面少。由于通行路線交叉穿越,不利于廳內家具的布置和使用,也影響了休息區的私密性和安靜。客廳內的門洞布置應相對集中留出完整墻面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使用,減少通行路線交叉穿越,避免相互干擾。
臥室主要用于人們的睡眠、休息、更衣、梳妝等活動的場所,是住宅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地方。(規范)規定“臥室的設計應使每個臥室相對獨立,臥室之間不應穿越;臥室應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風,臥室使用面積不宜小于下列規定:雙人臥室為10m2,單人臥室為6m2。臥室宜集中布置在較隱蔽的安靜空間,并且應當隔聲良好,應注意防止視線的干擾。形狀應規整,便于家具設備的布置。臥室的面積大小主要應該看家具設備布置的需要,太大的臥室會造成空虛感,也不利于節能。因此,最基本臥室面積應為3×3.3=10m2,較理想的主臥室開間在3.6m以上,面積在15m2左右。
廚房是供居住者進行炊事活動的空間,廚房是家務勞動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室內噪聲和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廚房的功能已從過去單一的烹調行為發展為集倉儲、加工、清洗、烹飪和配餐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空間。廚房的設計應有足夠的面積。良好的通風、排煙、排氣,減少對室內環境的污染和影響。(規范)規定:一類和二類住宅廚房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4m2,三類和四類住宅為5m2;大小尺寸應滿足設備設施布置的需要,單排布置設備的廚房凈寬不應小于1.5m,雙排布置設備的廚房其兩排設備的凈距不應小于0.9m;操作面凈長不應小于2.1m,廚房的凈高不應低于2.2m。廚房除了加大面積之外,還應注意功能的開發和室內環保,考慮冰箱、微波爐等物品的位置。廚房、餐廳、小陽臺采用“三位一體化”設計,好的廚房帶有一個2平方米左右的服務陽臺。廚房與餐廳聯系方便,便于家庭什物放置在小陽臺上,也便于廚房操作人與用餐人交流,產生一種舒適的生活情調。
餐室的設計應滿足家庭成員同時進餐以及可能的家庭宴會的需要,可以和廚房合設或分設。餐廳和廚房合設同一空間,面積利用充分,但受油煙影響大,適于住宅面積不大的中小套型住宅;獨立設置的餐室面積要求比較大。適合大中套型住宅。對于面積不大的餐室,可與起居室連成一體,擴大空間感,或用簡潔的落地玻璃隔斷等分隔,獨立餐室面積一般8-14m2,空間接近方形為佳。
衛生間是供居住者進行便溺、洗浴、盆洗等活動的空間。(規范)規定“每套住宅應設衛生間,第四類住宅宜設二個或二個以上衛生間;每套住宅至少應配置三件衛生潔具。”衛生間的數量應根據居住的人數和住戶的生活習慣來確定,原則上宜多不宜少。衛生間的位置在住宅中應靠近臥室,并應有可靠的通風措施,盡量爭取天然采光,應注意私密性的要求,避免視線干擾。衛生間使用面積不應小于下列規定:①設座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噴淋)、洗面器三件衛生潔具的為3m2;②設座便器、洗浴器二件衛生潔具的為2.5m2;③設座便器、洗面器二件衛生潔具的為2m2。衛生間的設計,現在是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是設置雙衛生間,通常是一間供主人臥室專用,一間公用。二是洗漱與廁所分開,保證了清潔衛生。衛生間應隨套型面積不斷的擴大也相應增加。如建筑面積超過100m2時,設兩個衛生間比較理想。一般衛生間有浴缸、座便器、洗臉盆、洗衣機四大件,如家里人多最好是將洗臉、洗衣同浴廁二者之間用隔斷分開(上半部用玻璃隔斷間接采光)。盥洗室分設后,上部空間可設吊柜,也可與廚房入口結合,留出一個完整的墻面作為用餐空間。
(規范)規定“每套住宅應設陽臺或平臺”。陽臺是居住空間的一種延伸,主要為樓層住戶提供室外活動的空間,還可結合就餐、涼曬衣物等活動。這就要求陽臺有充足的直射陽光,良好的自然通風。按照陽臺功能可分為生活陽臺和服務陽臺。服務陽臺主要與廚房相連,可作為廚房的延伸,便于擺放雜物、放置拖把、掃帚等清潔用具,面積大約2m2。生活陽臺宜與客廳、臥室相連,是內部空間向外部空間的延伸;陽臺不宜過深,否則影響居室采光,一般最小凈寬為1.1m。
隨著住宅越建越高,住宅中的儲藏空間也越顯重要;主要是充分利用閑置的角落、家具空腹、樓梯的下部、側部和端部、走廊的頂部等空間。面積寬裕的,則可考慮設置獨立儲藏室。儲藏室一般用干儲藏日用品、衣物、棉被、箱子、雜物等物品,保證住宅內部空間的整齊、衛生,儲藏室的面積可大可小,一般為1.5~2m2,位置比較靈活。貯藏功能可以是單獨的貯藏室,也可以在臥室中設計嵌入式的壁櫥。更應考慮到一年四季的變化,設立衣櫥,實用方便。解決貯藏功能,既可堆放什物,又可保持房間整潔,節約生活空間,提供更多的方便。
有條件的,可以專設健身房,一般的可將貯藏室空出一部分,或置于較大的平臺上亦可,盡量提供一個能活動的空間,為家庭室內健康運動提供方便。
總之,一個優秀的住宅設計,既要以人的居住、休息、娛樂等方面的需要為中心,也要注重溫馨、舒適,符合健康居住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