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前言
在我國,建筑能耗占總能耗的27%以上,每年還在以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而現代住宅建筑數量非常龐大,從節能設計的角度有效控制其能量的消耗,節約使用能源,成為設計工作的重要環節。采用改善建筑圍護結構保溫和隔熱性能,提高采暖、空調、通風設備及系統的能效,充分利用自然通風、余熱回收、太陽能資源等措施,在保證相同的室內環境舒適參數的條件下,有效降低供熱、通風、空調的消耗量,是節能的有效方法。因此,現代住宅建筑的節能設計應從建筑平面布置及體型系數、墻體等外圍護結構、外門窗構造、太陽能利用等方面采取合適、合理的設計構造措施,做到既保證室內環境舒適,又最大限度控制能量流失,從而確保實現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節能效果。
二 節能設計思路
(一)建造內保溫復合節能墻體
復合節能墻體通常由絕熱材料與傳統墻體材料或某些新型墻體材料復合而成。如果絕熱材料復合在建筑物外墻的內側,則稱為內保溫復合墻體。
1.墻體結構層:系指混凝土現澆或預制品的外墻,內澆外砌或磚混結構的外磚墻。以及諸如承重多孔磚外墻等其他承重外墻。
2.空氣層:空氣在0℃時導熱系數為0024VV/(m·k)。在25℃±5℃時為00256W/(m·k),即使在200℃的情況下仍有00:384 W/(m·k)。由此可見,空氣也是一種優良的保溫材料。因此,在建筑物中常用材料圍成的空氣隔離層,不但可以保溫隔熱。而且具有切斷液態水份的毛細滲透、防止保溫材料受潮的功能,因為一般外側墻有吸水能力,而其內表面常因溫度低而出現的冷凝水。可被結構材料吸入且不斷向室外轉移和散發。
3.保溫隔熱層:這是節能墻體的主要功能部分,常用絕熱材料可分為有機、無機 金屬等三大類。出于導熱系數、抗壓強度、蒸汽滲透率、燃燒性能等方面的考慮。此處選用擠塑型聚苯板(XPS)為保溫材料。
4.保護層:主要功能是防止保溫層受破壞,并阻止室內水蒸汽侵入保溫層。出于防火、抗沖擊和環保等方面的考慮,宜選用A級無機防火板為保護層材料。
5.飾面層:由于A級無機防火板具有優良的表面親和特性,所以各種飾面材料均可使用,選用的內墻涂料和粘貼瓷磚都有良好的效果。
結合各地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借鑒各方面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在優化組合的基礎上開發的墻體內保溫板,具有保溫、隔熱、隔音、防潮 抗沖擊、抗震、呼吸等功能,已在工程中應用。
(二)改善門窗性能
外門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其能耗占住宅總能耗的比例較大,其中傳熱損失為1/3,冷風滲透為1/3,所以在保證日照、采光、通風、觀景要求的條件下,盡量減小住宅外門窗洞口的面積,提高外門窗的氣密性,減少冷風滲透,提高外門窗本身的保溫性能,減少外門窗本身的傳熱量。其節能措施有:
1、控制住宅窗墻比。住宅窗墻比是指住宅窗戶洞口面積與住宅立面單元面積的比值,JGJ26-1995《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部分)》對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墻比做了嚴格的規定,指出“北向、東向和西向、南向的窗墻比分別不應超過20%、30%、35%”。
2、提高住宅外窗的氣密性,減少冷空氣滲透。如設置泡沫塑料密封條,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門窗材料。而門窗框與墻間的縫隙可用彈性松軟型材料(如毛氈)、彈性密閉型材料(如聚乙烯泡沫材料)、密封膏以及邊框設灰口等密封;框與扇的密封可用橡膠、橡塑或泡沫密封條以及高低縫、回風槽等;扇與扇之間的密封可用密封條、高低縫及縫外壓條等;扇與玻璃之間的密封可用各種彈性壓條等。
3、改善住宅門窗的保溫性能。戶門與陽臺門應結合防火、防盜要求,在門的空腹內填充聚苯乙烯板或巖棉板,以增加其絕熱性能;窗戶最好采用鋼塑復合窗和塑料窗,這樣可避免金屬窗產生的冷橋,可設置雙玻璃或三玻璃,并積極采用中空玻璃、鍍膜玻璃,有條件的住宅可采用低輻射玻璃;縮短窗扇的縫隙長度,采用大窗扇,減少小窗扇,擴大單塊玻璃的面積,減少窗芯,合理地減少可開啟的窗扇面積,適當增加固定玻璃及固定窗扇的面積。
4、設置“溫度阻尼區”。所謂溫度阻尼區就是在室內與室外之間設有一中間層次,這一中間層次象熱閘一樣可阻止室外冷風的直接滲透,減少外墻、外窗的熱耗損。在住宅中,將北陽臺的外門、窗全部用密封陽臺封閉起來,外門設防風門斗,防止冷風倒灌,樓梯間設計成封閉式的,對屋頂上人孔進行封閉處理等措施均能收到良好的節能效果。
(三)使用節能的綠色建筑材料
建筑外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直接關系到室內環境的熱穩定性和舒適性,對降低建筑能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內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在外維護結構完成后再在上面附加保溫層,以改善熱工性能。這種方法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但各種高效保溫材料價格不菲,而且其生產加工過程也會大量消耗各種能源。因此,建筑節能不應當只著眼于建筑建成后在使用過程中的能耗,還應當從整體系統的觀念出發,關注建筑全壽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從這個角度出發,建筑材料就不但要有出色的保溫隔熱性能,其加工生產過程也應當簡單易行,節省能源。
(四)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
太陽能作為一種天然的潔凈能源,也是居住建筑設計上廣泛推廣的節能設計之一。從近年來的能源使用和發展情況來看,煤、電、油的供應緊張已經不容忽視,太陽能應該由“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發展。特別是太陽能熱水器經過20年的發展,產品的生產研發技術日臻成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另外,從使用效果和居衛的淋浴費用和投資回收周期來看, 太陽能熱水器也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太陽能熱水器仍以一家一戶的零散安裝使用方法為主,存在破壞建筑結構、熱水溫度不穩定等因素。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將太陽能利用裝置納入到建筑設計規范當中,在設計時將太陽能熱水器設備納入到建筑設計之中預留太陽能設置位置,特別是在廚房衛生間內。如果太陽能熱水器能夠充分加以推廣應用,就可以大大節省常規能源,也是建筑節能的發展方向
三、住宅建筑區域的綠化設計與應用
(一)、綠地布局
一般來講,住宅建筑綠化設計會形成一個以中心綠地為核心,道路綠化為網絡,宅旁綠地、組團綠地、小游園相結合的綠地系統。在住宅建筑的綠地布局設計中應注意與城市綠地系統銜接,融入到城市綠地。綠地布局應注意與住宅建筑道路、建筑布局相結合,以有利于通風氣流風的引導,改善通風條件。綠化可以有效改善局部為氣候環境,實驗結果表明,草地和瀝青地面的表面溫度差,可達到14℃以上,在兩種不同的地表面微氣候區(30~120cm)高度內的溫度差也可達到5℃左右。在設計中應盡可能提高綠地率,使住宅盡量接近綠化區。鋪裝場地上盡可能多種植樹木,避免鋪裝地面直接暴露在陽光下,以降低地表溫度,減少陽光反射。
(二)、建筑綠化植物的配置
住宅建筑內的植物配置應將草坪、灌木叢,喬木合理搭配,形成多層次的豎向立體綠化布置形式。植物配置主要考慮遮陽效果,盡量削弱夏季太陽輻射對建筑的熱作用,又不影響冬季太陽輻射和全年自然采光,同時還要兼顧通風、采光效果。住宅南側宜以高大的落葉喬木為主,夏季枝葉茂盛、干高冠大,能夠有效遮蔭,冬季落葉,可以爭取較多的陽光;北側宜以耐蔭常綠喬木為主,喬灌木結合,形成綠化屏障,以減弱冬季的寒風的侵襲。住宅的東西山墻選用爬墻植物進行垂直綠化,可以有效地改善墻體的熱工性能。
(三)、水景設計
結合綠地設計,在住宅建筑內設置噴泉、水池、水面、露天游泳池等,有利于在夏季降低室外環境溫度,調節空氣濕度,形成良好的局部小氣候環境。改善室外環境的舒適度、健康度和空氣質量,能夠有效提高住宅建筑的室內小環境質量,達到節能目的。
四、結語
建筑節能并非房地產一個行業的問題,目前國內乃至全球正在面臨的能源危機是關系整個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大計。跨入新世紀,我們將向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的目標邁進,環境保護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我們必須認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要堅持統籌規劃,依靠科技進步,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污染治理,大力植樹種草,搞好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我們相信,通過中國人民堅韌不拔的努力,就一定能夠使中華大地水更清、天更藍、山川更加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