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最早的幕墻的使用要推算到100多年前,受到當時經濟和技術條件的制約,制作幕墻在材料選擇方面和制作的工藝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制作幕墻所有的材料和工業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建筑幕墻也在建筑中被不斷的應用。盡管建筑幕墻在市場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了肯定,但是因為涉及方案的不周全及施工環節沒有把控好,也引發了不少的工程質量問題,例如幕墻使用的玻璃碎裂,漏水等質量問題。為了提高幕墻的質量和安裝效果,有必要對幕墻設計中要把控的要點做出分析。
1、 幕墻設計的安全要求
幕墻的設計方案最終是要給幕墻的制作、安裝以及監理人員看的,但是設計方案不經過設計人員在設計圖中的必要的注釋這些人員是完全看不懂的,因此,在幕墻設計時應該保證圖紙的完整和詳盡。因此,這樣的設計圖紙往往存在著一些問題,問題主要體現在設計圖紙的深度上和設計圖不詳細,例如圖紙缺少必要的施工說明以及在施工時應注意問題,圖紙往往是缺少節點的毛坯圖,因而缺少對預埋件錨固點等計算,在避雷、防火、排水方面設計也不恰當,沒有通過設計確定出幕墻避雷系統的分布,在對幕墻設計時沒有考慮預埋件的位置,因此導致幕墻的三維形狀無法調整,沒有充分發揮設計的作用。有些幕墻工程,設計往往滯后于幕墻的整體工程進度,甚至缺少幕墻設計的環境,施工人員只憑空想象,導致忽略設置預埋件,致使幕墻的主體結構出現問題,影響幕墻質量。
2、幕墻的設計要點
2.1幕墻整體設計要點
當幕墻用于建筑外圍結構中,從幕墻主要功能上來看,幕墻是承受幕墻自身的重力以及作用在幕墻上的地震作用和風荷載,幕墻結構并不承擔建筑主體受承受的地震和風荷載,從以上功能上來看,幕墻在設計上必須達到以下要求:
建筑幕墻必須要有一定的剛性,能夠承受自身的重力以及幕墻上物體的重力,幕墻的結構要有一定的穩定性,并且相對建筑主體應該能有一定量的位移。在幕墻的設計時應該考慮到幕墻的防水功能,尤其是玻璃采光頂的幕墻工程中,應該特別注意密封性和材料的性能,如果密封性和材料的性能不達標,必須對材料進行及時的更換,在玻璃采光頂的幕墻工程中,應該對幕墻的防水功能做實驗,防止頂部漏水事件的發生。
2.2 幕墻結構設計要點
幕墻結構要與建筑主體之間留有一定的位移量,防止主體建筑因為水平位移導致幕墻構件損壞,為了方便幕墻立柱和橫梁,在幕墻結構與建筑主體之間應該保留一定的空間。幕墻的自身在平面上應該有一定的變形能力,保證幕墻立柱有上下移動的空間。為了滿足施工過程中生產生的誤差,幕墻的上下柱之間應該留有一定量的空間,空間的距離不應該小于15mm。
2.3幕墻的防雷設計要點
在幕墻上安裝防雷設施是減少雷擊建筑導致人身傷害或財產的損失的有效措施, 因此,做好幕墻的防雷方案尤為重要,如何設計一個安全可靠的防雷系統,也是在幕墻設計中的主要問題。
在幕墻的防雷系統設計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建筑本身的防雷設備,使用幕墻的立柱和橫梁與建筑本身的防雷系統相連接,使得建筑幕墻和建筑的防雷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防雷網,這樣,當建筑幕墻受到雷擊的時候,雷電的能量可以通過建筑的防雷地線將能量輸入到地下,從而避免了雷擊對建筑幕墻的損害。
在對建筑幕墻進行設計時,我們通常把幕墻的頂部女兒墻的蓋板設計為接閃器,女兒墻頂部蓋板所用的材質多為不小于2.5mm的鋁單板,當幕墻遭受雷擊的時可以通過女兒墻蓋板將雷電能量通過建筑的地線導入地下。
2.4 幕墻要注意的設計要點
因為幕墻的所有部件均為可更換的部件,所以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幕墻部件的使用年限。一般情況下,方便更換的部件設計壽命年限為25年,像預埋件這樣的不易更換的部件設計年限通常為50年。在設計跨度較大的幕墻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幕墻主體的使用年限。
玻璃廣泛的被使用到建筑幕墻中,但是并不是所有幕墻玻璃的材質都是一樣的,在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玻璃幕墻的作用,一般情況下,不同的部位要求應該選擇不同的玻璃。
在幕墻建筑發展的過程中,如何設計出節能的幕墻已經是幕墻設計單位考慮的問題。在幕墻的設計中,應該考慮到幕墻在冬季的保溫效果以及夏季的隔熱效果。
結語:為了保證幕墻的質量,在設計和施工時應該選擇正規化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要對設計以及施工的各個環節嚴加監管,在設計幕墻時,設計單位不僅要設計出漂亮的幕墻,也要保證幕墻的質量和安全。建筑幕墻制造是多行業技術的整合,因此在幕墻的生產過程中必須保證各個環節都不出現質量問題,從而保證幕墻的安全。
參考文獻:
[1]艾鴻遠.現在建筑幕墻設計實錄[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7.4
[2]張芹.國家標準鋁合金結構設計規范在幕墻工程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9.7
[3]趙西安.建筑幕墻工程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2
[4]張圓,包紅霏.外墻設計:豎向圍護結構建設設計指南[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