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論可持續發展理念在高校圖書館建筑設計中的體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設計時間:瀏覽:

  可持續發展理念是21世紀建筑發展的主流。在辦公建筑、城市住宅小區等建筑類型紛紛走向綠色生態,倡導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公共建筑的規劃設計也逐步朝可持續方向發展。高校圖書館建筑作為公共建筑的類型之一,也在諸多方面做著可持續發展的探索和嘗試,山東交通學院圖書館、浙江師范大學圖書館、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圖書館、天津科技大學圖書館等建筑便是這方面的成功典范。下面,筆者結合設計實踐,就如何在高校圖書館設計中引入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人、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為高校大學生創造出健康、舒適、節能和可持續利用的學習環境試作探討。

  1可持續發展含義

  可持續發展是上世紀80年代隨著人們對全球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廣泛討論而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第一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即,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土地、海洋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后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2 高校圖書館建筑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1993年,國際建協第18次大會發表的《芝加哥宣言》指出:“建筑及其建成環境在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符合可持續發展原理的設計需要在對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對健康的影響、對材料的選擇方面進行綜合思考”,同時提出“以探求自然生態作為設計的依據”。可見,可持續發展建筑是指資源與能源得到有效利用、保護環境、親和自然、舒適、健康、安全的建筑。高校圖書館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是指在尊重自然、追求人、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基礎上,有效地利用各種先進技術和材料,巧妙利用或創造優越的周邊地理環境而建設起來的建筑,其生態性貫穿整個建筑生命的始終,即不僅關注其建造的整個過程,也體現在以后的運行和管理過程中。與一般圖書館相比,其重心已從單純的效率性的物用功能逐漸轉向調節與啟迪讀者的情緒與心理需求上來,除了必備的實用功能外,還要考慮文獻保護的適宜性、讀者環境的舒適性、內部空間的靈活性以及室內外布局的藝術性等諸多因素。

  3 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圖書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3.1 選址、布局與形態要綜合各自然要素

  可持續設計的目的之一,即將場地給建筑帶來的不良影響最小化,因此,在高密度的校園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現有場地合理規劃、安排交通成為場地設計的關鍵。出于可達性要求,高校圖書館選址應選在讀者最方便、環境幽靜、地勢較高、日照通風良好的基地,為后期的被動式設計創造良好的條件。目前,隨著各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及讀者需求的增加,圖書館的擴建問題不可避免,因此選址應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圖書館的擴建方式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兩種,前者施工方便,不影響圖書館正常運行,后者工程難度大,對地基要求高,擴建期間需閉館,因此常以水平擴建為主,這就要求地段較方整,不過分狹長。同時,環境是人類21世紀發展戰略的重要主題之一,高校圖書館的性質、功能和作用決定了其要有良好的環境效應,如綠色的草坪、良好的視角、遠離火源、遠離噪音(閱覽室允許噪聲不應超過40~50分貝)等,同時還要考慮到環境的保持和維護費用,因此,應盡可能地利用自然景色,如此,這樣不僅能提高空氣質量,且周邊美好的景觀也能為讀者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此外,合理的朝向設計、較小的體型系數也是減少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最理想的建筑朝向莫過于正南北,但在設計過程中因地理條件的限制,總會出現偏東西的現象,因此在設計中應把握好地形地貌,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使用日照分析、通風處理、立面處理等,將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

  3.2 室內空間設計注重健康性與舒適性

  以人為本,創建無害、健康、舒適的環境,是可持續發展建筑必須遵循的原則。目前很多高校圖書館建筑已盡可能兼有優美清雅的館內外環境和足夠的植物配置、豐富的人文景觀,形成一種“館中有園,園中有館”的理想格局。在周圍沒有景觀可借用的情況下,也可通過建筑空間“中庭”設計來達到這一目的。圖書館引入中庭設計,不僅使空間形態發生深刻變化,還能利用中庭引入自然光并提高通風效果,減輕環境負荷。如由路易·康設計的美國埃克塞特高校圖書館,藏書空間圍繞中庭布置,充分改善了藏書處的采光,引入自然光至閱覽區并改善通風效果。荷蘭代爾夫特大學技術圖書館正立面由玻璃建成,給人一種搖擺不定的青草毯的幻覺,一個由鐵和玻璃構成的錐體刺穿了青草的屋頂,里面是能充分享受自然光的透明和開放的內部空間,整個設計大大減輕了周圍環境的負荷。【1】可見,我們盡可能提高建筑物的天面、負一層的采光井和采光帶及圖書館中庭進行專項綠化設計等彌補外部環境綠化的不足,以將人造自然綠化空間完全融入到建筑之中,滿足人們回歸大自然的需求。

  3.3 節能降耗,滿足低碳要求

  建筑可持續設計的要素之一即是環保設計。高校圖書館每年因為資源消耗特別是電力消耗所要支付的成本,在總維護成本中往往占有較大的比重,因此這一點必須引起重視。要實現環保設計,一是應充分利用生態技術手段。當前,隨著技術的進步,各種新型環保材料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且在適用性方面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因此,高校圖書館在設計中,應盡可能使用無害、安全、耐用、多功能的新材料,雖然這樣要求前期投資較大,但從長遠來看,圖書館的使用年限最少也有50年的時間,每年節省一點維護成本,年復一年,總成本必將大幅度降低,且又減少了污染,降低了資源的消耗。其次,通過采用合理的結構和布局設計,使得圖書館內部可以有更多的陽光、更清新的空氣、更宜人的溫度等等,為讀者提供舒適的環境,這些設計不僅不會造成任何成本的增加,且還可以實現一勞永逸的效果。最后,采用先進的控制系統,如在燈光設計中,通過傳感器對溫度、光照強度等信息進行收集,然后送到主控系統進行分析,最后由主控系統對燈光的亮度進行智能調整,使得燈光的亮度在適宜人們學習要求的同時,還節約了能源。

  3.4 合理利用水資源

  保護水資源是可持續設計項目的重要特征之一,當前,在室內和室外充分利用二次水、自然降水和其他水資源已成為備受關注的課題。高校圖書館水資源的利用應根據不同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因地制宜,采用相適應的節水方式。在各種可二次回收的水資源中,雨水相對污染少,水處理造價較低,應當大力推廣。雨水的回收利用主要包括:道路雨水可集中收集,再回收利用排入人工湖或回灌地下水;而降落到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則通過雨落管、道路雨水口等或直接排入綠地或透水性鋪裝地面補給地下水,或進入雨水收集管線,經過初期徑流池除去受污染較重的初期徑流,再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沉淀后的雨水,在人工湖需補水時通過水泵提水補充,人工湖水滿后,多余雨水進入過濾池,再通過回灌井補給地下水,或可作為中水水源以緩解中水回用量過小。此外,用水可利用光控、聲控等智能節能系統節約能源,光控和可調節沖水能杜絕細水長流,有效緩解我國水資源的短缺。

  3.5結構化綜合布線

  高校圖書館建筑應適應電子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在傳統的圖書館布線系統中,由于語音系統、電腦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空調系統、監測系統以及消防報警系統各自獨立布線,并采用各自不同的傳輸介質,給施工和今后的管理帶來一系列的弊端,如線路錯綜復雜,維修困難;重復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力的浪費;若將來改變網絡結構或添置、移動設備,必須重新進行布線,造成財力浪費,等。所滑結構化綜合布線用一次布線就完成了館舍內所有系統的設備線路問題,增加了建筑使用空間,并使建筑物內部空間顯得簡潔、流暢。設計安裝好的這些線路,有的基于圖書館目前的條件,可能不會馬上得到使用,但如前所述,在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前瞻性設計是十分必要的,如此,才能為圖書館在幾年內甚至幾十年內的技術拓展做好必要的準備。

  參考文獻:

  【1】馮潔音.未來派藝術與信息交換【J】.圖書館雜志,1999(8).

  【2】黃紅海,王建平.建筑設計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建材發展導向,2008(2):14-16.

  【3】袁鑌.簡單適用有效經濟——山東交通學院圖書館生態設計策略回顧【J】.城市建筑,2007(4):16-18.

  【4】肖雨滋. 論可持續發展的圖書館建筑設計【J】.圖書館,2008 (4):110-1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会理县| 兰坪| 龙门县| 古浪县| 裕民县| 昭通市| 贵阳市| 阿荣旗| 安多县| 苏尼特左旗| 桃园县| 惠来县| 深圳市| 桐乡市| 喜德县| 吐鲁番市| 应城市| 淅川县| 庆元县| 高台县| 玉林市| 咸阳市| 屯昌县| 平阳县| 民乐县| 汨罗市| 松阳县| 镇宁| 富锦市| 商城县| 普兰店市| 泰和县| 偏关县| 乌拉特后旗| 阿合奇县| 来宾市| 瓦房店市| 宝坻区| 东方市|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