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屋頂花園,就是在各類建筑物、構筑物、橋梁(立交橋)等的頂部、陽臺、天臺、露臺上進行園林綠化、種植草木花卉作物所形成的景觀。
1.屋頂花園的分類
據德國的標準,通常將屋頂綠化分為三種類型:拓展型屋頂綠化(Extensive Green-Roof)、半密集型屋頂綠化(Semi-intensive Green-Roof)和密集型屋頂綠化(Intensive Green-Roof)。
1.1拓展型屋頂綠化
國內稱為簡單式屋頂花園,顧名思義就是根據建筑荷載比較小的特點,利用草坪、地被、小型灌木和攀援植物進行屋頂覆蓋綠化。中國的做法多采用草坪,而德國多采用景天科(Sedum)這種耐干旱低養護的植物,往往不需要單獨設置灌溉系統,只靠自然降水就可以解決植物養護的問題。
拓展型屋頂綠化目前要比密集型的屋頂綠化更普及一些,它就像一個活的“植物毯子”,建造速度快、成本低、重量輕,并且幾乎不用維護,每年只要檢查1到2次就可以了,但通常不能讓人在上面活動。
1.2半密集型屋頂花園
半密集型屋頂花園適用于可以看得見的屋頂,需要全年都能觀賞到綠色和開花植物。其厚度較拓展型的厚,植物選擇的范圍也更廣,但不包括喬木類的高大樹木。其需要定期灌溉和維護,屋頂上可以留有小路和庭院供人們行走和停留。
1.3密集型屋頂綠化
密集型屋頂綠化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屋頂花園,通常可以加入樹、草、亭子、水池、假山和木椅等各種園林設計元素,為人們提供了休閑和運動的空間,但也需要經常的維護和保養。
對于建筑靜荷載大于等于250kg/平方米的建筑物,可以選擇半密集型屋頂綠化;對于建筑靜荷載大于等于500kg/平方米的建筑物,可以選擇密集型屋頂綠化(國內稱為花園式屋頂綠化),其植物選擇種類比較豐富,灌木或者喬木都是可以選擇的,可以采用喬、灌、草結合的復層植物配植方式,產生比較好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一些景觀設計上的元素,例如花架、山石、水景等較重的物體都應設計在墻、柱、梁等位置,地面也可以設計出地形。
2屋頂花園的設計原則
屋頂花園的設計和建造要巧妙利用主體建筑物的屋頂、平臺、陽臺、窗臺、女兒墻和墻面等開辟綠化場地,并使之有園林藝術的感染力。
由于屋頂花園的空間布局受到建筑固有平面的限制和建筑結構承重的制約,與露地造園相比,其設計既復雜又關系到相關工種的協同,建筑設計、建筑構造、建筑結構和水電等工種配合的協調是屋頂花園成敗的關鍵。由此可見,屋頂花園的規劃設計是一項難度大、限制多的園林規劃設計項目。
2.1實用是屋頂花園的造園目的
衡量一座屋頂花園的好壞,除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外,綠化覆蓋率指標必須保證在50%至70%,以發揮綠化的生態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2.2精美是屋頂花園的特色
屋頂花園要為人們提供優美的游憩環境,因此,它應比露地花園建造得更精美。屋頂花園的景物配置、植物選配均應是當地的精品,并精心設計植物造景的特色。由于場地窄小,道路迂回,屋頂上的游人路線、建筑小品的位置和尺度,更應仔細推敲,既要與主體建筑物及周圍大環境保持協調一致,又要有獨特的園林風格。
2.3安全是屋頂花園的保證
建筑物能安全地承受屋頂花園所加的荷重,如:植物土壤和其他設施的重量。此外,屋頂的防水也要注意。屋頂花園的造園過程是在已完成的屋頂防水層上進行,園林小品、土木工程施工和經常的種植耕種作業,極易造成破壞,使屋頂漏水,引起極大的經濟損失,以至成為建筑屋頂花園的社會阻力,應引起足夠重視。另外,屋頂上建造花園必須設有牢固的防護措施,以防人物落下。
3.屋頂花園在建筑中的特殊作用
第一,加強景觀與建筑的相互融洽作用, 增加人與自然聯系的緊密親和度。如在一些緊臨風景區的城市建筑中屋面覆蓋綠化, 將會取得建筑與環境的充分協調。
第二,屋頂花園在鱗次節比的城市建筑中可使在高層居住和工作的人們避免來自低層部分屋面反射的眩光和陽光的輻射熱。當人們在高層俯視時, 綠化給人視線以緩沖, 能與地面建立愉快的視覺聯系, 綠化與建筑的幾何空間對比, 具有柔和、豐富和有生命力的效果, 形成了多層次的城市空中綠化。現代高層建筑的屋頂已不僅是單純避難層, 而是一個很好的休息游樂區, 在空中給人以安定的地面感。
第三,改善城市環境, 保護生態平衡。許多實驗證明, 綠化可以凈化空氣、吸塵、抗污、殺菌。綠化是高效的濾凈器。樹林可搜集吸收大量污染物, 有草坪的綠化區含塵量比無草坪裸露區含塵量極大減少。另外, 植物葉能分泌殺菌物質, 可大量減少空氣中的含菌量, 對提高人體的健康水平有很大益處。
第四,在建筑物理方面, 屋頂綠化可以起到屋面隔熱、保溫、減滲、減少噪音等作用。我國現正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 能源相對比較緊缺。提倡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已列為我國的頭等大事。而對于節能建筑, 屋面保溫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屋頂花園綠化及種植層就基本解決隔熱保溫問題, 其屋頂表面日溫差很小。
第五,對于近年來流行的建筑物平屋頂改坡屋頂, 住宅樓基本上全部設計成坡屋面, 確實豐富了建筑立面, 改變了城市景觀。然而卻形成城市面貌千篇一律, 建筑風格貧乏, 個性虛弱, 失去地方特色及城市文脈。另一方面, 對于開發利用太陽能的城市, 坡屋面上架設太陽能, 又使城市景觀得到破壞。此種得失說明城市建設不能盲從一種形式, 而應融洽傳統與現代的有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建筑手法, 在總體上產生新的獨特的整體。如果將屋頂花園與坡屋頂在整體上統一協調考慮, 不僅能豐富城市景觀,又能改善城市環境, 保護生態平衡, 節能環保, 對社會、環境、人都有益處。
4.屋頂花園種植設計的原則
4.1選擇耐旱、抗寒性強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
由于屋頂花園夏季氣溫高、風大、土層保濕性能差,冬季則保溫性差,因而應選擇耐干旱、抗寒性強的 植物為主,同時,考慮到屋頂的特殊地理環境和承重的要求,應注意多選擇矮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利于植物的運輸、栽種理。
4.2選擇陽性、耐瘠薄的淺根性植物。
屋頂花園大部分地方為全日照直射,光照強度大,植物應盡量選用陽性植物,但在某些特定的小環境中,如花架下面或靠墻邊的地方,日照時間較短,可適當選用一些半陽性的植物種類,以豐富屋頂花園的植物品種,屋頂的種植層較薄,為了防止根系對屋頂建筑結構的侵蝕,應盡量選擇淺根系的植物。因施用肥料會影響周圍環境的衛生狀況,故屋頂花園應盡量種植耐瘠薄的植物種類。
4.3選擇抗風、不易倒伏、耐積水的植物種類。
在屋頂上空風力一般較地面大,特別是雨季或有臺風來臨時,風雨交加對植物的生存危害最大,加上屋頂種植層薄,土壤的蓄水性能差,一旦下暴雨,易造成短時積水,故應盡可能選擇一些抗風、不易倒伏,同時又能耐短時積水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