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guī)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yè),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對著重論述了出現(xiàn)大體積混凝土裂紋現(xiàn)象的原因,同時對具體的防治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裂縫,防治措施
一、大體積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現(xiàn)象的原因
大體積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兩個:一是出現(xiàn)結構型裂縫,產生的原因是由于受到外荷載的影響而產生的,具體包括在常規(guī)結構計算中出現(xiàn)的主要應力以及在其他相應結構受到次應力作用而產生的裂縫。二是材料型裂縫,產生原因是由于發(fā)生了相應的非受力變形變化,受到相應的溫度應力,以及產生了相應的混凝土的收縮現(xiàn)象造成的。本文主要對材料型的裂縫進行討論。具體來說產生的原因有下面幾項。
1.1 受到溫度應力作用產生的裂縫(溫度裂縫)
溫度裂縫產生的原因是溫差。溫差可以分為下面的三種方式:在混凝土澆注的初期,結構本身會產生大量的水化熱,水化熱會積聚在混凝土的內部,而不容易散發(fā),致使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急劇升高,而混凝土表面溫度要低于相應的內部溫度,進而形成了內外溫差,內外溫差會在混凝土凝結初期產生相應的拉應力,當拉應力的作用大于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時,就會造成混凝土裂縫的現(xiàn)象;此外,在拆模前后,表面溫度會急劇降低,這種現(xiàn)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應的裂縫現(xiàn)象;當混凝土內部達到相應的最高溫度之后,熱量會逐漸散發(fā),進而與最高溫度形成一定的內部溫差;以上敘述的三種溫差都會造成溫度裂縫現(xiàn)象。歸其原因都是由于水化熱引起的內外溫差作用的結果。
1.2 收縮引起裂縫
所謂的收縮有有很多種形式,具體來說包括塑性收縮、干燥收縮、碳化收縮、自身收縮等等。主要是由于干燥收縮和塑性收縮的作用。
1.3 塑性收縮
在水泥活性較大、混凝土的溫度較高,或者水灰比較低的情況下,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應的混凝土開裂現(xiàn)象。因為在上述的情況下,混凝土的泌水會顯著減少,同時在混凝土表面的蒸發(fā)的水分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充,這樣混凝土就處于一種塑性狀態(tài),稍微受到相應的拉力作用,就會出現(xiàn)相應的裂縫現(xiàn)象,裂縫出現(xiàn)以后,混凝土體內的水分蒸發(fā)作用會相應的增強,進而促進了裂縫的擴展。
二、防止裂縫的措施
材料型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溫差和收縮,因此為了防止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現(xiàn)象,可以采取的措施為降低溫差以及減小混凝土的收縮,可以采取的相應措施有如下內容。
2.1選擇優(yōu)質的原材料
2.1.1 水泥
溫差是水化熱產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為了減小溫差就要在盡量降低混凝土相應的水化熱。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為選取早期水化熱較低的水泥,或者在能夠充分保證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前提下對水泥的用量進行減少。
2.1.2 摻加粉煤灰
我們可以再水泥中摻加相應的粉煤灰,這樣能夠有效減少水泥的用量,同時能夠降低相應的水化熱,同時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產生的具體作用有:①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硅、鋁氧化物,其中三氧化二鋁含量為17%~35%,二氧化硅含量為40%~60%,這些硅鋁氧化物能夠與水泥的水化產物發(fā)生相應的二次反應,從而增加水泥的活性,因此可以取代替代部分的水泥,而且能夠有效減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相應的熱脹作用;②粉煤灰顆粒較細,能夠有效增加參加二次反應的界面面積,能夠在在混凝土中較為均勻的分布;③粉煤灰中含有的火山灰能夠發(fā)生相應的反應能夠有效改善混凝土內部的孔結構,有效降低使混凝土中總的孔隙率,使混凝土的孔結構進一步的細化,分布更加趨近合理,這樣硬化后的混凝土結構更加致密,收縮值也會一定程度下減少。
2.1.3 骨料的選擇
2.1.3.1 粗骨料
在選擇骨料時候盡量選擇粗骨料,這是由于粗骨料粒徑越大,就具有更好的級配,而且孔隙率越小,具有更小的總表面積,這樣每立方米的用水泥砂漿量和水泥用量就越小,這樣就能有較小的水化熱,從而能夠有效防止裂縫的產生。
2.1.3.2 細骨料
適宜選擇使用采用級配較好的中砂和中粗砂,最好使用中粗砂,這樣孔隙率較小,總表面積較小,從而能夠有效減少混凝土的用水量以及水泥用量,而且能夠減少相應的水化熱,進而減少相應的裂縫,另一方面,要對砂子控制砂子的含泥量,含泥量越大,收縮變形就越大,裂縫就越嚴重,因此細骨料盡量用干凈的中粗沙。
2.2 加入外加劑
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劑后能夠有效減小混凝土發(fā)生相應的收縮開裂現(xiàn)象,外加劑能夠產生的具體作用有:
(1)減水劑
減水劑能夠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時降低相應的水灰比,進而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強度或者減少相應的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能夠有效減少相應的混凝土開裂現(xiàn)象。
(2)緩凝劑
緩凝劑能夠有效延緩混凝土出現(xiàn)放熱峰值的時間,混凝土的強度隨著齡期的增長而增大,因此在放熱峰值出現(xiàn)的時間,能夠有效增加混凝土的強度,同時能夠有效減小裂縫出現(xiàn)的機率,此外還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進而起到有效減少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發(fā)生的塌落度損失的現(xiàn)象。
(3)引氣劑
引氣劑能夠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而且能夠充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起到良好的增大效用。但是外加劑摻加量不宜過大,否則會產生相應的負面影響。
2.3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2.3.1 混凝土的拌制
(1)在進行混凝土的拌制過程中,要對原材料的計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同時要對混凝土的出機坍落度進行較為嚴格的控制。
(2)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相應的出機口溫度,對于混凝土拌合物可以采取下面兩種相應的降溫措施:一是使用送冷風對拌和物進行相應的冷卻操作,二是采取加冰拌合的措施,通過這兩種方式將新拌混凝土的溫度控制在攝氏6℃左右。
2.3.2 混凝土澆注以及拆模
(1)混凝土澆注過程進行的質量控制
在混凝土的澆注過程中進行相應的密實振搗工作時,要對振搗時間進行控制,是混凝土的表面均勻一致以至表面泛漿的程度最為適宜,間距要適當均勻,振搗力波及范圍重疊二分之一為最理想的距離,混凝土澆注完畢之后,要進行相應的混凝土表面的壓實和抹平等工作,這樣能夠有效減少表面裂縫的出現(xiàn)。此外,混凝土的澆注要分層進行澆注,進行分層流水振搗,上層混凝土要在下層初凝前進行緊密的結合。避免出現(xiàn)相應的縱向施工縫。
(2)對澆注時間進行控制
澆筑的時間要盡量避開陽光的直射,夏季施工時候,則要盡量避開在正午高溫時段進行施工,盡量將澆注時間安排在夜間。
(3)對混凝土拆模時間進行控制
在實際溫度養(yǎng)護的條件下,混凝土強度達要達到相應設計強度的75%以上,同時混凝土中心與表面最低溫度都要控制在攝氏25℃的范圍內,預計進行拆模之后混凝土的表面溫降小于9℃時候才進行相應的拆模工作。
2.3.3 做好表面隔熱保護工作
大體積混凝土出現(xiàn)溫度裂縫的主要原因是具有較大的內外溫差。在混凝土澆注完成之后,內部較表面散熱快,進而形成相應的內外溫差,表面收縮由于受內部約束進而產生相應的拉應力,通常情況下這種拉應力會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而不會產生相應的裂縫。然而當遭遇相應的冷空氣的襲擊情況,或者在過分通風散熱的情況下,就會產生較大的降溫進而造成裂縫現(xiàn)象的產生,因此在混凝土在拆模之后,尤其是在低溫季節(jié),拆模后之后要及時采取相應的表面保護措施。
2.3.4 養(yǎng)護
在混凝土澆注完畢之后,要及時采取相應的灑水養(yǎng)護措施,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這樣能夠有效減少外界高溫的倒罐,同時能夠有效減少干縮裂縫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進而能夠有效促進混凝土強度的穩(wěn)定增長。一般情況下要在混凝土澆注完畢之后12~18h內進行相應的養(yǎng)護工作,連續(xù)養(yǎng)護時間要大于28d或滿足相應的設計齡期需要。
2.3.5 通水冷卻
在高溫季節(jié)進行混凝土的施工時,在初期采用通制冷水的措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溫度峰值,但是通水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長會影響到降溫幅度,進而會產生相應的溫度應力。為了有效削減內外溫差,可以在夏末秋初進行中期進行相應的通水冷卻活動,中期通水一般使用河水,通水時間要達兩個月,,在取水不方便的地區(qū)可以采用相應的流動水進行循環(huán)使用,這樣能夠有效達到相應的冷卻目的。而到了后期進行通水一般情況下可以將通河水和通制冷水兩種方案進行結合使用。
【參考資料】
[1]《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2]《建筑施工技術》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