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隨著當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建筑設計專業教育也獲得了新的提升,相比一開始較少的教學經驗,現在確實要更加全面,但想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對建筑設計課程進行改革與創新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現在的建筑設計專業正在努力找到一種更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方式,其中包括理論、實踐、案例等,多種教學元素融合在一起,為學生的學習創造出更好的環境。對新時期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創新做詳細分析,找到其中的問題并給出正確的解決方案,為建筑設計教學的改革做有利參考。
[關 鍵 詞] 新時期;建筑設計;課程教學
整個建筑設計教育經歷了很多坎坷,最早開始進行建筑設計教育的時候,基本都是由留學生回到國內進行創辦并且發展,雖然教學模式較為傳統,但不可否認確實帶動了整個專業的發展。隨著新時期的到來,建筑設計專業要面臨非常多的挑戰,畢竟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那么改革就是唯一的方法,所以要結合當下的時代進行調整,豐富教學手段讓建筑設計課程更加現代化,提高培養能力同時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
一、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一)建筑設計內涵挖掘不夠深
對新時期建筑設計專業課程來說,這是一門既重要又有內涵的課程,所以在教學時需要對建筑設計的內涵繼續挖掘,讓學生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建筑設計課程的內容其實非常多,涉及的知識面也非常廣泛,這也是為什么說建筑設計專業具有很深的內涵,比如建筑歷史、建筑構造、建筑力學、建筑結構等,這些學習內容都是建筑設計,所以想要徹底掌握這門課程,就得進行更深入的挖掘,找到更多建筑設計專業的內涵知識。新時期的建筑設計專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每年相關部門都會針對性地組織競賽來檢驗學校的教學水平,為學生創造出非常良好的學習環境,所以只要教師帶領學生對建筑設計課程進行深入發掘,就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大的提高。
(二)沒有對教材及時進行更新
教材是整個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因為使用年限的原因,很多建筑設計課程的教材都已經過時,新內容又沒有及時進行補充,這樣教學質量就會下降。對建筑設計課程來說,教材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知識量的關鍵,更與學生的綜合能力密切相關,尤其對那些剛剛接觸到建筑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教材內容是否容易理解,也會導致學生的興趣發生改變,所以想要給學生帶來更高質量的教學,教材內容必須及時進行更新,也要對內容進行補充與完善。
(三)過于依賴網絡計算機技術
新時期建筑設計課程有了網絡計算機技術的支持,讓教學更加便捷、全面,甚至拓展了建筑設計課程的空間,讓學生擺脫了以往的紙筆組合,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所以網絡計算機技術對建筑設計專業有一定的教學優勢,但過于依賴這種方式就會變成劣勢。雖然計算機可以代替紙和筆,進行大部分的建筑設計工作,但它起到終究是輔助作用,并不能真正取代手繪,也沒有辦法取代設計者的思維,所以教師的正確引導非常重要。另外在建筑設計教學中,學生的審美以及整體的建筑構造方式,都是需要學生自己動腦,單純地利用計算機反而會限制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這就非常得不償失了,教師必須糾正學生這種錯誤的思想,應該鼓勵學生樹立以手繪為主,計算機為輔的正確觀念,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發展。
二、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的整體架構
(一)建筑設計研討課堂教學架構
任何一門課程在進行教學前都需要對課堂進行教學架構,這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尤其是建筑設計課程,這種非常具有專業性的學科,想要讓學生掌握好課程內容,就要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為實際。新時期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可以使用研討式的教學進行架構,這種相對自由的教學方法是跟以往不同的,傳統建筑設計教學模式中,教師無非就是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教學,不停地給學生灌輸課本內容,這種方法讓學生獲取的知識有限,并且極易出現不理解的情況,這時候教師還需要進行一對一輔導,導致課時被大大縮減,所以教學效果會相對較差。
研討式課堂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互動,促進了交流與學習,并且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這種方式不僅僅局限于一個班級,可以把不同班級的學生整合到一起,因為學習內容都是一致的,所以可以更好地進行交流。另外,這種班級混合的學習方式會促進學生的互助性,遇到不懂的問題,都會進行相互討論,大大解決了教師忙于給學生輔導的問題,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建筑設計理論教學架構
在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當中,最基礎的就是理論知識教學,所以要對理論教學做一個大概的架構,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規范化,并且明確所有教學計劃,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理論知識。教師可以對課程中比較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進行題目設計,先由學生進行解答,最后再由教師做詳細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所有學生都能掌握到相應的知識點,尤其是在學習成績差異較大的情況下,一邊讓學生進行理解,一邊又能讓學生進行復習,是非常適用的教學方法。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對學到的理論知識做個人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最終起到強化理論知識的效果。
(三)建筑設計實踐教學架構
實踐教學對于建筑設計課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從學生進入專業之后,以及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都沒有太多進行設計實踐的機會,其實對這種實踐要求極高的專業,單是進行觀察完全不夠,必須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在新時期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要設置一些實踐課程,題目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類型,并且要求學生強調設計的深度、目標、技術、方案等,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更正確地進行分析以及把握,對構造、材料方面也能做更詳細的了解,充分得到實踐的機會。另外,加強實踐體驗會讓學生不再過于關注空間布局、形體關系等,而是更細致地去分析建構問題,所以實踐對于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的意義尤為重要。
推薦閱讀:建筑設計中生態建筑觀的應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