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石化行業的物流特點及物流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針對化工銷售類企業在物流活動及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典型問題,提出了從物流網絡優化、供應鏈管理、評價體系建設、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尋求解決措施。
關鍵詞:化工銷售物流;存在問題;對策
《科技創業家》(月刊)創刊于2010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大眾科技報社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學術期刊。
1 引言
化工企業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國家對化工產品的環保監管力度非常嚴格,在這樣的背景下,化工物流是影響化工產業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因素。研究如何使化工銷售企業提升物流運作水平,進一步發現生存與發展的新機遇,推動企業安全、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石化行業的物流特點
與其他行業的物流特征相比,化工物流物流活動有其獨特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其一,物流量大。自身的原料和產品量大,且多為大宗包裝。其二,物流間距較大。生產企業和消費集中地普遍存在一定距離,生存企業之間距離遠且分散。其三,物流活動專業化。物流品種繁多,既有液態的又有固體,其中危險品品種多且物流管理復雜,有專業化的物流儲運要求。其四,對安全和環保有更高要求。由于石化產品和原料大多具有毒性,且易燃、易爆液體產品占很大比例,相當多的產品安全要求非常高。
3 石化行業的銷售物流發展的內外部環境
3.1 企業自有物流資源不足,物流業務依靠外包
石化行業所屬生產企業的物流硬件資源(碼頭、鐵運專用線、倉庫等)在地域上分布凌亂,更多是服務于生產物流,可用于銷售運輸的資源少。銷售企業本身幾乎很少從事化工產品的物流業務,而是將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
3.2 社會物流資源、物流發展水平不平衡
受經濟、生產力、基礎設施、市場化程度、信息化水平、需求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物流業呈現東部發展快,中西部發展慢,大城市物流相對發達,偏遠地區物流滯后的局面。許多物流企業是由計劃經濟時期大中型化工企業的運輸、倉儲部門轉型而來。這些企業條塊分割嚴重,資源缺乏整合,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3.3 企業內外部缺少供應鏈管理理念及服務支持
化工銷售企業的物流活動還只是單一的運輸和倉儲,運輸執行部門都是簡單的按照業務指令執行,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劃及供應鏈的全過程管理。第三方物流企業多是由功能單一的運輸企業、倉儲企業轉型而來,經營規模小,綜合化程度較低,在管理、技術及服務范圍上不能為企業提供完整的供應鏈服務。
3.4 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滯后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化工銷售企業基本搭建了內部物流信息化平臺,但由于缺乏統籌規劃,信息系統覆蓋率低、集成性差,智能化程度更低。在企業外部,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很低,社會缺乏開放式公共物流信息平臺體系。
3.5 缺乏通曉現代物流運作和物流管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由于化工行業的特殊性,化工物流的從業人員要求具備一定的化工物流專業知識。我國對物流人力資源后期培養力度不夠,化工專業方向的物流人力資源總量和層次均不高。
4 化工銷售企業物流方面存在的問題
4.1 物流成本高
大多數化工銷售企業因為資源量大,且生產企業需要的運輸環節多,都面臨運輸難問題。由于市場資源急需,迫不得已要選擇高價位的運輸方式,比如公路運輸等。從庫存周轉情況來看,一般國內化工銷售企業庫存產品的周轉期為25至30天,周期比較長。化工銷售企業物流成本相對過高影響了企業競爭力。
4.2 第三方物流商選擇難
化工銷售企業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來進行物流運作,如何恰當地評價和選擇物流供應商是企業物流業務外包成敗的關鍵,但每個供應商受其自身資源的限制及環境的影響又有其各自的缺陷,企業對如何選擇合適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缺少理論依據及操作方法。
4.3 時間效率得不到保障
化工銷售企業現有的處理模式,在庫存管理和配送執行方面效率較低,各供應鏈節點的信息和運作缺乏緊密聯系與銜接,爆倉缺貨、頻繁調撥、緊急配送和客戶投訴等已經成為企業面臨的常態問題。如何統籌安排運輸方式和制定合理庫存方案是較難處理問題。
4.4 運輸安全和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由于化工產品的特殊性,常會出現運輸過程中第三方物流商在主動或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各種產品質量事件,甚至出現安全、環保事故。
5 化工銷售企業提升對策
5.1 優化物流網絡
在電子商務的支持下,化工銷售企業從傳統線下銷售模式向多渠道銷售模式轉變,產品服務從大眾化向個性化、定制化轉變,規模化經濟型運輸向小批量、高時效型轉變。所以,化工銷售企業必須重新制定倉儲、網絡、配送各模塊的規劃方案,以推動企業升級轉型。現有的物流網絡基本都是從工廠(供應商)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一客戶的三層結構,隨著需求特征變化,應該考慮多級物流網絡的設計,重新進行配送模式、運力調配、路徑規劃等方面的調整。
5.2 實現供應鏈管理
促進化工產業鏈上下游的融合,化工產業和橫向產業的相協同,這是化工銷售企業實現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全面庫存管理就是供應鏈管理的精髓所在,其根本要害是優化庫存結構,包括供應商的,銷售企業的,客戶的。通過合理的利用庫存資源,提高及時交付率及交付彈性,才能最終達到提高庫存與現金周轉率的目的。
5.3 填補物流計劃工作空白
化工銷售企業的物流計劃只是物流需求計劃的簡單處理,準確率低,對企業的物流活動沒有任何的指導作用。真正的物流計劃應該是以物流需求計劃為龍頭,結合整體供應鏈信息,建立合理物流網絡多級庫存定額,將物流計劃與企業自身需求計劃和供應計劃有效銜接,為資源調配進行決策支持。讓物流計劃成為“物流調配最強大腦”,才是解決企業“痛點”的有效途徑。
5.4 建立科學的物流商評價體系
化工銷售企業現有的物流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不完善,指標數值未經過無量綱化處理,出現“大數”吃“小數”、“做多錯多分低”的怪現象,造成評價結果的失真。化工銷售企業需要區分供應商選擇、績效考核兩個評價目的建立不同指標體系,選擇了層次分析法等確定評價指標權重,并借助模糊數學為評價指標進行無量綱處理,構建適合本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的評價體系,為全面評價物流供應商提供依據。
5.5 建立物流外包管理機制
一是準入機制建設,根據行業特點、企業發展的需要,考慮物流服務成本、物流服務商的綜合能力,建立物流供應商的準入標準、評價體系;二是激勵機制建設,對符合企業長期發展戰略標準的物流供應商,可以采用長期合同激勵、訂單激勵、評級激勵等方式;三是競爭機制建設,企業盡可能選擇幾家物流服務商,以確保物流渠道安全穩定,降低外包風險;四是監督機制建設,定期檢查、觀察、評價物流服務商的物流績效表現,通過對客戶的滿意度調查了解服務商服務狀況,防范信譽風險和財務風險。
5.6 加快物流管理人才培養
企業內部往往只重視現有人力資源的使用,對人才培訓的重視和投入不夠,對物流科技創新和知識型物流人才不夠重視。企業可以派遣物流人員出去學習考察,引進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其次是要完善物流員工薪酬體系,積極探索打通員工晉升通道。再次是實施人文關懷,增強物流員工歸屬感。
參考文獻:
[1]馬士華.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王長瓊.物流運輸組織與管理[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3]柴鱸鋒,王華.對構建現代石化物流網絡的思考[J].國際石油經濟,2009,11(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