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俄漢語言表達習慣差異的文化解讀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漢語言時間:瀏覽:

  摘 要:從日常語言表達習慣來看,俄語和漢語有諸多差異。其形成原因主要與語言系統本身有一定的關系,同時,民族文化心理積淀、思維傾向性定勢以及民族認知心理對事物價值判定不同等,也對其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深入了解語言背后這些文化因素潛移默化的作用,能盡量避免在學習和使用目的語過程中因母語的負遷移而產生的偏誤,對語言學習和使用有極大的益處。

  關鍵詞:俄語; 漢語; 日常語言; 表達習慣; 差異; 文化因素; 民族心理;

漢語言論文

  《韓國語教學與研究》(季刊)創刊于2012年,由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主辦。按照辦刊宗旨,嚴格把握宣傳導向,暢想主旋律,爭取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收。目前,已出刊(014)期,發表300多篇論文。

  文化是社會價值的系統總和,是人類歷史發展積淀下來的由物質財富體現出的精神觀照,是人類對社會價值的認知、理解和判斷,體現的是人類長期思維的結果。文化也是傳統積存下來的民族心理內蘊體現,在文化中反映出民族思維的特點。人類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人類使用語言表達文化內容,反映文化內容,體現文化內容,文化同樣也影響語言的表達。

  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系統,不只是在語音、語法、詞匯以及文字方面自成體系,體現自己語言的獨立性,更有由于文化及語言特點形成的獨特表達習慣,這一表達習慣系統也是形成不同語言差異的一個方面,也是學習者學習一種新的目的語時的難點和重點。比如全世界人都說的“明天見”,漢語的表達是在時間詞“明天”后加“見”這個動詞,意思是明天看見、見面;日語是“明日また”,また是副詞,意思是“再、還”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明天還這樣見面”;俄語是Дозавтра,用До這個前置詞表示“到明天見面”;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是因為每種語言在形成和完善過程中都受到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維以及價值觀的影響,都有自己的表達習慣,如果完全用母語的表達習慣來套用另一種語言的表達,有時是不恰切的。下面,我們從俄漢兩種語言的日常表達習慣的差異,看文化因素在語言中的作用。

  1 俄漢日常交際語言表達的差異體現不同的文化思維俄語屬于印歐語系的東斯拉夫語族,是典型的曲折型語言。它的詞匯有豐富的人稱、時態和格的變化,這種詞的變化在語法中有重要意義,因此,俄語語法復雜并變化繁多。漢語屬于漢藏語系。漢藏語系各語言以詞序和虛詞為表達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詞序比較固定,虛詞種類較多且在句中表示各種不同的語法意義。

  漢語和俄語除了語法體系大相徑庭以外,很多日常語言的表達習慣也不盡相同。比如打電話。中國人通常會說:喂,你好!我是×××,您是×××吧!俄語對話則是:A:Алло,aлло?(喂,喂)B:дa.(在)A:это...?(這是……對么?)B:это...(這是……)從這里我們看到,漢語說的是“我是誰誰誰”,而俄語用的是“這是誰誰誰”。

  從邏輯上看,我們會覺得俄語表達不合乎情理,人應該用人稱代詞,不該用指示代詞。但是俄語為什么會這樣表達呢?從語言系統上看,俄語是個思維縝密、表達嚴格的語言,比方說“我喜歡什么”,可以用Ялюблю...,也可以用мненравитсячто。同樣的“我喜歡”,“我”用了兩個不同的格的表達方式。因為нравится是不及物動詞,所以,它要求行為主體使用第三格мне,意思是“什么東西讓我很喜歡”。再比如,“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安東”,Кактебязовут?МенязовутАнтон。漢語的人稱代詞沒有格的變化,“我”只有這一個字,其他的如“吾、鄙人、小人、朕”,還有一些帶有方言特征的“俺、咱”等,不管是做主語還是做賓語,這些詞語都與動詞的變位沒有什么關系,也不會發生變化,只是換了另外一個詞。而俄語則不同,從邏輯思維的角度看,我們自己一般不叫自己的名字,都是別人來叫我們的名字,所以別人叫的話,應該是別人叫誰,所以“我”變成了漢語的賓語(俄語叫補語)。

  實際上,Менязовут省略了主語,是英語中的“動賓結構”,可以補充為“人們叫我……”,用漢語來說就是“我叫……”。Меня在這里是“我”的第四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賓格。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俄語是思維邏輯嚴謹的語言,是運用符合事物規律的縝密思維來表達的語言系統。那為什么在打電話時不用“我是……”,而用“這是……”?因為俄羅斯是禮儀之邦,斯拉夫民族是一個極講究文明禮貌的民族,在語言表達上盡量地避免凸顯個人的意志和傾向,避免讓對方產生反感和不快的心理因素,因此會話上避免使用“我是誰誰誰”。電話的內容接下來漢語會說“你有什么事,請講!”,俄語卻說“Яслушаю.”(我在聽),依然避免命令、要求對方做什么事,而是用我在做什么來表達希望對方做什么,是委婉的語言表達方式。這就是俄羅斯民族的思維習慣,是俄羅斯人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的表現。“俄羅斯民族的祖先,自古深受古希臘、羅馬文化熏陶。古希臘有先進的幾何學和形式邏輯學。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學注重個體、部分分析,重視分類研究。

  亞里士多德提出哲學十大范疇體系,認為它們能囊括自然界萬物,……可分別說明其質、量、關系、時空、動與被動等。這對俄語后來的語法研究頗有影響”[1]45。從18世紀中葉開始,彼得大帝全面學習歐洲,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教、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歐化”改革,進一步加速了俄羅斯融入歐洲的進程,俄語同樣受到了歐洲思想和其他語言的影響。這樣形成俄語條分縷析的繁復體系,使得語言內部邏輯完整,分類明確具體,表達清晰準確。尊重個體、尊重個性、尊重一切存在,突出體現在語言表達上的完美得體、賞心悅目。

  2 俄漢語句表達中心詞語使用的不同體現不同民族心理傾向漢語語句的謂語中心語地位明顯,而俄語的詞語黏著性依附性傾向突出。從語言的表述上來看,漢語屬于以謂語為中心語的句法模式。在漢語的表達中,以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作為表達重點,用動詞或形容詞完成語句的中心含義。當然,漢語中也有少量的名詞謂語句。比方說“我要下車,請在下一個車站停一下”。在這個句子里,我們要強調的是“停”,因為只有車停了,我們才能下車,所以,我們給司機的信號是希望“停車”,而司機在執行這一信號時要做的也是“停車”,所以漢語其實是比較直接的語言表達習慣。而在俄語中,習慣的說法是“HaСледующаяостановка,пожалуйста”,或者“Hаследущейпожалуйста”。俄語的口語表達中,不把“停”作為最主要的中心詞語來強調,而是用“請”這一動詞表達出說話者的意思:Hаследущейбудьтедобры(下一站麻煩停一下)。當然,俄語中也常使用動詞表達完整的意思。比較而言,俄語是個粘著性比較強的語言,在使用的過程中比較注重禮貌語的使用,有了禮貌語就可以使語言得到充分恰切的表達。而漢語注重動詞中心語的使用。再比方說俄語:Спраздником!節日快樂!Сднёмрождения!生日愉快!СНовымгодом!新年好!這些常用的語句中,都沒有出現動詞,而是使用了前置詞加名詞復數第五格的語法變化,表示借助新年、節日、生日給予您快樂。

  這里沒有漢語所謂的謂語形容詞“快樂”或者動詞“祝”,只是使用語法的變化就把這樣的意思表達出來了。從以上分析我們看到,漢語的謂語地位很重要,因為漢語是孤立語,它講究義合,要將每一個需要的詞都使用上才能表達完整準確的含義[2]。基于這樣的特點,學習漢語需要掌握大量的詞語,特別是動詞和形容詞。為什么漢語注重于謂語動詞的使用,用謂語動詞來體現句子的中心含義呢?從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來看,“天人合一”是中心思想。“人們崇尚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外界等的和諧相處。從《易經》的八卦思想至老子、莊子的原始思維,乃至道學的太極思維,都注重對天、地、人相互關系的探索,這種探討將自然、社會、人生看作有機整體系統。”[1]44而人類的作為在這個整體中至關重要。

  從我國的神話來看,探討人類和大自然關系的傳說都離不開人類對大自然的改造和治理,人的行為動作在整個宇宙的形成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突出人的力量和作用。如《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這些都體現出中華民族是個勤勞樸實堅毅頑強的民族,是個重視實際行動身體力行的民族,也是一個思維比較簡要且按直線的方式構成主要思維結構的民族。如漢語“把”字句就是為了突出重點把表達對象賓語提前的例式,但同樣它強調動詞謂語句的特點,強調動詞使用的要求。所以,漢語語句的謂語中心語語義突出而明顯。從而反襯出漢民族講究實用價值的思維體系。

  在俄羅斯人的思維中,每種東西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每種東西都起到相應的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沒有貴賤主次之分,所以在語言的使用中,每個詞語也同樣擁有它的地位、起到相應的作用。3 俄漢表達時詞語選擇的不同透視心理認知判定的不同漢語把詞語分成兩大類:實詞和虛詞。實詞是有實在意義且在表達中起決定作用的詞,虛詞要附著在實詞的基礎上來表達意義,往往側重其語法作用。因此,漢語重視實詞的使用。俄語以詞語的變格變位來表達語法意義,因此,虛詞在句中同樣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樣可以表達主要含義。漢語的課堂用語中,上課開始的時候說“上課了”,用的是一個離合的漢語動詞,強調的是學習開始、進入課程,也就是開始學習課程;俄語常說СНачало,或者начнемурок,意思是“開始”或者“開始課”。

  “下課了”,漢語也是用同樣的構詞結構來構成句子,離開課程,結束學習;俄語習慣說всё,用了這樣一個表示全部完成的代詞來表示下課結束的意思。在商店買東西,服務員會問顧客“還要別的嗎?”,顧客回答“不要了”;俄語的習慣則是問你“Чтоеще?”,用一個副詞來表示“另外還要別的嗎?”,用всё來回答,表示“夠了,不要別的了”。從這里我們看到,俄語的語言更簡潔,更具表現力,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詞來表示一個完整句子的含義,但又讓你覺得很準確很恰當。

  但是漢語則不同,如果售貨員只是說“另外”,或者“還”,你會覺得沒有把話說完,沒有表達出完整的意思,還會覺得服務態度不夠熱情,而要是只說“全部”,同樣也會覺得意思含混,態度很生硬。也就是說,漢語的孤立語的特點注定了它要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意思,而且這個句子中不可缺少動詞或形容詞這樣的把意思表達清楚的謂語成分,并且如果語句的語氣不夠充分和飽滿,我們還會使用動詞、形容詞的重疊等方式讓語氣更委婉且禮貌。所以我們看到,盡管俄語作為屈折語它也有簡潔明了的口語表達習慣,無論什么詞性的詞都有其重要的價值和作用,這樣可以讓復雜的語言變得簡單實用。漢語有時則相反,而且在詞語使用中越復雜越表達禮貌的情感傾向。漢語作為孤立語它有豐富的虛詞,而且靠虛詞來表達準確的意思。“墻上掛著一幅畫”,這里有表示狀態的持續時態助詞“著”,因為是存現句,所以它要求必須使用“著”。而不能用“在”。

  如果用“在”,漢語得說“一張畫掛在墻上”,用“在……上,在……里”等慣用句式。再比如,漢語的存現句要求所涉及的賓語是不確定的,而“被”字句和“把”字句的賓語又是確定的,所以存現句的正確表達是“前邊走來幾個人”,“把”字句是“請把桌子上的那本書給我”。“把”字句突出強調的是賓語,“被”字句引出了受動的施事者,使得漢語的表達更為準確細膩,同時它也引出了這一結構獨特的語法要求。如“我終于把這些臟衣服洗完了”,如果沒有句尾的助詞“了”,句意不完整,不符合“把”字句的要求。再有“我的衣服被風沒有吹跑”這樣的錯句,否定副詞一定要放在“把”和“被”字前,這是“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要求。“她不僅學習英語,她姐姐也學習英語”,連詞“不僅”的位置錯誤使得整個句子的意思表達混亂。

  也就是說,漢語有介詞、副詞、助詞、嘆詞等多種虛詞,而且大量使用這些虛詞來完成語言意義的表達,使語言更準確、更恰當、更完整。但是無論如何,虛詞要附著在實詞上才能發揮作用且位置不能隨便放置,這也是一種等級觀念的反映,是中國傳統思想的體現。漢語常常使用副詞來修飾形容詞和動詞以表示程度等,有時程度也許沒有那么高或深,但是使用副詞來修飾形容詞已經成為漢語的語言表達習慣。如“太漂亮了,很好,真聰明”等。“非常感謝”,漢語是用副詞“非常”加“感謝”來表達我們謝謝的程度;但是在俄語里常用形容詞來表達感謝的程度,спасибобольшое,大的感謝。哥哥弟弟,分別是старшийбрат(“老的兄弟”就是哥哥)、младшийбрат(“小的兄弟”就是弟弟)。再比如“我很了解他”,俄語是:Язнаюегооченьхорошо。

  副詞хорошо由“好”引申為“非常了解”的意思,同時還使用了副詞очень(非常)。也就是說,在程度的表達上,俄語和漢語在用詞上有不同。在俄語中,“空閑的時間”即свободноевремя。свободное是“自由”的意思,也就是說,俄語的空閑時間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而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沒有什么事情可做。所以,俄語比漢語更嚴謹、更有邏輯,也更恰當、更可理解。再有,俄語中如果什么東西如“冰箱”“機器”等不能使用了,表達方式是“不工作了”,或者“不能工作了”,但是漢語中我們使用形容詞“壞”了。這里詞語的使用不同,體現的是對事物價值思維認定的不同。用“工作”來認定,說明其價值的重要,而用“壞了”體現的是心理的一種不悅,是感情向背的一種體現,而俄語使用“工作”則在感情上有一定的肯定傾向,反映的是對事物價值的心理判定,體現出西方語言文字定義性功能強、精確性高的特點[3]。

  在俄羅斯人看來,用副詞修飾動詞和形容詞是含混不清的,語義模糊無限定,因此需要用更清晰的詞匯來表達其意思。漢語本身就具有模糊性、含混性、概括性,所以常常無條件地使用程度副詞來修飾動詞或形容詞,而常用形容詞來修飾名詞,如“大清早、小皇帝、高樓、深海”等等,而且每個詞語的使用也在其中蘊含情感因素。

  “俄羅斯精神的景觀與俄羅斯土地是一致的,俄羅斯有一望無際的草地、森林、平原和黑土地,既豐富又神秘,既地大物博又包羅萬象,為了生存、發展而注重個體與個性發展,特別注重軍事實力的發展,強調人對自然、外界的征服、駕御。由于崇尚力量、武力,因此,俄羅斯人的道德價值觀崇尚的是力量、勇敢、武力。”[4]因此,他們要清晰、準確、突出地表達語句的意思,體現他們的個性,體現他們的高、大和力量,體現出真正的價值。而中國傳統的中庸思想決定了漢語的模糊性和不明確性。

  總之,作為不同的語言表達系統,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形成慣用的語言表達習慣,學習好這些慣用語對學習地道的語言有極大的幫助,而且可以盡快學會正確的交際和交流。

  參考文獻[1]陳潔,傅玲.俄漢語言文化差異對比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8).[2]許皓光.決定句子價值的重要因素——謂語中心[J].思維與智慧(上半月),1990(2):34-36.[3]黃靖莉.中西方語言文化的特點及其比較[J].科教導刊,2012(5):95.[4]尼·亞·別爾嘉耶夫.俄羅斯思想的宗教闡釋[M].邱運華,吳學金,譯.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野县| 秦皇岛市| 宁远县| 本溪市| 常州市| 青岛市| 鹤岗市| 河津市| 遂昌县| 都匀市| 类乌齐县| 昭苏县| 祁连县| 定安县| 广灵县| 巴彦淖尔市| 资源县| 镇雄县| 织金县| 浦江县| 余江县| 大洼县| 达尔| 葫芦岛市| 罗田县| 东台市| 遂平县| 曲水县| 淮北市| 黔东| 寻乌县| 黎川县| 万盛区| 林芝县| 阿拉善盟| 耿马| 唐海县| 陆川县| 江口县| 澜沧|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