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視聽語言與傳統文化之我見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漢語言時間:瀏覽:

  視聽語言不僅是娛樂大眾的工具,還有文化引領的責任擔當。任何一種語言,其獨特性不僅是形式上的,更是內容上的,不僅是語法方面的,還是語義方面的。形式與內容是不可割裂的統一整體,應相輔相成,和諧發展。視聽語言在吸取傳統美學思想拓展表現力的同時,更應該以傳統文化精神構建視聽語言的靈魂。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中央確立了“開創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的戰略方針。文化產生國際影響力的前提是走出去,目前中國文化還處于比較初級的“送出去”階段,大多數仍然是政府行為、政府買單,文化產品在海外總體上仍處于弱勢,沒有形成對西方主流文化的影響力。以電影、電視劇為例,目前,國產電影和電視劇還沒有真正走出國門,國內很多高票房電影和高收視率電視劇都難以進入國外主流院線和主流頻道。

  視聽語言以其形象性、直接性和全球通用性,成為文化交流最便捷有效的載體。電影、電視劇是使用視聽語言的媒介中最重要的藝術門類,其美學特質是以視聽語言為手段,使用圖像符號、聲音符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和思想,消除了人的知覺與符號之間的距離。同時,電影、電視劇敘事中具有普世價值的故事,也是全球觀眾共同渴求的。因而,研究電影、電視劇中的視聽語言問題尤為重要。

  一

  隨著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視頻網絡平臺的日益增多,國產電影、電視劇等大眾文化產業遭到了“十面埋伏”,好萊塢電影、美劇、日劇、韓劇、英劇全面入侵。面對如此巨大的沖擊,很多電影、電視劇的從業者從視聽語言這一本體出發,從傳統文化中借鑒美學思想,拓展了視聽語言的表現手法,創造了本土化的視聽語言風格。

  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一定程度上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了出去,不管是否陷入了西方“后殖民主義”的陰謀,塑造了迎合其想象的東方“他者”形象,但確實汲取了傳統文化的營養,并充分利用了中國元素。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英雄》開創了國產電影的大片時代。從形式來看,其視聽語言所帶來的審美效果遠遠勝過內容。電影中充斥著琴、棋、書、劍等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同時,發掘色彩意象的表達張力,將之參與到敘事當中;鏡頭方面,大量表現自然環境的遠景空鏡頭猶如水墨畫卷,營造出空靈的意境;聲音方面,棋館打斗段落中,巧妙地融入京腔,與刀劍聲、水聲、鼓聲、小提琴聲相互映襯,并與畫面虛實相生,與敘事情緒、節奏協調一致。《英雄》在美國票房的成功,正是由于對中國傳統美學中的風雅、意象、神似、虛實、動靜、神思等元素的創新使用,使影片整體風格投射出中國傳統文人畫的寫意風范和從容氣度,中國傳統意境理論在影片的視聽感覺和畫面效果中得到了完美呈現。李安的《臥虎藏龍》、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陸川的《王的盛宴》等,同樣是一方面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將之運用到視聽語言中,營造恬淡、靈動、動靜相宜的抒情寫意之境。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天人合一”的哲學觀,而這也體現在電影畫面系統中。中國電影的一些畫面往往充滿畫卷之美:《白鹿原》開頭、結尾的長鏡頭里,展現了白鹿原大片如水波蕩漾的麥田,隱含著“象外象”的深邃意境,類似的大遠景空鏡頭在片中反復出現,都是為了隱喻電影所要剖析的中國傳統文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片尾鄭微和林靜道別,用大量展現自然環境的空鏡頭與人物畫外獨白相呼應,強化了如詩如畫的意境,充滿清新、空靈、雋永的東方氣質,使人物徹底告別青春的行為充滿詩意的抒情。

  在聲音方面,中國電影也注重意境的營造,與畫面、蒙太奇共同作用,相輔相成。在很多電影作品中,導演都有意識地利用并發掘音樂的民族性與抒情性,張藝謀在《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等電影中,就使用了嗩吶、鼓、古琴、京腔等民族樂器和音樂。《白鹿原》用嘹亮綿長的地方民歌作為開頭,配合畫面的麥田場景,為整部電影的敘事風格、思想表達奠定了基調。

  二

  近年來,視聽語言在影視作品中出現了兩種不良的傾向,其一,一味追求視聽語言的求新求異和奇觀化的視覺展現,過于重視明星等商業元素,追求畫面的精美以及音響效果的刺激性,但其內在靈魂與傳統文化精神相割裂,甚至與人性相違背,在價值觀和世界觀上開歷史倒車;其二,在視聽語言藝術化探索上裹足不前,甚至出現退化跡象,視聽語言貧瘠,不再追求視聽語言的表現力,而是以夸張做作的表演和炫富賣萌的帥哥靚女為賣點。這兩種傾向不僅出現在以傳統文化為故事背景的影視劇中,在現實和戰爭題材影視劇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呈現出來。

  張藝謀的《英雄》雖然在視聽語言的開拓上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但是影片敘事的簡單粗暴以及危險的思想導向,一度使這部電影成為知識分子口誅筆伐的對象。新版電視劇《紅樓夢》耗巨資用于搭建場景和華麗的服飾、逼真的道具,在人物造型和音樂上更顯示了導演對昆曲的偏愛,然而在整體風格上不倫不類,在精神維度上更是偏離原著。電影《孔子》中演員陣容強大,卻難以掩飾人物形象塑造的缺失,孔子作為傳統文化的偉大開拓者和文化偉人,其大儒的精神風貌和思想境界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展示。電影《戰國》更是硬傷和錯誤百出,成為國產電影的笑柄。類似的還有電影《無極》等大量以傳統文化為故事背景的影視劇作品。電影《小時代》雖然受到年輕觀眾追捧,但是難以掩飾故事的非邏輯化和視聽語言的貧瘠。

  如何利用視聽語言展現傳統文化精神,重塑人文精神,同時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使視聽表現更具魅力,這是中國電影電視劇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必經之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九龙城区| 卓资县| 武山县| 玉环县| 涞水县| 奉化市| 洪雅县| 新丰县| 调兵山市| 武强县| 郁南县| 乌拉特后旗| 江陵县| 泸州市| 青岛市| 团风县| 泉州市| 旺苍县| 青神县| 汉阴县| 四子王旗| 香河县| 资兴市| 高陵县| 上林县| 正镶白旗| 运城市| 嫩江县| 鄢陵县| 永泰县| 资阳市| 文成县| 抚州市| 阳高县| 石林| 衡山县| 石家庄市| 阿瓦提县| 大英县|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