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90年代后,在女性主義語言學領域占統治地位的是解構主義思想。解構主義女性主義理論家反對普遍化理論,原因是普遍化理論認為男性是企圖維護自己的男權地位,女性則被排除和被錯誤地展現。普遍化理論忽視了性別的不穩定性和婦女間的差異,如用白人中產階級女性代指第三世界國家女性和黑人女性。
關鍵詞:女性主義語言學,解構主義,言語行為理論,二元論,男權
Saul,Jennifer(2005)認為女性主義語言學主要是批評語言本身和語言哲學,在評論的基礎上呼喚語言變化。Gorny(TracyWeanr,2002)給女性主義語言學作了定義:女性主義語言學是旨在提倡性別公正的一種語言批評。
一、女性主義語言學的哲學理論基礎
女性主義理論的兩個哲學基礎是二元論和解構主義,從20世紀60年代到9o年代,女性主義語言學研究是建立在性別研究的二元對立模式之上的,這一理論暗含著男性的支配地位,即所有男性統治所有女性。其實,差異論(differencetheory),支配論(dominancetheoyr)缺陷論(deifciencytheoyr)等女性主義理論的極端發展導致了女性主義激進派的出現。
這也是一種形式上的帝國主義。而且它承認太多形而上學的女性范疇,普遍化理論反而讓女性掉進了男權的陷阱以致不能質疑男女二元論(Ca-meron,1992)。這一時期的主流女性主義語言學理論代表是社團實踐論(communitiesofpractice)(Lave&Wenger,1991),依據社團實踐論的解釋,男女在言語行為上所表現的差異與變體,首先說明他們是分別來自兩個不同社會文化群體,體現了不同的社團關系與身份認證。社團論在解釋語言性別差異的成因上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它將社會性別的建構視為一個社會過程,用發展的,聯系的眼光看待性別差異。另一個女性主義語言學理論是表演論(performancetheory),其代表人物是JudithButler,她的批判跨越了多年來的陛別平等’,‘性別差異’的爭論,超越了社會性別二元論,指出性別不是預定的,性別角色和性別特征是靠表演決定的。男性和女性在交際過程中表演著自己的性別,性別身份在表演過程中不斷被協商,但永遠沒有終結。
二、女性主義語言學的理論途徑
(一)薩丕爾一沃爾夫假說的女性主義運用
薩丕爾一沃爾夫假說認為,語言形式決定著語言使用者對宇宙的看法,語言怎樣描寫世界,我們就怎樣觀察世界,世界上的語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對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薩丕爾曾說:“人并不是獨自生活在客觀世界之中,也不是像平常理解的那樣獨自生活在社會之中,而是受著已經成為社會交際工具的那種語言的支配。”沃爾夫認為,“背景性的語言系統,不僅僅是表達思想的一種再現工具,而且是思想的塑造者,是一個人思想活動的大綱和指南,被用來分析自己的種種印象,綜合大腦中的一切東西。”90年代以前的女性主義理論家運認為,語言決定我們的思想、觀點和我們的現實,那么,正如在男性社會中控制其他資源一樣,男性控制了語言,并決定著語言的運用方式、語言的定義,以致最終讓語言把男性奉為神圣,對女性則導致了厭惡女性的世界觀。激進的女性主義理論家認為,婦女在語言運用中被置于不利地位的情況下,她們就要力圖用男性的語言來表達思想,這樣就會導致其實踐和觀點不合真實。如果她們盡力地更真實地表達自己,她們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發現缺少適合女性的語言來源,找不到恰當的女性話語。男性語言不是幫女性了解這個世界,而是一個束縛,是把女性經驗放入一個不適合的范疇,正如把灰姑娘姐姐的丑陋的腳放在水晶鞋里一樣(Cameron,1992)。激進女性主義者Spender(1980)認為:薩丕爾一沃爾夫假說的絕對論是正確的。她說:語言是我們的區分,是調整這個世界的方式,即調控我們現實的方式,意義規則一部分是語言的,非自然的……,在這關健的潛在的規則中,世界被劃分為‘男性’和‘非男性’(+mlae,一male)范疇,這是男權的結構秩序,我們就降生在這個符號秩序中,成為社會的一員,進入了這些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中,開始幫助建構這個世界,男性由于創造了語言而控制了語言,進而由男性語言控制了我們的思想,控制了我們的現實。
激進的女性主義認為女性除了解放別無他途。但是也指出其不足:女性自己創造的女性語言L&adan如市井行話一樣,只局限在很小范圍內使用,根本沒有政治斗爭的意義,是烏托幫式的女性極權主義,而且一部分女性的模式是不同于所有女性的模式的,不能代表所有的女性群體。女性創造一種新的語言是不可能的,因為女性不能與男性共用一種語言,這種烏托幫式的語言又怎能被其他女性共用呢?
(二)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的女性主義運用
女性主義語言學的主要理論途徑之二是運用言語行為理論。Austin(1962)提出的言語行為理論認為,人們說話時不只是傳遞信息或描述事物,通常以言行事。根據的Austin觀點,說話可以在三種事上被看成做事。第一種發話行為(10-cuifonaryact):我們說話的時候,要移動發音器官,發出按照一定方式組織起來,并賦予了一定意義的聲音;第二種是說話者意義:語境意義或附加意義,即言外之意(illocutionaryact);第三種是涉及話語對聽話人產生的效果,即取效行為(perlo-cutionaryact)(胡壯麟2002)。Austin的言語行為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男性話語對女性的不利方面。根據言語行為理論,話語讓婦女沉默并處于隸屬地位,話語本身不僅僅是話語,而是一種行為。Langton(1998)指出,猥褻語(opmogra·phy)在言外之意會使女性沉默,在取效行為上可能會導致強奸行為的發生。Langton(1998)提出了下列三種行為觀點:說出有特定意義的話語(theactofutteringwordsthathaveparti-cularmeanings);說出有特定效果的話語(theactofutteirngwordsthathaveparticulareffects);言外之意就是說話行動本身。Langton認為,根據以上三種話語行為,面對猥褻語就有三種對應的沉默:(1)一個人如果嚇得不敢說話或者不讓說,那就是發話沉默;(2)如果她不能執行她在想做的行為,那就是言外沉默;(3)如果她的話沒有達到她預其的效果,那就是取效沉默。
在女性主義者看來,猥褻語是一種性強迫,是性別政治的實踐,是性別不平等的一個組成。由此看來,猥褻語連同它介入的強奸和賣淫構成了男性對性的最高權威。Catharine MacKinnon(1997)認為,猥褻語本身就是一種性暴力行為,應該被看作現代女性主義的核心問題。猥褻語引發了以下三種女性主義觀點:
一是激進的女性主義觀點。其觀點是,不管有什么樣的文化差異,都有不可打破的男性對女性的壓迫。因為男性和女性有著利益沖突,是分開的的對的兩個范疇,男性的利益由稱做男權的資本結構表達和維持。男性通過話語和社會意象(imagesfosociety)來建構女性的性(sexuality)。法國哲學家Foucauh稱這些話語和意象為“社會語篇”。即通過猥褻語,男性定義女性的性,此定義決定了女性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作用。要結束男性對女性的壓迫,就要摧毀男權和它的社會語篇。RobinMorgan,是一個突出的反性(nati—sexfeminist)的女性主義者。她認為猥褻語就是理論,強奸就是實踐(if”pornographyisthetheory,[then]rapeisthepractice)。這些女性主義者主張取消所有色情的東西,希望能把女性從性壓迫中解放出來。
二是贊成性的女性主義者(Sex—positivefeminism)觀點。此觀點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回應反性運動(nati—sexmove.ment)而產生。她們認為自由的原則是:“女人的身體,女人的權力”。女性對自己身體的選擇應受到充分的法律保護。女性有參與和消費黃色音像制品的自由。
三是親審查女性主義者(pro—censorshipfeminists)觀點。這些女性主義者認為,猥褻語及其分支如黃色音像制品是女性受壓迫的主要來源。應該用美德的道德掃帚來清理那些猥褻話語的玩笑及黃色音像制品。
(三)符號學的女性主義運用
女性主義語言學的主要理論途徑之三是運用符號學。索緒爾創立了現代符號學。其符號學的特點是將單一符號(sign)分成能指(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兩部分。能指是符號的語音形象;意指是符號的意義概念。由這兩部份組成的一個整體。稱為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