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雙域網絡下復合名詞意義建構過程體現了語言的擴展能力以及人們理解概念的方式,充分表明了語言和思維的創造性。我們再看potbelly一詞意義的建構: I1(pot)運用隱喻手段壓縮相關成分“表形狀的罐子”,將其比喻成相關成分特征“像罐子一般突出的,隆起的”, I2(belly) 則運用轉喻手段壓縮相關成分,以“ belly 肚子”部分代表整體“person(有肚子的人) ”,作為中心詞包含了在類屬空間成分描述的映射下,這些相關成分融入整合空間“像罐子一般隆起肚子的人”,依據人的認知思維復合出有邏輯的新的意義“大腹便便者”。同樣,drug mule(販賣毒品者)和sea horse( 頭部形狀像馬頭一樣的魚) 也可用雙域網絡分析其意義建構。
關鍵詞:概念整合理論;認知;英語復合名詞;意義的建構;整合網絡
1、引言
復合名詞(compound noun) 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由詞素按一定的規律和順序組合構成并表示名詞概念的詞匯結構[1]。復合名詞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多種多樣,其表層形式不一定是概念結構的直接反映,其詞義也不能簡單地通過組成詞素的語義來理解,所以詞義的分析和提取問題較難掌握。Fauconniers[2](182)提出語言是概念整合的結果,概念整合理論為探究人們如何建構意義開辟了新視野。英語復合名詞正是整合了組合詞匯中原有的詞素語義義項,以此實現復合詞的語義建構。過去對英語復合名詞的研究多從其結構和形式的角度出發,從認知角度對其語義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不多見,并且忽略了語言使用者的認知因素在意義建構過程中的作用。本文將從認知角度,運用概念整合理論的四個子網絡對英語復合名詞的語義建構進行分析,從概念及概念之間相互作用的心智層面來闡釋其意義生成機理。
2、概念整合理論及其對英語復合名詞意義建構的認知闡釋
Fauconnier[3]在其著作《心理空間》中提出了 “心理空間(Mental Space)理論”,系統地考察了人類語言結構在認知系統中的體現。他指出,心理空間是人們在進行思維會話時,在大腦中臨時、動態建構的一些相關信息的概念包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心理空間在語法、語境和文化等壓力的綜合作用下建構起來,這些心理空間相互映射,創造出一個動態的概念網絡并對各種信息進行在線整合加工形成自己的層創結構從而構建意義[4](113-129)。Fauconnier & Turner等人在心理空間理論基礎上發展了“概念整合理論(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5](149-151)。
概念整合理論結合了神經科學、認知語言學、認知科學和語言學的研究成果。
3、基于概念整合理論的英語復合名詞意義的建構
Fauconnier & Turner把基本的概念整合網絡分為四種:簡單網絡( simplex networks)、鏡像網絡( mirror networks)、單域網絡(single-scope networks)和雙域網絡( double-scope networks)[10](120-131)。其中簡單網絡和鏡像網絡比較簡單,單域網絡和雙域網絡略顯復雜。概念整合網絡充分體現在英語復合名詞的意義建構過程中,英語復合名詞語義可以由概念整合理論得到合理的解釋。英語復合名詞種類繁多,一般從詞類角度可分為N+N 如silkworm;Adj+ N 如high street, red pencil;Gerund+N如sleeping-pill;V+N如pickpocket;N+Gerund 如sun-bathing ; V+Adv如get-togethe; Adv+V如outbreak 等等。而張子憲[11](I) 對《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6版)中的復合名詞統計約為5566個,而其中N+N復合名詞就占2871個,本文將專門分析N+N復合名詞的意義建構。從語法角度可分為偏正型、修飾型、并列型等,從語義角度分為離心型和向心型。關于英語復合名詞的構型、句法和語義關系研究可參見Jackson & Amvela[12](85)、王文斌[13](140-145)及其他相關的專著和論文。盡管概念整合理論主要思想在認知領域正在逐漸為人們所熟悉,但人們對概念整合網絡的四種子網絡卻知之甚少。下面將詳細論證這四種概念整合網絡如何為英語復合名詞意義的建構提供合理的解釋。
3.1簡單網絡中英語復合名詞的意義建構
簡單網絡是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網絡,兩個輸入空間容納了需整合的認知信息元素,其中一個包含了完全概念化了的抽象框架,而另一個則包含了還未被完全概念化的可用以構筑新概念的成分[10](120)。在由簡單網絡構建的英語復合名詞中,中心詞構建的輸入空間包含了一個有力的框架(frame),由另一個成分構建的輸入空間包含了一些成分(role),框架和成分分別由這兩個輸入空間投射出來。在整合空間中,它們以最簡單的方式得到整合。如果憑直覺,由簡單網絡構建的英語復合名詞不像經歷了一個概念整合的過程,因為一個輸入空間中的框架和另一個輸入空間中的成分具有相容性,兩個空間不產生沖突,因此,這種復合詞就成為最簡單的一種。例如復合詞“star fish”,其中I1中fish包含框架,I2中star 包含成分,天上的星星與地上的魚根本是兩回事,當想到每種魚都有形狀,讀者頭腦中產生star-shape的形狀時,I1 &I2投射到整合空間,讀者才能產生形狀像五角星一樣的“星魚”的概念。又如“elephant fish”, 這里的“elephant”并非真指“大象”,可大象與魚似乎是風牛馬不相及,在整合空間中, 人們對“大象”最突出的概念結構是“體積龐大”和“長鼻子大耳朵”, 然后根據“魚”在頭腦中的概念結構,嘗試把兩個空間進行疊加和映現,而根據人們的常識, “elephant”與“fish”兩者放在一塊,整合空間中代表“體積龐大的魚”的概念比“長鼻子大耳朵的魚”的概念似乎更合理, 所以最終形成“big fish”這樣的層創結構。此外plastic judge(喪失職業道德知法犯法的法官),cobweb page(很久沒更新的網頁)也可用簡單網絡分析其意義建構。這一概念整合過程主要在于說話人能利用認知模式的關系來建立映現由此建構了英語復合名詞的意義。
3.2鏡像網絡中英語復合名詞的意義建構
鏡像網絡的類屬空間包含了兩個輸入空間中所共有的抽象概念信息。在一般概念框架網絡中,所有空間共享一個內容豐富的事件框架,鏡像網絡的特點是該網絡所包含的四個心理空間共享一個組織框架[10](123)。因此在組織框架的層面上,兩個輸入空間之間不存在沖突。比如說復合詞“factory ship”就屬于這一類型。I1中factory包含“工廠、工人、經理、機器”等信息,I2中ship包含“船、帆、在水上、漁船捕魚、客船載人”等信息,I1 &I2投射到整合空間,“船”跟 “工廠”一結合,共享的組織框架組合后既是工廠,又是漁船,經過推理加工產生層創結構,讀者就得到了“捕魚加工船”的概念。
再如“trash and treasure”,I1中trash包含“物件、沒用的、將被扔掉”等信息,I2中treasure包含“物件,有用的、將被收藏”等信息,兩個輸入空間的共同成分為“物件、價值、如何處理”,I1 &I2投射到整合空間,“沒用的物件”跟 “貴重物件”一結合,共享的組織框架組合后既有沒用的物件,又有貴重東西,經過推理加工產生層創結構,讀者就得到了“放錯了地方的東西與寶藏”的概念。
4、小結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恰當地運用概念整合理論有助于我們挖掘英語復合名詞隱藏的背景知識以加深語意的理解,而概念的能產性以及人類能在各種抽象層次上容納各種框架以適合各種變化著的環境條件決定了用整合理論來分析復合名詞的可行性。因此,英語復合名詞的意義不是合成性的,也不是來自合成的形式編碼,而是對其概念結構經過重新整合后的層創意義。通過運用概念整合理論研究意義的動態過程和語言意義生成的空間機理,可以深化我們對英語復合名詞意義建構過程的認知,培養我們語言理解的概念整合能力并更深入清晰地理解這一語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