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漢語主要分布國家和地區:中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蒙古、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老撾、朝鮮、韓國、日本、美國西部州和夏威夷州等國家和地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會說漢語的人大約有16億,居世界人口數量使用語言第一(占世界人口使用語言五分之一)。文章發表在《時代文學》上,是核心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論文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漢語,恰當使用
大學英語教學有著多種方法和手段,可是哪一種更為有效或者說更能提高教學水平呢?這是語言教學界長期爭論的問題。傳統的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注重漢語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但是此法一度被認為是造成英語學習者語言能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英語教學中備受抵制。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恰當使用漢語的必要性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對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的闡述: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英語首先是一種語言,它具有所有語言的共性,那就是交際的工具。
二、恰當使用漢語教學的對策
利用漢語,幫助理解和記憶。
在外語學習中,記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相比外語而言,學生一般對自己的母語更敏感,記憶母語更容易、印象更深刻。學生在記憶外語詞匯或語言知識時,總喜歡將其與對應的漢語掛鉤。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適當利用漢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如英語教師在給學生區別respectable,respectful和respective時,不妨直接用漢語講解。即,respectable體面的,受人尊重的;respectful有禮貌的,尊重他人的;respective各自的。這樣,學生很快便能理解其意,并能很好地將它們區分開來。對于教師來說,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學生借助母語加深對這些詞匯的理解,還可以節省大量的課堂時間進行其他教學活動。
綜上所述,漢語是高校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手段。漢語對學生的知識理解和能力培養作用很大,如果大學英語教學中漢語的應用過少,就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但是,如果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大量地使用漢語,學生就會增加對漢語的依賴,而缺乏對英語的敏感,這不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也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
文學論文范文投稿:《時代文學》是由山東省作家協會主辦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自創刊以來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本著弘揚主旋律兼顧多元化的原則,發表了一大批優秀文藝及文藝理論作品。郵發代號:24-84。
參考文獻:
[1]郭銘華.論母語在外語課上的作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4).
[2]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戶網站,2007,(7).
[3]朱神海.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靈活運用[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4,(6).
[4]陸效用.試論母語在二語習得的正面影響[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