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黨的十九大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簡稱:臨港新片區)是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部署。新形勢下加快建設臨港新片區,對于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一、臨港新片區的建設現狀和主要成效
(一)建設現狀
2019年8月臨港新片區掛牌以來,國家部委、上海市、新片區管委會已發布各類政策107項,加快推進總體方案落地實施,以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核心的開放型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從總體方案中分解出78項政策和制度創新任務,45項已落地,另有22項形成具體方案,洋山港特殊綜合保稅區今年5月掛牌。一年來,重點發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4大產業集群,促進新型國際貿易、跨境金融、高能級航運、信息服務、專業服務等5項高端服務功能,培育離岸經濟、智能經濟、總部經濟、藍色經濟等4類創新經濟業態,累進新簽約產業項目120個,涉及總投資超過1900億元。2020年1月至7月,臨港新片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8%,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9.8%,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6%。
(二)主要成效
臨港新片區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推進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點突破:一是全面提升投資自由。率先允許境外知名仲裁機構設立業務機構,率先實行企業名稱告知承諾制。二是推進貿易自由、運輸自由。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實行“六特”全新海關監管機制,率先形成全球大型設備集貨采購貨物進境免備案、跨口岸國際中轉集拼、非平行進口汽車保稅倉儲等業務。三是推進金融開放。率先實行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一次性外債登記、境內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高新技術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額度、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等。四是提升人員從業自由。率先實施外籍人才5年居留許可、一次性2年工作許可、直接推薦永居、境外職業資格備案執業等政策。五是加快推進信息便利化。國際數據港建設全面啟動,啟動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和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六是新片區稅收政策落地。新片區15%企業所得稅政策落地,率先實施“無稅無票不申報”等17項稅收征管措施。七是健全風險管理制度。啟用臨港新片區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探索“制度+技術”的全面風險監測和防范體系。
二、建設臨港新片區面臨新挑戰
(一)臨港自貿區差異化發展特色有待形成
臨港新片區是中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橋頭堡,要求選擇國家戰略需要、國際市場需求大、對開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區尚不具備實施條件的重點領域,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臨港新片區與自貿試驗區差別化發展的關鍵在于建立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建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目前,新片區亟待加快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特殊政策體系。
(二)新經濟比重有待提高
臨港新片區的數字化貿易等新產業、新業態的比重小,新舊動能轉換不夠。在全球貿易規模大幅萎縮和全球貿易方式轉型的新形勢下,擁有國際化港口也并不意味著可以擴大貿易規模。目前所看到的或者能設想到的最大限度的開放制度,已經體現在臨港新片區的制度設計框架內,關鍵是如何吸引更多的高端研發、高端服務、高端科技制造企業入駐園區并產生集群效應,應對國際大環境的變化,包括產業端、產品價值鏈端的競爭,加大開放型經濟的風險壓力測試。
(三)創新帶動作用有待加強
臨港新片區背靠長三角,具有強大的發展實力,但目前在全球競爭中,仍缺少以關鍵核心技術為突破口的前沿產業集群,比如像華為這樣的創新型龍頭企業,或者像阿里巴巴這樣的新興產業領頭羊。如果缺少具有強大輻射帶動作用的創新型企業,未來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將面臨壓力,亟待發揮臨港新片區的產業創新帶動作用。
三、新形勢下加快建設新型臨港自貿區的思考和建議
全球經濟深刻復雜變化,建設臨港新片區必須要把握新趨勢、突顯新特色。數字經濟時代,服務貿易、數字化貿易以遠高于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快速發展,以稅收優惠為主要特征的傳統自由港模式將面臨嚴峻挑戰,數字化貿易已成為建設自由貿易港區的新機遇。新形勢下,亟待將臨港新片區建設成為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協同發展、傳統貿易與數字化貿易雙引擎驅動、具有全球產業競爭優勢的新型自由貿易港區。
(一)建設思路
一是建設具有數字經濟時代特色的新型自由貿易港區。數字經濟引發全球經濟貿易方式深刻變化。全球的自由貿易港興起至今, 經歷“轉口貿易型”“生產加工型”“綜合型”和“跨區域綜合型”四個發展階段。數字經濟時代的自由貿易將有別于工業經濟時代的傳統貿易,以稅收優惠為主要特征的傳統自由港模式將面臨嚴峻挑戰。數字經濟引發全球經濟貿易方式變革,全球的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生產方式、貿易方式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傳統貿易在向數字化轉型,自由貿易港的發展形態也將隨之發生變化。2019年數字經濟占我國GDP比重已超1/3,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新動能。新形勢下建設臨港新片區,要突顯數字經濟時代特色,打造引領全球開放型經濟演進的新平臺。
二是加快形成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雙引擎驅動的新模式。建設新型自由貿易港區,要發揮后發優勢,在制造業和貨物貿易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與服務貿易, 拓展服務貿易新領域,培育服務貿易新業態,探索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協同發展的新路徑。工業經濟時代,貨物貿易促進了全球自由港的發展;隨著發展水平的提高,大多數自由港正在向服務貿易轉型。全球服務貿易呈現持續上升趨勢,預計2030年將增長至25%。我國服務業占三次產業結構的比重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我國服務貿易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從2005年的11.8%持續上升至2019年的14.7%,新興服務貿易是服務貿易增長的主要力量。隨著服務經濟持續增長,臨港新片區必須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形成制造業與服務業相互促進、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協同開放的新模式。
推薦閱讀:貿易融資論文可引用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