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國際貿易論文范文論國際貿易標準化建設管理新發展措施及意義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國際貿易時間:瀏覽:

  摘要: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既然是經濟學類的,自然離不開對數學的學習了,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必不可少的,學習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統計學等學科必須要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從事國際貿易,英語應當是相當好的,不僅僅是書面英語,比如外貿英語函電,口語也是相當重要。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在商品和勞務等方面進行的交換活動。它是各國(或地區)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相互聯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系,是由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的。

  關鍵詞:國際貿易,標準化建設,改革措施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亦稱“國際貿易地區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國或各個區域集團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地位。計算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額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也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總量在國際貿易總量(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

  由于對外貿易是一國與別國之間發生的商品交換,因此,把對外貿易按商品分類和按國家分類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查明一國出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去向和進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應對標準化問題的對策

  1.政府應對標準壁壘的對策。

  1.1推廣國際標準,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國際標準包括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和國際電信聯盟制定的標準以及標準化組織確認并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采用國際標準有多種方式。首先,可以直接采用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ISO、IEC等國際標準。其次,采用“事實上的國際標準”。在無適合的國際標準的情況下,積極采用被國際市場廣泛認可的某些國家標準。再次,針對出口流向,直接采用進口國標準。

  1.2根據標準運行規律的不同階段采取相應技術標準戰略對應技術標準的三個不同階段,我國可供選擇的技術標準競爭戰略也有三種,即標準挑戰戰略、標準跟進戰略和標準創新戰略。標準挑戰戰略:當我國并不擁有現有標準,卻擁有最強大的用戶安裝基礎時,我國可以借助用戶安裝基礎的優勢,使其專有技術成為事實上的標準,或與原標準并存,在并存中贏得市場競爭。標準跟進戰略:當我國既不擁有標準,也不具備技術創新優勢時,唯一所能做的選擇便是尋求標準升級,從而分享該標準的市場潛量。標準創新戰略:當我國并不擁有現有標準,但卻擁有強大的用戶安裝基礎和較高的技術創新能力,則可以在原有技術水平基礎上,通過技術革新和創新,贏得新產品的標準制訂權,并借助潛在的用戶安裝基礎優勢,占得市場先機。

  1.3有效利用WTO/TBT的有利條款。我國應利用WTO/TBT有利條款,完善我國的合格評定程序和認證制度,建立我國的內生性技術壁壘。設置內生性技術壁壘,可以提高外國產品的成本,限制進口流量。它不是保護落后,而是有原則、有步驟地保護,是以增加出口,提高產品質量和國際競爭力為最終目的。

  1.4大力推行國際認證,取得國際市場“通行證”。我國應積極推行國際上權威的認證體系,如ISO14000、IS09000和SA8000系列標準的認證工作。推進1S09000系列標準有利于促進質量管理水平提升,獲得良好的國際市場信譽。加強1S014000的認證工作,也有利于企業有效抵御環保標準壁壘的影響,促進出口產品在環境標準方面達到要求。通過SA8000認證,有利于企業突破勞工標準壁壘。應積極建立與國際和國外權威機構認證的相互認可機制,實現雙邊認證,從而減少貿易摩擦。

  1.5建立信息網絡系統和標準壁壘預警機制。政府部門在建立標準壁壘的預警機制后,應及時將收集到的國外標準措施通知相關企業,并建立國外新貿易壁壘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國家通過建立相關的信息數據庫和網站,方便企業查詢,為企業提供相關咨詢服務。建立國家級國際標準信息平臺,及時發布國際國外標準化最新動態,全面掌握國際國外標準核心動向,為重點參與、實力主導制定國際標準提供依據、指明方向。

  1.6加快國際標準化專門人才的培養。我國應重視培養熟悉ISO/IEC的國際標準審議規則并具有專業知識的國際標準化人才,這些專門人才應具備以下素質:①英語水平高,是該領域的技術或標準化的專家;②掌握整個國際技術和經濟狀況的動向;③知道自己所屬企業、產業在國內及業界的競爭能力與位置,以及與該技術有關的國外產業動向;④懂得該領域企業和產業的發展戰略及有關國家的政策等;⑤有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2.企業應對標準壁壘的對策。

  2.1重視對外貿易的標準化工作。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的主管部門到各企業,都必須認識到標準化工作在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各類外貿企業,要強化標準化意識,認真貫徹執行以《產品質量法》和《標準化法》為主體的有關法規文件,嚴格依法經營。對不符合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項目就堅決不上,達不到要求的自動停產。

  2.2積極研究和采用國際標準,加快采標進度,尋求國際認證國際標準主要包括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和國際電信聯盟三大組織所制定的標準。國際技術標準是代表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標準,采用國際技術標準本身就是引進了國際的先進技術。我國企業采用國際標準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水平和產品質量,而且可以消除國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使我國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

  2.3轉變觀念,生產服務實施標準化。我國企業要實行標準化戰略,即從原料生產到最終產品生產的技術標準都實行了一體化管理,引進先進的檢測標準和檢測設備,按照國際標準對企業生產和銷售的各個環節都進行規范的監督和檢驗。從過去重視加工過程,產后的產品質量和技術標準轉向關注原材料生產、加工過程的最終產品及售后服務的質量和技術標準,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標準。

  2.4加強標準化管理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迎接國際市場挑戰為突破國外技術貿易壁壘,我國企業應嚴格加強標準化管理,從實際出發,以提高產品質量為重點,逐步建立起適應我國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和國際市場競爭需要的比較完善的企業標準化管理體制和標準化工作運行機制,把企業的生產活動和管理業務活動聯系起來,把執行標準的各項任務納入到各部門和各崗位的責任制中,保證整個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的協調發展,使標準化工作貼近市場、服務市場,全面地把企業標準提高到符合生產要求和使用要求的水平。

  2.5樹立清潔生產意識,發展綠色產品。我國企業要按照國際綠色技術標準、綠色環境標準、綠色包裝制度、綠色衛生檢疫標準進行生產,在對傳統產品生產工藝流程進行改造的過程中,不斷加大綠色技術的投入力度,爭取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國際認證,突破技術標準壁壘,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只有這樣,才能搶占綠色競爭的制高點,使中國成為綠色產品出口國。

  二、結語

  總的來說,近年來我國出口貿易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只有把推動自主創新擺在全部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加強技術標準化建設,才能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才能在國際貿易中占據更加有利的位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东光县| 平塘县| 澄迈县| 长顺县| 沾化县| 龙陵县| 太谷县| 大港区| 大连市| 洛宁县| 新源县| 电白县| 水富县| 肃南| 土默特右旗| 弋阳县| 台南县| 建昌县| 沧州市| 奎屯市| 湘阴县| 遂平县| 大连市| 山西省| 彭州市| 禄丰县| 隆林| 琼结县| 西峡县| 南通市| 玉溪市| 鄂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衢州市| 九龙县| 湾仔区| 临沂市| 盱眙县| 吴堡县|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