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目前大多數城市的物流配送體系不夠健全,企業大多使用傳統的運輸配送模式,致使城市出現了物流“三低三嚴重”的現象,即“企業組織化程度低、運輸車輛檔次低、物流服務質量低;城市污染嚴重、安全隱患嚴重、無序競爭嚴重”。本文選自:《經濟學動態》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經濟學動態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經濟學動態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經濟學動態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目前正在運營的大多數物流企業競爭實力較弱,具體表現在:規模偏小、功能單一;缺少物流信息系統的支撐,物流管理水平、技術手段和裝備設施還比較落后;企業資源整合力度不夠,物流資源利用率不高,粗放式經營仍占統治地位;專業化物流服務水平較低,物流方案設計、物流信息服務、物流成本控制及全程物流服務等高層次增值服務還未全面展開。
大多數城市的政府沒有協調城市物流發展的專門機構,缺乏對物流業的宏觀管理與統籌協調,不能充分發揮其對物流市場管理與規范的作用,具體表現在:有關物流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物流市場的準入缺乏科學性,對社會性的物流服務缺乏有效的外部約束;市場管理混亂,物流運作效率低下,企業參差不齊、運營車況差、服務質量低、惡性競爭嚴重等現象。
雖然近年來市場掀起了物流配送熱潮,各地政府與相關機構紛紛開展對發展現代物流的探討,一些企業也宣布涉足現代物流業,但是,由于受傳統經濟體制和經濟發展的影響,許多人思想觀念仍舊沒有脫離舊體制的束縛,對現代物流的理解不深,對物流配送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
目前城市的絕大部分商場(或市場)仍采用自營物流和供貨商物流的方式,這種物流配送的模式既不利于提高商貿企業整體運作效率,又不利于發揮商貿企業核心業務優勢。因此,城市在引導企業剝離自營物流功能,徹底釋放商貿企業潛在物流需求,并使之走向產業化、社會化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發展商貿物流配送促使各類超市、專賣店、專業店、便利店的出現,促進了零售業經營方式的升級換代,引導和形成了新的消費理念。其次,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推動連鎖經營。最后,物流配送體系的形成,改造了批發業、倉儲業的傳統經營方式,促使商業的流通環節發生變化,由過去簡單的進、銷、存向市場分析、優化運輸路徑、優化庫存水平、計算機管理、完善區域經營網絡轉換。
制定物流業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明確物流市場的規劃、物流市場的準入條件、經營資格和經營范圍,依法消除一切市場準入障礙,打破行業保護,突破制約現代物流發展的政策障礙,努力建立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體系和秩序。應具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規范物流企業注冊登記;②擴大物流業的對外開放;③整頓規范收費管理,全面清理向貨運車輛收取的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集資、政府性基金,取消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各種收費項目。
政府在要素供給、基礎設施建設、資本、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給予一定的產業政策傾斜,積極引導多種所有制經濟以多種形式進入現代物流服務領域,鼓勵有條件的交通運輸、倉儲配送、貨運代理等企業通過兼并、聯合等形式,重組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物流企業。主要途徑有:①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造,組建大型物流集團公司;②鼓勵先進的民營企業通過兼并、收購、聯營等方式成為某一業務領域的領先企業;③吸引外資進入城市物流市場,成立獨資或合資企業。
物流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在政府與物流配送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一是研究物流配送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向政府反映行業與企業的正當愿望與合理要求;二是組織實施行業調查與行業統計,分析市場形勢,開發信息資源,建立信息網絡,為會員企業、政府部門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并向政府提出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等建議;三是推進本行業的企業改革與產業發展,組織經驗交流,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四是開展行業自律,制定行規行約,參與物流配送方面的地方標準與行業標準的制訂及修訂,參與職業技能鑒定和質量認證,并為企業培訓各種專業管理和技術人才;五是加強行業法制建設,促進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的建立;六是組織對物流先進技術、管理經驗、方法等的學習與研究活動,提高物流配送業的科技含量;七是組織開展與國外有關經濟組織和物流團體的各項合作與交流活動;八是組織全國性、區域性的商品交易活動,促進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政府采購、連鎖經營、代理等新型營銷方式的發展等。
對于國民經濟發展來說,城市商貿物流的影響不僅表現在擴大第三產業增加值這一直接效應上,而且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使一、二、三產業之間及各產業內部結構更為合理,同時,通過運用物流配送這一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組織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商貿行業運行效率和質量,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商貿物流的發展可以進一步改善城市總體規劃布局,使城市的整體運作更有效率;其次,商貿物流的發展可以提高各類企業的物流運作效率,極大地增加城市市場的輻射能級;最后,商貿物流的發展可以突出城市的功能定位,進一步完善城市的綜合功能。
現代商貿物流的發展需要有良好的物流基礎設施作保障。由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而且回報期相對較長,因此,應采取“政府引導、企業投資、市場運作”的發展模式,積極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除國家投資外,還應鼓勵社會投資、融資和引進外資,以保證有充足的資金進行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應盡快將物流信息化建設項目納入城市信息化整體發展規劃,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對重點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投入要予以適當的財政支持,對積極使用國家物流信息技術標準和開放式、可擴展、標準化程度高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應用軟件的企業要予以一定的獎勵,對創建企業信息化管理示范的物流企業要按相關政策予以鼓勵。同時,以“統一規劃、分布實施;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的方針,構建城市商貿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政府要加大城市貨運市場的整治力度,整合貨運市場資源,支持規模化貨運公司的發展;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制定有利于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提高城市物流配送車輛運作效率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力推進大型連鎖超市、便利店、專營店、專賣店等多種商業業態的發展。具體做法有:鼓勵傳統批發企業與零售企業聯合,使商業連鎖體系與物流一體化運作;鼓勵傳統批發企業和倉儲企業合作發展第三方物流;鼓勵批發商業向國際先進的商務經營方式轉變,發展代理批發和專業批發,擴大分銷網絡,實行內外貿結合,積極參與國際化競爭;鼓勵傳統零售商業調整經營結構,發展新型業態,塑造能代表城市形象和水平的精品商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