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基礎設施建設與房地產業發展的時空耦合分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房地產時間:瀏覽:

  摘要:房地產業的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息息相關,兩者的協調對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及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義?;?006-2019年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面板數據,構建基礎設施建設與房地產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定量測度了兩系統各自發展水平及耦合協調水平。結果發現:研究期內,兩系統均呈東部>中部>東北及西部的三級階梯式遞減分布;兩系統協調水平整體較低,處于中度失調向勉強協調的過渡階段;東、中及東北地區協調度以蘇粵為核心向周邊擴散,西部則形成以四川為中心的發展格局。

  關鍵詞:房地產業;基礎設施;耦合協調評價;時空特征

房產論文發表

  作者:曹家輝

  1 引言

  房地產業的行業關聯性高、帶動性強,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A設施是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升城市發展潛力,抬升土地價值,進而利好房地產業發展,而房地產業的發展反過來又會對基礎設施提出新的要求,影響其未來布局。兩者相互聯系,互相影響。

  事實上,基礎設施建設與房地產業之間的關聯性一直是學者探討的熱點。王晶(2012)發現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的擴大會帶動房地產投資的增加,并且城市化率越低,影響越顯著。鄧家昭(2005)實證發現1995-2003年,北京、上海及廣州三市基礎設施與住宅業的發展協調度較高,并且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在逐年加快。Efthymiou (2014)建立空間計量模型發現不同交通基礎設施對于鄰近的房價及租金的影響不同,鄰近港口及車站會使房價及租金受負面影響,鄰近機場則變為正面影響。郭根龍等(2015)構建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影響房價的中介效應模型,利用我國35個大中城市2002-2012年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樣本期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房價上漲。徐姣姣等人(2017)從交通、醫療、郵電通信、商業服務及教育五個方面入手分析認為城市基礎設施與房價成正相關,其中交通設施對房價影響效果最顯著。王全良(2015)建立享樂價格模型發現城市基礎設施對房價有顯著影響,其中商業及環境功能影響最大。但是,現有文獻多聚焦于單一系統或系統中的部分內容(例如房地產業中的房價等),缺少對兩完整系統動態協調發展程度的分析。其次,基礎設施建設與房地產業發展均具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性,應在研究中加以重視。

  本文基于改進熵權法與耦合理論構建基礎設施建設與房地產業耦合協調模型,測度出2006到2019年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房地產業發展水平及兩者耦合協調水平,并從時空兩個維度進行分析,以期為建立房地產業穩健發展長效機制、促進基礎設施合理建設提供助力。

  2 研究方法

  2.1 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參考已有文獻,發現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主要體現在道路交通設施、動力能源設施、給排水設施、環境衛生設施及郵電通訊設施等五方面,房地產業的發展水平則可通過投入及產出來表現。本文在綜合考慮指標的科學性、系統性及可操作性的基礎上,構建了基礎設施建設及房地產業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2.2 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源自《中國統計年鑒》,選定了2006-2019年,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面板數據。這一時期是我國城市化發展的提速期,基礎設施建設及房地產業均有迅猛提升,研究意義較強。由于少量指標數據缺失,通過插值法加以補充。

  2.3 耦合協調模型構建

  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或運動形式通過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聯合的現象,可用于評估二元乃至多元系統間相互影響的動態關聯關系?;A設施建設與房地產業作為兩個獨立的子系統,由不同的耦合元素組成,但兩者間存在關聯。本文借助耦合理論,構建耦合協調模型,定量分析基礎設施建設與房地產業的協調發展情況。

  (1)首先,本文參考張虎(2019)的做法,采用改進熵權法確定各指標權重,計算結果已寫入表1,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其中,耦合度C[0,1],表示系統間關聯程度從無關到高度相關。V為系統間協調指數,α與β為待定參數。本文認為兩系統同等重要,因此取α=β=0.5。耦合協調度D[0,1],表示兩系統從極度失調到高度協調。

  (4)最后,參考王先柱等人(2018)做法,繪制表2,確定D的具體劃分標準。

  3 實證分析

  3.1 房地產業發展的時空特征分析

  如圖1所示,就時間維度而言,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總體呈增長趨勢。其中東部及中部增速較快,西部增幅平緩,但東北地區房地產業發展呈先增后降態勢,從中部同等水平逐漸降至弱于西部水平。細分來看,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等地房地產業發展速度快,水平高;福建、安徽、湖北、湖南、河北、重慶等地房地產業發展水平較好,穩定增長;上海、北京、天津房地產業水平居中且發展穩中趨降;東北三省的房地產業則都出現先增后降態勢,究其原因,可能是東北地區投資傾向房地產導致其余產業發展乏力進而阻礙地產發展,削弱其對經濟的帶動作用,而經濟下滑又進一步阻礙房地產業發展,形成惡性循環所致。此外,新疆、甘肅、寧夏、青海、西藏等地房地產業發展水平很低且增速緩慢。

  從空間上看,省市、自治區間房地產業發展不均衡,存在較大差距,并且在全國范圍內存在東部>中部>東北及西部的三級階梯式遞減分布規律。

  3.2 基礎設施建設的時空特征分析

  如圖2所示,就時間維度而言,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總體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但增幅上存在東部>中部>西部>東北的現象。細分來看,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等地呈現較快發展態勢;北京、上海、湖北、河南、安徽、重慶、福建等地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天津、海南、黑龍江、吉林、青海、西藏等地則出現增長緩慢甚至下降的態勢。

  推薦閱讀:房產測繪的特點及技術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沽区| 陵川县| 武乡县| 靖宇县| 淳安县| 大埔区| 肇源县| 霍城县| 开阳县| 合作市| 阿拉尔市| 灵宝市| 景德镇市| 克什克腾旗| 安阳县| 葵青区| 沅江市| 新野县| 灵宝市| 陆河县| 宁波市| 固始县| 泽普县| 横山县| 天水市| 安塞县| 秭归县| 福鼎市| 岫岩| 恩平市| 宜兰县| 深圳市| 东丽区| 如皋市| 兴宁市| 丹江口市| 浦县| 将乐县| 根河市| 宣武区|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