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著重對產生缺陷的原因、以及產生缺陷后的處理方法進行相關探討分析,簡單對繼電保護中的二次回路運行中存在的缺陷問題進行了分析介紹,同時提出了相關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電力系統;二次回路;預防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use of the defect, and the defect of the processing method after finally discusses analysis, simple to relay protection the secondary circuit of th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defect analysis is introduced, and som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secondary circuit;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M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前言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二次回路運行中主要有CT回路、PT 回路和直流回路。發現運行缺陷經常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在設備運行時伴隨有報警或其他異常情況出現而被值班或巡檢人員發現,這種情況應盡快消除,否則將造成重大事故從而影響系統運行;二是在設備停電檢修時發現,由于在發現時有充分的時間和人力,能夠及時的對設備采取安全措施,不會對一次停電設備造成影響;因為在不停電的情況下處理繼電保護二次回路運行缺陷時,通常工作人員思想壓力會比較大、安全系數也低;所以在保護裝置和二次回路時,工作人員應該要具備熟悉和豐富的現場工作經驗。
1.CT 回路的缺陷處理及預防
1.1.CT 回路缺陷的產生及發現
CT 回路的缺陷主要有兩種:CT 回路開路和輸出電流偏差大,其中,CT 回路開路,將在開路處產生高電壓,危及設備和人身安全。造成 CT 回路開路的主要原因有兩種:一是設備質量問題,包括 CT 本身的質量和 CT 端子排的質量,現場曾多次出現這種缺陷;二是人為問題,在保護校驗完畢后,由于忘記恢復CT 回路連片而引起缺陷,但是這種情況正隨著繼電保護措施票制度的嚴格執行而減少。造成 CT 輸出電流偏差大的主要原因有兩種:一是CT 本身輸出存在問題;二是 CT 回路又發生一點接地,產生分流現象。CT 回路的缺陷一般在兩種情況下發現:一是設備巡檢時,發現 CT 端子排處有明顯的過熱或燒灼痕跡,有時還有小火花出現,可以斷定是CT 回路開路;二是設備運行中,頻繁或持續發出 CT 斷線或差流越線等告警信號,很可能是 CT 回路異常。
1.2.處理 CT 回路缺陷的方法
1.2.1.CT 回路開路
對于由 CT 端子排質量問題引起的開路,作業人員應首先在遠離開路處的CT 端子箱封好 CT 源側,然后測量 CT 回路電流,在確保CT 源側有電流、負荷側無電流的情況下,斷開 CT 連片,更換開路處的 CT 端子;如果端子上的連線也有過熱跡象,應一同更換。完成上述工作后,再回到 CT 端子箱處,恢復斷開的 CT 連片,拆除 CT 源側的短路連線,當測量到CT 源側與負荷側的電流相同后,投入安全措施中退出的保護,恢復正常運行。對于
由 CT 本身質量問題引起的開路,必須在一次設備停運后進行處理。
1.2.2.CT 輸出電流偏差大
這往往是一相CT 或回路出現問題引起的,可以采用測量三相電流是否平衡的方法在 CT 回路中分段查找。首先在 CT 端子箱封好該CT 回路,測量 CT 源側三相電流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說明 CT 本身輸出有問題,需要停電處理;如果三相平衡,說明從端子箱到保護屏及所串聯的回路有問題,可按此方法繼續分段查找、縮小范圍,最終確定問題所在并進行處理。
1.3.CT 回路缺陷的預防
1.3.1.保證 CT 質量
近年來,由 CT 質量問題造成的缺陷時有發生,同時使設備被迫停運或保護退出運行。因此,應高度重視 CT 的質量問題。在選擇 CT時,應先做好調研工作;在 CT 使用前,應做好各種試驗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一定禁止使用。此外,制造廠家也應不斷改進技術和工藝,防止同樣的缺陷問題一再發生。
1.3.2.保證 CT 端子質量
首先,要求組屏廠家使用質量過關的產品;其次,現場人員在測量CT 回路電阻時,除了檢查CT 斷開處盤上、盤下電阻,還應檢查斷開 CT 本身連片接觸是否良好。
1.3.3.提高定期校驗的質量
定期校驗時,要全面檢查 CT 回路中的電阻和絕緣狀況。對 CT 回路的每一個連接部分進行檢查和清掃、緊固螺絲,測量回路的電阻和絕緣情況,檢查三相電阻是否平衡,并與歷史數據比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3.4.加強設備的維護和檢查
由于并非所有 CT 異常都有告警信號,所以有時CT 回路的異常情況很難發現。因此,應制定維護檢查制度,定期巡視設備。
1.3.5.嚴格執行繼電保護措施票制度,防止人為事故的發生。
2.PT 回路的缺陷處理及預防
2.1.PT 回路缺陷的處理查找
PT 回路斷線,應先從回路的薄弱環節考慮,如熔斷器、過負荷開關及刀閘輔助接點等,具體可按下列順序逐一排查:
2.1.1.檢查二次回路是否有人作業首先檢查熔斷器是否熔斷或過負荷開關是否掉閘,判斷 PT 回路是否有短路發生;再核實二次回路是否有人作業,因誤動 PT 回路而造成短路或接地。現場工作中,曾多次發生這樣的實例:作業人員在端子箱配線,不慎誤碰端子箱中的PT回路端子造成短路或接地;機組大修時,在拆除舊電纜的工作中,誤拆運行中的PT回路電纜造成短路或接地。在查明原因并消除短路或接地點后,更換熔斷器或合上過負荷開關即可。
2.1.2.檢查PT二次熔斷器接觸是否良好
當熔斷器底座卡彈壓力不夠時會造成PT二次熔斷器接觸不良。可增加底座卡彈壓力作為臨時處理措施,在設備檢修時再更換底座。
2.1.3.檢查 PT 二次刀閘輔助接點接觸是否良好
當一、二次刀閘機械轉換不好時會造成 PT 二次刀閘輔助接點接觸不良。設備運行時,可采取臨時措施以保證接點接觸良好;設備檢修時,應做好接點轉換調整和檢查。
2.1.4.如果以上三項檢查均正常,再檢查PT 二次引出電纜處電壓是否正常。如果該處電壓不正常,可在做好各種安全措施后,拉開PT 刀閘,檢查 PT 一次熔斷器;如果該電壓也正常,則按照圖紙檢查線路是否存在斷線或接觸不良的現象。
2.2.PT 回路缺陷的預防
2.2.1.防止人為事故的發生
在保護改造過程中,可能牽扯到多處的配線和改線工作,開工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對于不能停電的 PT 回路,用絕緣膠布保護,并對該處的施工人員交待清楚。在撤除電纜時,首先拆除電纜兩端的線芯,對線芯逐個對地驗電確認沒有電壓,再經核對是同一根電纜后撤除電纜,從而避免人為誤拆電纜。
2.2.2.提高 PT 回路檢修質量
在設備檢修時,應檢查刀閘轉換時所有相關的二次輔助接點是否接觸良好,必要時進行調整;檢查一次、二次熔斷器是否接觸良好;檢查 PT 回路的接線是否緊固。
3.直流回路的缺陷處理及預防
直流回路的缺陷主要有 3 種:直流回路接地或短路、信號回路缺陷和操作回路缺陷。
3.1.直流回路接地
直流回路是非接地系統,當發生一點接地后,不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但是,如果再發生一點接地,根據兩個接地點在回路中位置的不同,將造成正負電源短路、熔斷器熔斷、保護拒動或誤動、斷路器拒動或誤動等故障。因此,發生一點接地后必須盡快處理。直流回路接地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種:
(1) 現場檢修人員誤碰或誤用萬用表的表檔(如,用電阻檔測量對地電壓),造成直流
回路接地,一般是瞬間一次或間歇多次。
(2)值班人員由于欠缺安全意識,用水沖洗設備(主要是附屬外圍設備),造成直流回路接地。
(3) 戶外端子箱或電氣設備潮濕或有雨水進入而造成直流回路接地。隨著反措的執行,這種情況顯著減少,但并沒有徹底解決。
(4)回路整體絕緣低,繼電保護裝置及二次回路運行時間長;或回路電纜直埋,沒有電纜溝,在連續陰雨天氣后,回路整體絕緣下降,造成直流回路接地。
(5)回路接線有問題而誤發接地信號,如二次回路改造中,弱電與強電之間有連線,誤發直流接地信號;中央信號的電源與各支路的信號電源取自兩個不同的直流電源,造成電源正、負極流出電流不等而誤發接地信號。查找直流接地的方法:一般采用斷開支路電源、查看直流檢測裝置中該支路的絕緣狀況的方法。由于直流檢測裝置采用循檢的方法,其檢測結果與實際有延時,與值班人員斷開支路電源檢查不同步。可采用另一個更直觀的辦法:用萬用表監視直流母線接地電源側的電壓,當斷開某一支路時電壓升高,可初步判定該支路發生了直流接地。接地支路的接地點的查找基本原則是:先室外后室內,先電纜后裝置,先老化設備后新設備。此外,在查找直流接地時,斷開直流電源可能會對保護裝置和二次回路有影響,要注意做好安全措施,必要時可瞬間打開跳閘壓板。
3.2.直流電源短路
直流電源短路將造成直流熔斷器熔斷或空氣開關跳開。發生直流電源短路的主要原因有2 種:一是人為誤碰引起的短路,可在查明原因后恢復空氣開關或更換熔斷器;二是回路接線錯誤,可在二次回路接線完成后,通過測量正、負電源間的電阻是否符合回路接線來避免誤接線。
3.3.信號回路缺陷
信號回路缺陷通常比較直觀,主要發生在指示燈、光子牌、鈴、喇叭、沖擊繼電器等設備上。這些設備由于長期帶電或經常沖擊帶電而損壞,處理辦法即更換新元件。
3.4.控制回路缺陷
控制回路缺陷主要發生在斷路器的操作回路,其二次接線涉及的元件和地點較多,主要由控制扳把、指示燈、操作箱、斷路器機構的合掉閘線圈、輔助接點及相關閉鎖回路組成。斷路器操作的成功與否,不僅與二次回路的接線有關,還與斷路器的機構是否正常有關。當斷路器操作不成功時,首先要判斷是斷路器機構問題還是二次回路問題。控制回路缺陷一般發生在設備停送電、保護動作、自投裝置或重合閘動作時。其主要原因如下:
(1)操作回路原理設計或接線存在問題,在設備傳動時未曾發現;
(2)扳把操作失靈,指示燈壞;
(3)閉鎖回路接點異常;
(4)斷路器主觸頭與二次輔助接點不配合;
(5)斷路器操作機構存在問題;
(6)自投裝置或重合閘相關回路存在問題;
(7)人為誤操作造成保護誤動或拒動。要消除控制回路缺陷,首先必須掌握控制回路原理,其次要了解斷路器的動作情況和控制室指示燈的現象,由斷路器專業人員和繼電保護人員共同分析,判斷原因所在。
3.5.直流回路缺陷的預防
3.5.1. 重視保護校驗中直流回路的全面檢查
現場工作中,“重視裝置、輕視回路”的思想依然存在,所以必須明確二次回路的重要性。要利用保護校驗的機會,定期更換運行中頻繁操作或長期帶電的易損元件;對一次設備、二次設備間有機械配合的回路,不僅要檢查接點、接線的正確性,還要檢查機械傳動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對運行中采取的臨時措施,從根本上予以解決;全面檢查直流回路的絕緣狀況,從而保證直流回路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3.5.2.改善設備的運行環境
對安裝在震動場所的設備,應采取防震措施;對運行環境溫度不符合規程的場所,應加裝空調;對灰塵大的場所,應定期清掃;對安裝在戶外的端子箱,應采取防潮、防水、防結露的措施。
3.5.3.做好設備改造工作
對超期服役或老化的設備要及時更新,提高設備的健康狀況。在保護改造過程中,要從圖紙設計、現場施工、保護調試、定值計算、回路傳動、運行規程等各個環節,嚴把質量關。
3.5.4.防止人為事故的發生
在設備檢修和消缺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檢修工作影響運行中的設備。
4.結束語
在對繼電保護二次回路運行問題處理時,現場工作人員應具備熟悉和豐富的現場工作經驗,不斷提高技術和技能水平,提高預防缺陷以及處理缺陷的能力。在保證設備運行良好狀態的情況下防止缺陷發生。
參考文獻
[1]劉輝.繼電保護 CT、PT 回路缺陷處理要點分析[J].《今日科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