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火電廠工程冬季(冬期)施工措施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電力時間:瀏覽:

  簡介:冬季施工由于環境及施工條件,是工程質量事故出現的多發季節,特別是混凝土工程,其質量事故具有隱蔽性、滯后性,大多數在溫度上升階段才暴露出來。冬季施工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根據不同的地區的溫差,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加熱保溫等技術措施,確保混凝土在低于+5℃環境中的施工質量。
  關鍵字:冬季 冬期 施工
  一、冬季施工準備工作
  1、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每天6、14、21時所測室外溫度的平均值)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混凝土工程按冬季施工辦理。
  2、為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在冬季的12月20至次年的3月10日嚴格按冬季施工要求進行施工。
  3、開工前與當地氣象部門簽訂服務合同,及時掌握天氣預報的氣象變化趨勢及動態,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預防準備工作。
  4、進入冬期施工前,對摻外加劑人員、測溫保溫人員及管理人員均應專門組織冬季技術業務培訓,學習本工作范圍內的有關知識、明確職責。
  5根據本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確定冬季施工需要采取防護的具體工程項目或工作內容,制定相應的冬季施工防護措施,并在物資和機械做好儲備和保養工作。
  6、施工機械加強冬季保養,對加水、加油潤滑部件勤檢查,勤更換,防止凍裂設備。
  7、檢查職工住房及倉庫是否達到過冬條件,及時按照冬季施工保護措施準備好加溫及烤火器件。當采用煤爐和暖棚施工時,作好防火、防煤氣中毒措施,棚內必須有通風口,保證通風良好,并準備好各種搶救設備。
  8、在進入冬季前施工現場提前作好防寒保暖工作,對人行道路、腳手架上跳板和作業場所采取防滑措施。
  二、火電廠工程冬季施工保證措施
  1、火電廠工程
  根據現場條件,本工程所在地區的冬季施工時間長,且冬季氣溫偏低。主廠房等重要建筑均在冬季施工,現場必須采用可行的冬季施工措施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保質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務。
  2、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保證措施
  2.1、冬季條件下灌注的混凝土,在遭受凍結之前,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臨界抗凍強度不低于設計標號的30%,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未達到5Mpa前,不得受凍。在充水凍融條件下使用的混凝土,開始受凍時的強度不低于設計標號的70%。
  2.2、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配制、拌合、運輸:
  2.2.1、為減少、防止混凝土凍害,選用較小的水灰比和較低的坍落度,以減少拌合用水量,此時可適當提高水泥標號,水泥標號不底于P.O 32.5。當混凝土摻用防凍劑(外加劑)時,其試配強度較設計強度提高一個等級。在鋼筋混凝土中禁止摻用氯鹽類防凍劑,以防止氯鹽銹蝕鋼筋。
  2.2.2、拌合設備進行防寒處理,設置在溫度不低于10℃暖棚內。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后用熱水洗刷拌合機滾筒。拌制混凝土時,砂石骨料的溫度保持在0℃以上,拌合用水溫度不低于5℃。必要時,先將拌合用水加熱。當加熱水不能滿足拌合溫度時,可再將骨料均勻加熱。
  2.2.3、水及骨料按熱工計算和實際試拌,確定滿足混凝土澆注需要的加熱溫度。
  2.2.4、水的加熱溫度不宜高于80℃。當骨料不加熱時,水可加熱至80℃。以上,此時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熱的水進行攪拌均勻,再加水泥,以免水泥與熱水直接接觸。
  2.2.5、當加熱水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將骨料均勻加熱,其加熱溫度不應高于60℃。片石混凝土摻用的片石可預熱。
  2.2.6、水泥不得直接加熱,可以在使用前轉運入暖棚內預熱。
  2.2.7、混凝土的運輸過程快裝快卸,不得中途轉運或受阻,運送中覆蓋保溫防寒。當拌制的混凝土出現坍落度減小或發生速凝現象時,應進行重新調整拌和料堤的加熱溫度。
  2.2.8、混凝土拌合時間較常溫施工延長50%左右,對于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拌制時間應取常溫拌制時間的1.5倍。混凝土卸出拌合機時的最高允許溫度為40℃,低溫早強混凝土的拌合溫度不高于30℃。
  2.2.9、骨料不得帶有冰雪和凍塊以及易凍裂的物質,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由骨料帶入的水分以及外加劑溶液中的水分均應從拌合水中扣除。
  2.2.10、拌制摻用外加劑的混凝土時,當外加劑為粉劑時,可按要求摻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時投入。當外加劑為液體,使用前按要求配置成規定溶液,然后根據使用要求,用規定濃度溶液再配置成施工溶液。各溶液分別放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容器內,不得混淆。
  2.2.11、冬季施工運輸混凝土拌和物時,盡量減少混凝土拌和物熱量損失措施:
  1)正確選擇拌和機擺放位置,盡量縮短運輸距離,選擇最佳運輸路線,縮短運輸時間。
  2)正確選擇運輸容器的形式、大小和保溫材料。對長距離的運輸,采用混凝土輸送車,容量根據混凝土施工用量和澆注時間選擇。距離較小時可采用敞開式運輸車,但必須進行加蓋隔熱材料。
  3)盡量減少裝卸次數并合理組織裝入、運輸和卸出混凝土工作。
  2.3、冬季施工的混凝土澆注:
  2.3.1、混凝土澆注前,清除干凈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當環境氣溫低于-10℃時,采用暖棚法將直徑大于25mm的鋼筋加熱至正溫。
  2.3.2、混凝土的灌注溫度,在任何情況下均不低于5℃,細薄截面混凝土結構的灌注溫度不宜低于10℃,混凝土分層連續灌注,中途不間斷,每層灌注厚度不大于20cm,并采用機械搗固。
  2.3.3、新、舊混凝土施工縫的清理:
  1)前層混凝土的強度不得小于1.2Mpa。
  2)施工縫處的水泥砂漿、松動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須鑿除干凈,并用水沖洗干凈,但不得有積水。
  3)新混凝土在澆注前,宜在橫向施工縫處先鋪一層厚約15mm并與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漿。然后再繼續澆注新層混凝土。施工縫處的新層混凝土要重點搗實。
  4)冬期施工接縫混凝土時,在新混凝土澆注前對結合面進行加熱使結合面有5℃以上的溫度,澆注完成后,及時加熱養護使混凝土結合面保持正溫,直至進澆注混凝土獲得規定的抗凍強度。
  5)當舊混凝土面和外露鋼筋暴露在冷空氣中時,對新、舊混凝土施工縫1.5m范圍內的混凝土和長度在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進行防寒保溫。
  6)混凝土采用機械搗固并分層連續澆注,分層厚度不小于20cm。
  2.4、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養護采用暖棚法和摻加防凍劑法養護。
  2.4.1、暖棚法養護:此方法適用于框架施工
  1)在構筑物周圍用鋼管搭設大棚,用采膠布包裹密封,大棚搭設必須牢固、不透風,上覆蓋草帶。
  2)采用燃煤取暖爐加熱,必須將爐的排氣管引出棚外,將煙氣排到棚外。以防止煤氣中毒和防止氧化碳濃度過高加速混凝土的碳化。
  3)暖棚內底部溫度不低于5℃,當低于5℃時應采取增加煤爐的辦法。混凝土養護期間,安排專人對煤爐進行檢查,暖棚內測溫點應選擇具有代表性位置進行布置,在里地面50cm高度處必須設點,每晝夜測溫不應少于4次。
  4)暖棚內應有一定的濕度(由實驗室測定),當濕度不夠時,要向混凝土面及模板灑水或覆蓋潤濕堤草袋。
  2.4.2混凝土摻加防凍劑的養護:
  1)混凝土外露表面采用采膠布加草袋進行覆蓋,在負溫情況下不得澆水養護。
  2)混凝土養護初期的溫度,不得低于防凍劑規定的溫度,當達不到規定的溫度時,且混凝土強度小于3.5Mpa時要采取保溫措施,使混凝土溫度不低于防凍劑規定的溫度。
  2.5、混凝土拆模
  2.5.1、冬季混凝土拆模強度應滿足以下要求:
  滿足混凝土正常溫度下拆模強度的要求,并同時滿足抗凍要求的規定
  正常溫度下混凝土拆模強度:
  側模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模。
  底模應在混凝土強度符合以下要求時方可拆模。

結構類型 結構跨度(m) 達到混凝土設計強度的百分率(%)
板、拱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懸臂梁(板) ≤2 75
>2 100

  2.5.2、混凝土與環境的溫差不得大于15℃,當溫度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拆除模板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采取覆蓋措施,如覆蓋草袋及彩膠布。
  2.5.3、采用暖棚法養護的混凝土,當養護完畢后得環境氣溫仍在0℃以下時,應待混凝土冷卻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
  2.6、冬季施工混凝土質量檢查
  2.6.1、冬季混凝土質量檢查除滿足一般混凝土要求外還要滿足下列要求。
  2.6.2、在混凝土拌制和灌注期間,測定水和粗細骨料裝入攪拌機時的溫度、混凝土的拌制溫度、灌注溫度和環境溫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檢測4次。用低溫早強混凝土或用蓄熱法養護混凝土時,在灌注后3天內隨時進行檢測。
  2.6.3、冬季施工混凝土除按規定制作標準養護的試件外,還根據建筑物養護、拆模和承受荷載的需要,制作施工檢查試件,借以查明強度的發展情況。施工檢查試件的養護應與建筑物相同。
  3、砌體工程冬季施工保證措施
  3.1、砌體工程防凍要求:
  砂漿強度未達到設計強度的70%前,不得使其受凍。
  冬期施工的氣溫、冬期施工前的準備符合前述要求。
  3.2、砂漿配置及砌筑
  采取以下措施保證砂漿正常砌筑:砂漿原材料加熱、暖棚內拌制砂漿、摻鹽法、就近工點拌制、減少積存、避免倒運。
  3.2.1、砂漿原材料加熱;同混凝土原材料加熱,通過熱工計算,采用暖棚法時保證砂漿砌筑溫度不低于5℃。
  3.2.2、砂漿在暖棚內機械拌制,環境溫度不低于5℃,攪拌時間不少于2min。當砂漿用量較少時,可在暖棚內人工拌制,必須嚴格按配合比過秤計量,翻拌次數較常溫增加2—3次。
  3.2.3、砂漿隨拌隨用,中途不倒運,每次拌制砂漿盡量在30min內用完,當在運輸或儲存過程中發生離析、泌水現象時,砌筑前要重新拌和。已凝結或凍結的砂漿一律不得再使用。
  3.2.4、暖棚設在每個工點,兼作砌體養生用,保證短距離運輸砂漿(距離一般不超過20m),可以避免積存,無須倒運。
  3.2.5、砌體所用的石料,砂預先清除冰雪凍塊,并且根據工程進展,提前運入棚內。石料表面與砂漿的溫差不高于20度。
  3.3、砌體養護
  所施工砌體隨砌筑隨覆蓋養護,一般情況下采用覆蓋草袋及采膠布養護混凝土和砌體。
  對有條件的框架擋墻可采用暖棚法養護,即砌體在暖棚內進行砌筑施工。其施工同混凝土暖棚法施工。
  冬季施工砌體除按規定制作標準養護的試件外,再根據建筑物養護、拆模和承受荷載的需要,制作施工檢查試件,借以查明強度的發展情況。檢測試件的養護應與建筑物相同。
  4、鋼筋工程冬季施工保證措施
  在負溫條件下,鋼筋的力學性能發生變化,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增加,伸長率和抗沖擊韌性降低,脆性增加,加工性能下降。
  4.1、冬期鋼筋的閃光對焊采用在室內進行,焊接時的環境氣溫不低于0℃。
  4.2、鋼筋提前運入加工棚內,焊接完畢后的鋼筋待完全冷卻后才能搬運往室外。
  4.3、在困難條件下,對以承受靜力荷載為主的鋼筋,閃光對焊的環境氣溫可適當降低至-10℃。
  4.4、冬期電弧焊接時,有防雪、防風、及保溫措施,并選擇韌性較好的焊條。焊接后的接頭嚴禁立即接觸冰雪。
  4.5、幫條焊時幫條與主筋之間采用五點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時用兩點固定,定位焊縫應離幫條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幫條與搭接焊縫厚度不小于0.3d,并不大于4mm,焊縫寬度不得小于0.7d,并不得小于8mm。
  5、屋面工程冬季施工保證措施
  本工程屋面施工大部分安排在冬季以后進行,必要時采用下列措施:
  5.1、屋面工程應選擇無風晴朗天氣進行,充分利用日照條件提高面層溫度。在迎風面宜設置活動的擋風裝置。
  5.2、屋面各層施工前,應將基層上面的積雪、冰霜和雜物清掃干凈。所用材料不得含有冰雪凍塊。
  5.3、保溫層在雪天和五級風以上天氣不得施工。
  5.4、防水卷材施工采用熱熔法時氣溫不應小于-10℃。
  5.5、屋面找平層負溫施工時,使用的水泥強度等級不得低于42.5MPa,并在砂漿中摻加適量防凍劑。為防止找平層收縮裂縫,抹找平層時要做分格縫,分格縫要設在屋面板的支撐縫處。
  6、裝飾工程冬季施工保證措施
  6.1、在進行室內抹灰前,應將門窗口封好。在進行室外施工前, 一般采用臨時封閉門窗。
  6.2、施工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以地面以上50cm處為準。
  6.3、需要抹灰的砌體,應提前加熱,使墻面保持在5℃以上,以便濕潤墻面時不致結冰,使砂漿與墻面粘結牢固。
  6.4、砂漿應在正溫度的室內或臨時暖棚中制作。
  6.5、裝飾工程完成后,在7d內室內溫度不應低于5℃。
  7、鋼結構制作冬季施工保證措施
  7.1、鋼結構在負溫下放樣時,切割、銑刨的尺寸,應計入在負溫度下鋼材收縮的影響。
  7.2、構件的組裝必須按工藝規定的順序進行,應由里往外擴展組拼。
  7.3、負溫度下厚度大于9mm的鋼板應分多層焊接,焊縫應由下往上逐層堆焊。
  7.4、在負溫度下厚鋼板焊接完成后,在焊縫兩側板厚的2-3倍范圍內,立即進行焊后熱處理,處理后,應采取保溫措施。
  7.5、在溫度低于0℃度的鋼構件上涂刷防腐涂層前,應進行涂刷工藝試驗。
  三、機械設備冬季防寒、防凍、防火、防滑工作措施:
  1、在進入冬季前對所有機械設備做全面的維修和保養,作好油水管理工作,結合機械設備的換季保養,及時更換相應牌號的潤滑油;對使用防凍液的機械設備確保防凍液符合當地防凍要求;未使用防凍液的機械設備要采取相應的防凍措施(采取停機后排放冷卻水或進入暖棚車間內)
  2、各種車輛使用的燃油,要根據環境氣溫選擇相應的型號,冷車起步時,要先低速運行一段路程后再逐步提高車速。
  3、冬季車輛啟動發動機前,嚴禁用明火對既有燃油系統進行淤熱,以防止發生火災。
  4、冰雪天行車,汽車要設置防滑鏈;司機在出車前檢查確認車輛的制動裝置是否達到良好狀態,不滿足要求時不得出車,遇有六級以上大風、大雪大霧不良氣候時停止運行。
  5、嚴格執行定機定人制度,機械保管人員要堅守崗位,看管好設備,并作好相應的記錄。嚴格執行派車單作業票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孝义市| 册亨县| 任丘市| 丰县| 建昌县| 教育| 大新县| 临城县| 晋宁县| 三亚市| 枝江市| 泊头市| 贡嘎县| 托里县| 阿巴嘎旗| 确山县| 藁城市| 库伦旗| 神池县| 会泽县| 兴山县| 武宁县| 汝阳县| 台江县| 曲沃县| 资中县| 高雄市| 定日县| 汪清县| 博罗县| 尚志市| 丰镇市| 商河县| 涟水县| 隆回县| 湖北省| 滦南县| 潢川县| 洪江市|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