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汽輪機和發電機運轉對基座的各項指標要求比較高,基座結構形式復雜,施工工序復雜,工程量大,交叉作業多;基座底板及頂部框架的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要求高,預埋錨固板,預埋螺栓、埋管、埋件型號多、數量多、安裝精度要求高.是火力發電廠土建施工難度大,質量工藝要求高的工程,作者在火電施工單位從事技術、質量管理工作二十余年,直接參加和參與施工的汽輪機基座十來座,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對汽機基座施工技術措施及質量控制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汽機基座施工 預埋螺栓 預埋錨固板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 質量控制
汽機基座是衡量一個火電建筑企業施工能力和質量控制水平的主要標志,是火電施工企業對外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是檢驗企業實力工程項目.必須采取科學合理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措施才能確保順利、優質完成。實踐證明只有施工中精益求精,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才能滿足汽輪發電機安裝的要求,滿足規范標準和廠家、設計的要求,建成質量優良的工程. 本文以600mw機組汽輪發電機基座為研究對象,對汽輪發電機基座施工主要工序和關鍵部位的質量控制進行研究.
一、地腳螺栓、錨固板施工質量要求及控制措施
1、地腳螺栓和錨固板埋設在上部框架梁上,用來固定汽輪發電機等設備。汽輪發電機安裝對土建地腳螺栓、錨固板質量要求及允許偏差,在電力行業標準《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汽輪機機組篇)》(標準編號DL5011-92)中,有明確的要求: (a)地腳螺栓孔內必須清理干凈,螺栓孔中心線對基礎中心線偏差應不大于0.1d(d 為預埋鋼套管內徑)且小于10mm,螺栓孔壁的鉛垂度偏差不大于L/200 且小于10mm,(L 為預埋鋼套管或地腳螺栓的長度),孔內應暢通,無橫筋和雜物;螺栓孔與地腳螺栓墊板接觸的混凝土平面應平整,放置墊板的孔洞應有足夠的空間裝入墊板。(b)直埋式預埋地腳螺栓及鐵件的材質、型號、縱橫中心線和標高,都應符合圖紙要求,螺栓及鐵件中心偏差應不大于2mm,鉛垂偏差應小于L/450,鐵件標高偏差應不大于3mm, 地腳螺栓標高偏差不大于+3mm 。(C)引進型機組預埋的縱、橫銷(錨固板)的縱、橫中心線及標高偏差均不大于3mm ,其頂面標高應按圖設置汽輪機、發電機底座按轉子自然垂弧進行調整的增值和附加余量;預埋的主汽門、中壓聯合汽門牛腳的中心偏差應不大于2.0mm ,標高偏差不大于3.0mm ,上面應平整,相關預埋件的標高差在1mm 之內。
2、地腳螺栓質量缺陷的危害及成因分析。地腳螺栓、錨固板常出現的的缺陷是: 平面位置偏差或標高偏差超標以及垂直度偏差超標,最終結果是錨固不足。將影響到日后機組的正常運行,潛伏極大隱患。可見,地腳螺栓和錨固板的施工質量缺陷的危害是可怕的,地腳螺栓和錨固板預埋施工是隱蔽工程,是汽機基座施工的關鍵工序和特殊過程。
質量缺陷成因分析: 造成施工誤差超標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由于固定螺栓和錨固板的支架,都是施工措施的內容,施工人員對汽機基座的地腳螺栓和錨固板施工質量重要性認識不足,質量上相對其它工程的精度要求偏高,很容易造成施工時誤差超標;交叉作業影響,汽機基座施工是多工種聯合交叉作業工程,鋼筋綁扎、模板支設、鉚電焊配合等.施工過程中及施工完地腳螺栓容易遭到碰撞移位;混凝土澆筑時,不對稱澆筑,振搗器振搗時,距離螺栓太近,并長時間不對稱振搗,都有可能使螺栓偏差過大。另外,模板系統不均勻沉降及偏移等多種因素,造成螺栓(錨固板)偏差超標.
3、采取的主要措施。螺栓和錨固板標高按正差布置,施工方案中還應考慮到腳手架系統和模板系統,在澆筑過程中荷載不斷加大,沉降變形因素.考慮到汽輪發電機的自然撓度曲線的因素.腳手架下部地基的彈性變形因素.根據多座汽輪機基座施工經驗,這些因素影響螺栓和錨固板偏差,根據計算或經驗可以確定這些因素的影響大小。所以螺栓和錨固板的施工時,應合理科學確定螺栓在混凝土澆筑前安裝標高和位置偏差。螺栓安裝之后,只有下降的可能性,沒有提高的可能性,所以螺栓標高確定,一般遵循寧高勿低原則.施工措施上為確保螺栓的施工質量,螺栓固定采用單獨加固體系,在下部框架上預埋鐵件或型鋼,作為體系的生根點, 或另外設置一套與基座混凝土框架分離的支架系統固定螺栓和錨固板.平面上的做法,應將每個螺栓單元相對固定成一個整體,再與外部支架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穩定固定體系.
二、基座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
基座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是基座施工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大型機組的汽機基座底板及上部框架是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大體積混凝土基礎澆筑后,在硬化期間放出大量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差很大。當溫度產生非均勻的降溫時,將導致混凝土表面急劇的溫度變化而產生較大的降溫收縮,此時表面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將產生很大的拉應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很低,因而出現由于混凝土內外溫度變化產生的裂縫。
為防止汽機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控制溫度裂縫在規定范圍內,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應該從設計方面、混凝土原材料、施工過程方面采取措施。
1、設計上采取的措施。1大體積混凝土配筋設計時,缺少防溫度裂縫構造配筋,或構造配筋間距過大,起不到防裂的作用.合理配置防裂鋼筋,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2在底板大體積混凝土與墊層之間的接觸面上設置瀝青油氈或瀝青砂滑動層,減小混凝土邊界存在約束而產生的溫度應力.3在結構的變截面、轉角處、預留孔洞周圍等薄弱處,由于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會產生應力集中,混凝土開裂.在這些部位增配一定數量的抗裂鋼筋,可以防止裂縫的產生.
2、混凝土原材料選用上的措施.大體積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的根本原因是水泥水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熱量,不能快速傳導出去,積聚在混凝土內部,產生溫差和應力. 1盡量選用低熱水泥配制混凝土,就能有效地減小溫應力. 2混凝土中摻適量粉煤灰,減少水泥用量,可減少水化熱量。3采用摻混凝土膨脹劑的方法,補償混凝土的收縮,并相應提高密實性.4選用自然連續級配的骨料,并嚴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強振搗,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抗拉強度。
3、現場施工控制措施. 1.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應避開炎熱天氣澆筑;必須在熱天澆筑時,可采用冰水或深井涼水拌制混凝土,或設置簡易遮陽裝置,并對骨料進行噴水預冷卻,以降低混凝土攪拌和澆筑的溫度。2.大體積混凝土應連續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宜大于30厘米,合理降低澆筑速度,以加快熱量散發,并使溫度分布均勻,同時也便于振搗密實。3.根據施工方案確定的測溫養護措施, 在混凝土澆筑時,預埋測溫導線,用建筑電子測溫儀測定砼溫度。混凝土澆筑后按測溫制度檢測混凝土內部溫度,掌握溫度變化,以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小于25℃,防止溫度裂縫的產生,當大體積混凝土內外溫差接近25℃時,應及時在混凝土表面增加保溫材料。4.根據溫度計算,只靠保溫措施,難以保證內外溫差要求的,應在大體積混凝土內部計算確定預留一些孔道,采取通冷水或冷氣的辦法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5.澆筑混凝土后,表面應及時用保溫方案確定的保溫材料、保溫方法、養護時間進行保溫處理。混凝土拆模時,塊體中部和表面溫差不宜大于20℃,以防止急劇冷卻造成表面裂縫。
三、結束語
汽機基座施工是一個系統工程,根據多年施工經驗總結了地腳螺栓、錨固板的偏差質量控制措施,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的技術措施,在施工方法上具有實用性、針對性,掌握了汽機基座這些施工要點和控制措施,就能夠不斷提高施工工藝水平, 移交給業主精品工程,取得企業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
[3]《電力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DL/T5210.1-2005)
[4]《 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 2003 ISBN 7-112 05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