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由于電網事故頻繁出現,因此,電力調度部門必須對電網安全運行加以科學地管理,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更好地應對電力調度安全風險。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闡述電力安全風險管理的基本概念及提出電力調度安全風險防范措施的建議,保證電網安全管理。
關鍵詞:調度安全;風險管理;防范措施
隨著電網的發展和超高壓大容量電網的形成,電力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和效益,并成為當今社會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電網的運行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內外經驗表明,如果對電網管理不善,一旦發生故障,輕則造成部分用戶停電,重則使電網的安全運行受到威脅,使電網運行失去穩定,嚴重時甚至會使電網瓦解,釀成大面積停電,給社會和國民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后果電網調度工作的安全與否,直接關系著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做好調度工作中的風險辨識、風險評估方法及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是保證電網安全調度的必要措施。因此,電網企業應將電力調度安全管理作為重要工作之一。
1 安全風險管理的基本概念
安全管理的實質就是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理論是20世紀3O年代以后發展的事故學理論的延續,風險管理以工程、系統、企業的危險和隱患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確認危險和隱患事件鏈的過程,認識事故的因果性,分別實施危險源辨識、風險分析、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從而達到預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風險管理內容有:識別、分析、控制風險,減小與安全事件相關的損失;用科學的方法(規避、轉移,控制、預防)處理可預見的意外損失,實施控制程序或措施以減少或降低損失。
2 風險評估方法
風險評估是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方法,對系統的安全性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確認系統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及其嚴重度。電力系統常用作業條件風險I生評價法(亦稱為格雷厄姆一金尼法)進行定量評估判定重大危險(重大危險源)。作業條件風險l生評價法主要是以與系統風險l生有關的3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價系統人員傷亡風險性的大小,其表達式為:
D =L×E×C
式中,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體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C: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風險性分值。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值:將上值最小定為0.1,最大定為10,在0.1~10之間定出若干個中間值。人體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值:將E值最小定為0.5,最大定為10,在0.5—10之間定出若干個中間值。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c值:將需要救護的輕微傷害的C值規定為l,把造成多人死亡的C值規定為100,其他情況值為1—100之間。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D值:根據經驗,把風險性分值劃分為5個等級(風險性等級的劃分憑經驗判斷,難免帶有局限性,應用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予以修正)。
3 電力調度安全風險及防范措施
電網調度運行人員是電網的直接指揮者,承擔著管轄范圍內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運行的重任。各級調度人員在日常工作和電網異常事故處理時發布的每一項調度指令都必須正確,發生調度誤操作、事故誤處理,將會導致設備損壞、人身傷亡甚至電網振蕩解列和大面積停電事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社會影響。
根據危險辯識和風險評估方法,調度誤操作和調度事故誤處理發生事故存在可能性,但不會經常發生,L值取3;每天都有可能遇到操作和事故處理,E值取6;一旦發生調度誤操作和調度事故誤處理,事故產生的后果非常嚴重,C值取l5。
D =L×E×C=3×6×15=270
危險性分值D=270,處于160-320之間,危險等級在3級以上,屬高度危險,所以,調度誤操作和調度事故誤處理為重大危險源。
3.1 調度誤操作
調度誤操作多為習慣性違章所致。調度人員應提高安全風險意識和責任感,定期參加安全教育培訓,學習安全規程,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杜絕習慣性違章行為。調度操作過程中具體
防范措施如下:
3.1.1 檢修工作票的審核與答復
認真審核工作票填寫是否規范,工作內容、工作時間、設備雙重命名編號、特殊說明等是否清楚、明確;合格的工作票按調度規程規定執行工作答復,不規范的工作申請票退回重填。
3.1.2 擬寫操作指令票
應由有資格并熟悉系統運行方式的調度員擬寫操作指令票;擬寫前應認真核對工作申請票,核對模擬盤及SCADA畫面,核對現場設備狀態(變電站接線方式、變壓器中性點投、繼電保護投退對系統的影響及停送電設備對系統的影響);當涉及兩級以上調度聯系操作時,應將電網方式和設備狀態、開工許可與完工匯報寫入調度操作指令票中。
3.1.3 審核操作指令票
審票調度員應是對所轄電網非常熟悉、且調度專業知識比較全面的主值及以上調度員;審核內容包括操作指令是否規范、操作步驟是否合理、方式調整是否合理、是否按保護要求調整并考慮停電范圍的影響。
3.1.4 預發操作指令票
經審核合格的計劃T作,其調度指令票應按規定時間提前預發,如未按預定時間預發,則該調度指令票作廢。不論在網上傳票或傳真方式傳票,都必須經電話與現場核對預發票內容;預發調令時應互通單位、姓名、崗位、核對調令票編號和預發時間,并說明是預發調令。
3.1.5 調度操作
當值調度員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防止誤操作;操作時注意當時環境,盡量錯開電網負荷高峰時段、避開惡劣天氣;操作前調度員應熟悉掌握電網事故應急預案,根據電網情況做好危險點分析及事故預想,明確操作目的并執行“三核對”,掌握操作引起的潮流和電壓變化;操作應按預計時間準時操作,操作中嚴格執行、發令、復誦、錄音、匯報制度,按調令票順序執行并有監護。遇到特殊情況需更改操作順序時應履行相關規定,一、二次部分配合操作應及時,區間調度配合操作時,應清楚移交系統、設備狀態。
3.1.6 操作完畢
調令執行完畢后,調度員應明確調令執行完畢時間,將設備狀態及時通知相關運行部門或檢修單位,及時許可工作開工。
3.2 調度事故誤處理防范措施
3.2.1 事故預防
根據負荷變化、氣候、季節以及現場設備檢修情況等做好當班事故預想及危險點分析;遇重大節日及特殊運行方式下應編制相應事故預案。
3.2.2 事故信息收集與初步分析判斷
調度員應全面收集事故信息,了解事故情況,核對相關信息,準確掌握當時電網運行方式,事故地點的天氣情況,清楚現場設備、保護、安全自動裝置動作狀況,清楚負荷性質,明確各級調度管轄范圍的設備,并按設備管轄歸屬及時匯報相關調度,根據需要協助和配合事故調查與處理。
3.2.3 事故處理
根據已掌握的信息,分析事故情況下的電網運行方式及電網解環點;考慮并注意事故處理過程中因電網運行方式變化引起的潮流、電壓變化及設備運行限額。按調度規程規定的電壓、頻率異常、系統振蕩等多種故障的事故處理原則進行事故處理;使用設備雙重命名,使用統一的調度術語規范事故處理操作;盡快隔離故障點,消除事故根源;嚴格執行發令、復誦、錄音、匯報制度,并做好詳細記錄。
3.2.4 調整運行方式,防止事故擴大
調度員應按照穩定原則,及時調整事故處理后的電網運行方式,保持正常設備繼續運行和對用戶的連續供電;盡快恢復對已停電用戶的供電,特別是廠用電和重要用戶的保安用電。
4、結束語
電力調度運行工作是一項細致而有序的工作。電力調度運行人員在工作中應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做細電力調度運行管理工作,分析出電力調度運行工作存在的風險,并提出預控措施,化解風險,才能提高電網安全管理水平,保證電網安全、優質、經濟運行。
參考文獻:
[1]李堅.電網運行及調度技術問答[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2]徐玉英.加強電網調度安全管理的方法和途徑[J].電力安全技術,2009,11(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