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數據信息量呈指數暴漲,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大數據能更好地對學校進行管理,能為學校的管理者提供一定的依據,能幫助學校更好地落實管理工作。在本文中,筆者通過分析新時期大數據的特點,對大數據環境下的學校管理趨勢進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學校管理 變革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用戶的增加,人們在使用文字、圖像、聲音的過程中,時刻都在產生數據。大數據的出現不同于傳統的數據軟件,它在數據的處理上更加專業、更加系統。大數據的出現,不僅使政府的行為模式發生了改變,對企業的發展也有指導作用。除此之外,大數據對學校管理的變革也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一、大數據時代的特征
“大數據”最早是由美國麥肯錫公司提出的,在一篇報告中,他們指出數據已經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人們通過運用數據將會產生一定的盈利。此時提到的大數據是指無法利用傳統數據軟件進行處理的一個數據集。后來英國著名學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提出了對大數據的新理解,即在大量數據基礎上進行的處理,在少量數據上不能夠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市場企業的結構、影響政府行為的模式。大數據主要具有體量大、高速、價值較高、真實、復雜等特點。體量大主要是指大數據涉及的數據數量眾多、規模龐大。高速是指數據產生的速度驚人,非常快。價值較高是指數據涉及的領域較廣,具有一定的價值。真實是指數據的質量較高。復雜是指數據來源較多,涉及的內容較廣。
大數據時代數據瞬息萬變,每天都以龐大的數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數據的產生方式、傳播途徑、社交環境的改變及存儲習慣的變化。(1)數據的產生方式。在沒有大數據出現之前,并不是人人都能夠產生數據的,數據的生成要交給專業的團隊進行操作,現今每一個人都能依靠電子設備產生數據,并且不受設備和時間的限制。(2)數據的傳播途徑。在大數據沒有出現之前,人們大多是通過報紙、書刊、電臺廣播等接收信息,再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下一步的處理。現如今人們通過互聯網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通過電子設備獲取大量信息。(3)社交環境的改變。以前人們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書信等進行社交,互聯網時代到來后,人們就依靠互聯網進行社交,互聯網成了主要的社交平臺。(4)存儲習慣的改變。以前人們都習慣于將信息數據直接存在電腦上或硬盤里,但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需要保存的東西越來越多,慢慢地人們就采用了云儲存的方式。
二、大數據時代學校管理環境的變化
以前的學校教學管理是建立在隨機抽取的數據基礎上的,但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學校管理的內部環境隨之發生了變化。(1)學校的管理模式面臨新的挑戰。大數據時代,數據作為一種新資源受到很多學校的重視,掌握的數據越多,優勢就越大,在進行學校管理決策的時候就更加準確。那么,如何更準確地在眾多信息中篩選出有用的數據呢?(2)教育信息化建設重點的轉移。在大數據時代之前,各個學校對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都放在設備的建設之上,并不在意對數據的收集與處理。信息化時代之后,學校管理者對信息技術有了新的思考,在處理一些特殊問題時,結合新時代數據的特點,對數據進行采集和處理,加強了對數據的建設,為學校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大數據時代學校管理的發展趨勢
一是學校管理的數據觀念極大強化。在大數據時代,學校管理工作的推進雖然還是以發展為目標,但是更加強化了學校管理的數據觀念。從發展的角度來說,數據作為學校管理的基礎所在,對學校辦學模式的形成、辦學理念的發展、教學評價等各方面的確立,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二是學校管理內容的擴展。大數據讓學校掌握的信息資料更多,獲得信息的渠道更廣,這也就意味著學校的信息基礎越來越好。三是學校管理方式的創新。學校對大數據加以利用,并從中找到解決校園管理的方法,在遇到問題時,能從數據中找到依據或根據數據得出某個結論,從而解決問題。
四、大數據時代學校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一是加強大數據意識。大數據作為學校管理的基礎,需要傳承,不僅管理者需要加強大數據意識,作為學生也要學會用大數據去解決問題。雖然大數據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但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是推進大數據發展戰略。首先,推進大數據發展戰略要從思想上對大數據的價值有正確的認識,要對教育相關的信息化發展進行充分的了解,對教育信息技術的創新進行探索,對信息化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充分開發。其次,要對數據資源的質量進行把控。由于獲取學校資源的方式是多渠道的,就會造成教學信息資源的質量難以統一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要對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在進行資源收集的時候,對數據進行初步的篩選。
三是創建大數據機制,提高決策能力。學校管理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對學校管理工作進行創新,建立健全的學校信息系統。在對數據進行收集之后,將其進行利用轉化為管理層面的策略。學校管理人員需要創新數據資源管理技術,對相關的技能進行學習,并能熟練地運用收集到的數據,對數據進行甄別,建立相對開放的數據管理模式,將數據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從而不斷地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
四是清晰定義數據需求。管理者在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利用時,會通過實際的經驗進行總結,對學校的數據需求進行了解,即需要什么樣的數據,如何將數據轉化為資源,如何根據數據需求進行選擇。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同時對學校的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對學校而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數據正在日益成為學校的重要競爭力。面對挑戰,學校管理者不僅要創新數據的利用方式,更要對數據思維進行培養,加大數據意識,推進大數據發展戰略,創新大數據的機制,不斷地提高學校的管理決策能力,充分挖掘數據中的價值,抓住機遇,將數據進行收集、合理利用,從而不斷地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
推薦閱讀: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智能文獻采訪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