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提要:近幾年,在我國西部,由于其特殊的發展情況,縣級城市建設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其直接的經濟效益,而容易忽視其間接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環境問題與城市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進而影響到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本文以貴州省石阡縣的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所出現的環境問題入手,深入揭示了城市建設過程中處理好環境污染負面影響的方法。
關鍵詞:城鎮建設 環境污染 防治方法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許多城市都逐步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小城鎮化的建設更是如沐春風,節節擴展,今非昔比。特別是在西部的一些省區,由于資源豐富,大量招商引資,小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規模擴大,但是由于人們往往只注重直接的經濟效益,或是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因素,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影響到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一、縣級城市環境污染狀況。
環境污染的種類很多,來源也廣。這是城鎮建設中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在這里著重從石阡縣出現的污染四害中的噪音污染和空氣污染進行分析。
1. 城市中的噪音污染嚴重。近幾年,隨著城鎮的擴張,大量的公共設施和商業住房在建設,施工過程中機器發出的噪音很大,比如工地上空壓機發出的嘶鳴聲,攪拌機聲音,就超過了人的聽覺常規程度,讓人很難以接受;另外還有狹窄的街道上飛奔的汽車和摩托車在行駛過程中的發動機聲、駕駛人員非禮貌行車時不顧別人感受不斷按出的刺耳的喇叭聲;生產鋁合金門窗發生的切割機聲;中心廣場、商店門口用來招攬生意的音響聲,都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據統計,在影響城市環境的各種噪聲來源中,我縣的噪音來源可以劃分成這樣的比例:工業噪聲約占6%~8%,因為工業不發達,影響力較小;建筑施工噪聲影響范圍在15%左右,因為施工機械噪聲較高,時間不加以控制,清晨、中午、晚上均有施工噪音,但其分片區存在,并非全城;交通噪聲影響比例高達40%,因為縣城道路寬度不理想,車量年年增加,道路擁擠不堪,交通運行噪聲大,又直接向環境輻射,對生活環境干擾最大;此外是社會生活噪聲影響面達30%,因為人口居住區相對集中,存在相互影響。
2. 空氣污染不容忽視。在縣級城市,很少有人意識到空氣環境已經被日常的生活污染了,都總覺得空氣污染是大城市、是工業比較發達城市的事,與小縣城無關。事實證明小縣城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大量的空氣污染現象。一個方面是人們生產生活時采取傳統方式燃燒煤炭、柴產生的釋放大量的灰塵、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污染大氣。例如在石阡城內的上百家粉館、餐館,使用煤作為燃料的居多,每天都會排放大量的廢氣到空氣中,污染了城市環境。另一方面由于居民收入增加,汽車的數量擴大,汽車尾氣污染日益嚴重,在中心商業區,行政機關,商店等設施越來越集中的情況下,車輛和人群擁擠不堪,造成空氣污染嚴重。在縣城,可以清楚地看到街道上前面施工車輛經過時,卷起一長串的灰層,整個街道上空灰蒙蒙的,影響程度可想而知。2010年公布的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顯示,大氣中約三成的氮氧化物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這說明機動車已成為中國城市空氣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此外,還有各種施工產生的粉層,也嚴重污染了城市空氣環境。
二、縣級城市噪音和空氣污染對人產生的負面影響。
1. 縣城噪聲污染的危害。研究表明,人的聽覺最高可以接受30分貝的音量,當室內的持續噪音污染超過30分貝時,人的正常睡眠就會受到干擾,而持續生活在70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人的聽力及身體健康將會受到影響。長期在高強度聲環境下,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人們會感覺到吵鬧,因而無法專心地工作,結果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此外,噪聲還會加速心臟衰老,會增加心肌梗塞發病率;噪聲還可以引起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精神障礙、內分泌紊亂甚至事故率發生;高噪聲的工作環境,可使人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全身乏力、記憶力減退以及恐懼、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錯亂,從而影響到工作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得神經衰弱癥;女性受噪聲的威脅,還可能有月經不調、流產及早產等現象產生;噪聲對兒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因兒童發育尚未成熟,各組織器官十分嬌嫩,噪聲均會損傷聽覺器官,使聽力減退或喪失??梢娫胍魧θ藗兩畹呢撁嬗绊憻o處不在,不可輕視。
2. 縣城空氣污染的危害??諝馕廴緦用竦纳眢w健康危害也是非常嚴重的。在縣級城市,居民住宅樓主要分布在道路的兩邊,隨著各類車輛的增加,城區所有居民住宅都無法逃脫汽車尾氣的污染,車輛來往頻繁的街道居民常感到頭痛頭暈,咳嗽,惡心,渾身無力;同時對于整個家庭環境也會發生影響,剛打掃好的房間,不久又掉了一層灰塵,人就像生活在一個垃圾場里,人的呼吸道中會吸入很多有害的微塵,影響身體健康。
人的健康成長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粘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人體成年累月呼吸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三、處理縣級城市環境污染負面影響辦法探究。
1. 優化體制、強化管理。我國從1982年開始全面推行排污收費制度到現在,全國(除臺灣省外)各地普遍開展了征收排污費工作。目前,我國征收排污的項目有污水、廢氣、固廢、噪聲、放射性廢物等五大類113項。但事實上,在縣級城市中,并沒有完全將這些污染收費落到實處,比如噪聲、廢氣污染收費這兩項就沒有落實,在很多縣城,人們根本沒聽說過這兩項會被收費,人們的認識達不到理想的高度,自覺性不高。再者,收費不是最終目的,也不是最好的辦法。我們應該多渠道處理污染源,不能只是從經濟上進行處罰,更應該加強行政執法力度,提高民眾的素質。例如:針對區間出現的施工噪音可以采取控時法,讓其在一定的時間內施工,減小影響時效性;商店門口的音響可以讓城管對其處理,調小音量或讓其將音響放在室內;針加工廠切割機噪音的處理方式,可以聯合政府,對不同的行業進行分類分片,使該行業的商店集中到城邊;喇叭噪音可由交警部門管理,做到人車分流,限速駛,禁亂鳴喇叭等。
此外,在針對空氣污染方面,找準污染源,改善人們生產生活的燃料形式,減少使用燃的燃燒,推廣節能環保材料,針對汽車尾氣污染嚴重的情況,加強機動車嚴格報廢制度,禁止到期機動車改頭換面繼續使用,增強在用機動車年檢,季檢中環境指標的監測和管理,并加強日常抽檢力度;保證機動車尾氣達標率的實現;應通過加強維修和保養,使其達到尾氣排泄標準。堅持統籌兼顧,通過政府、市民聯手進行環境治理,控制和減少因管理不善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優化升級管理體制,凈化環境。
2. 因地制宜,美化城市?,F在的城市建設,無論大小,基本上是一個樣,在外表和綠化植物方面,千篇一律,而且在許多縣級城市,由于經濟落后,更沒有條件搞綠化,所謂的綠化就僅僅是街道兩邊幾棵矮小的香樟樹,這與快速運作的城市生物鏈來說,是無法滿足需要的。所以,要降噪,要吸塵,就得更多的綠色植物,加強城市綠地建設,規劃好建筑面積,維持生態平衡。實踐證明,城市中如果有較好的綠化帶,建筑與環境相得宜彰,不僅給城市居民視覺美的享受,還能起到了防風,吸收粉塵、有害汽體、減少噪音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
總之,環境問題是目前城鎮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值得重視的大事,我們應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著眼長遠,在發展中要善于保護好環境,在良好的環境中去發展才更有意義和價值,環境本身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參考文獻:
[1] 李家華.環境噪聲控制.冶金工業出版社.2005.
[2] 任連海.環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年.
[3]王祥榮吳人堅張浩王壽兵等:中國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報告[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