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用以人為本理念貫徹城市規劃與社區發展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城市管理時間:瀏覽:

  摘 要:生態社區的建設作為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又一項重要任務,亦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生態文明”已經作為人類文明的又一分支得到廣泛認可,生態建設更作為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之后的又一重要建設理念被廣泛推廣,形成現代化建設中“五位一體”的新格局。生態社區的構建,是積極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推向更高一層的必經之路,是促進生產發展、社會協調、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以人為本,城市規劃,社區發展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4)38-0000-00

  一、“以人為本”的重要意義

  “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為社會各個領域提供了能更好服務于人的理論支撐,有助于提高各行各業的工作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設和諧舒適的居住環境,創建和諧社會。在城市規劃和生態社區的發展過程中,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可以將情理結合,構造更人性化的工作、生活環境,提高工作、生活質量,不斷促進社會的進步。

  二、城市規劃與生態社區的發展

  城市規劃是指對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土地的利用、空間的布局以及各項建設做出綜合部署、具體安排并實施管理。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城市規劃的理念逐步從物質規劃轉向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更加注重人作為社會主體的物質與精神的追求,“以人為本”的規劃,要求城市規劃在其進程中,不僅要考慮人們衣食住行的物質追求,更要考慮人們對文化、藝術、政治等精神方面的追求,并要將城市的歷史文化、當前經濟狀況等協調統一起來。

  三、“以人為本”在城市規劃發展中的實施

  1.城市發展的目標

  城市發展目標作為城市發展的指向標,有著重要的指引導向作用,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城市規劃對城市發展的目標主要是建設產業強市,建設現代化城市,建設文化名城。

  2.城市發展的定位

  一個城市要想有長足的發展,首先要明確自身的定位,了解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揚長避短,提高發展效率。因此,對自身的認識,成為“以人為本”理念指導下城市規劃的另一重要體現。

  3.城市的發展戰略

  有了發展的理論與理念,就需要付諸于實踐,如何將“以人為本”切實有效的運用在實際發展進程中,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整體協調,錯位發展”的舉措,可以有效地將“以人為本”融入到城市規劃發展的過程中去。

  4.空間協調的部署

  空間形態、空間結構以及空間布局是一個城市賴以發展的基礎。構建什么樣的空間模式以及什么樣的空間構架和銜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發展的持續性,影響著經濟與社會的統籌發展,影響著人與自然的統籌發展,也影響著各個城市間的溝通,更影響著人們居住環境的人性化措施、便利性條件等要素。

  5.管理策略的創制

  高效的管理體制,是貫徹“以人為本”理念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人性化的體制機制,可以為城市規劃發展奠定制度基礎,使城市的規劃發展有理可依,有據可查,并未城市的規劃和發展指明方向。

  四、“以人為本”在生態社區發展中的實施及意義

  “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建立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正在大力貫徹實施過程中。而生態社區的建設,更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關乎人民福祉、民族發展、生態文明的理念,更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是“以人為本”核心發展觀念的體現。

  生態社區的建設與發展,有利于將生態文明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及整個過程,緩解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嚴峻現狀,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給人民創造更舒適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實現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轉變,推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

  五、“以人為本”在城市規劃和生態社區發展中的具體措施

  第一,制定人性化的城市規劃,切實優化城市開發格局,使城市的規劃與發展切實符合人民工作、生活的發展步伐。第二,立足自身城市的實際情況,充分借鑒其他城市發展的有效措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長避短,制定符合自身的發展戰略。第三,加強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的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并將生態社區的建設規劃融入城市規劃發展的藍圖。第四,加強生態社區文明建設的宣傳,增強全民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生態文明風尚。

  六、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和生態社區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難點

  一是認識不到位。“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與過去“利益為先”的理念有所沖突。因此,在城市規劃以及生態社區的建設中,往往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而忽視了“人性化”和“生態化”,忽視為人服務的建設,忽視生態環保問題。二是地區發展不平衡。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使得“以人為本”在各個地區的城市規劃和生態社區建設發展中不能齊頭并進,發展差距拉大。三是規劃編制工作效率低下。專門的機構管理不到位,有關業務人員自身素質不到位,對城市部署認識不足導致城市整體規劃工作難以高效進展。四是生態文明意識不足,未能形成良好的生態文明風氣,導致生態社區在建設發展過程中頻頻受阻。五是相關人員職責分工不明確,缺乏有效的監督,使得相關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六是制度方面尚存在漏洞,制度保障不足。

  七、結語

  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可以更好地管理城市的公共資源,保障城市的公共利益,協調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保障城市文化傳承;協調土地開發,有效經營城市資產,營造和諧社會。而以人為本的生態社區的建設,可以更好地緩解生態問題,實現節約發展、環保發展,為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更可以為人的發展與進步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因此,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與生態社區建設發展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沈耕平. TOD及小區規劃單元觀念之操作——以汐止城中區為例[A]. 2012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國際設計學術與創作研討會——失序中的秩序論文集[C]. 2012

  [2]呂學昌,王瑤.從一個國家級示范住區的衰變引發的思考[A]. 城市時代,協同規劃——2013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4-園區規劃)[C]. 2013

  [3]秦帆,鄭曦.在“自然”中收獲的教育——淺談居住區自然式戶外游戲場地對學齡前兒童的意義[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上冊)[C]. 2013

  [4]原雅捷.基于GIS的城市社會階層居住空間分異研究——以南京市漢中路段街區為例[A]. 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6.住房建設與社區規劃)[C]. 2012

  [5]周文娜.上海大都市人口發展的空間格局挑戰及規劃應對[A]. 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2.城市總體規劃)[C].2012

  [6]張曉菲,臧佳明,佐藤滋,鄭波.中日國際workshop式災后社區重建協作提案——以都江堰市壹街區為例[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8.城市安全與防災規劃)[C]. 2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营山县| 孝义市| 巴林左旗| 西华县| 余干县| 佛山市| 深泽县| 封开县| 思茅市| 彭山县| 望都县| 丹凤县| 获嘉县| 焉耆| 蕲春县| 梅州市| 汉中市| 来凤县| 汤原县| 青冈县| 大同市| 泸西县| 青龙| 昌宁县| 嵩明县| 汕尾市| 康定县| 来安县| 乐都县| 青铜峡市| 贵阳市| 清河县| 白城市| 深圳市| 孟津县| 沙坪坝区| 云和县| 天等县| 大名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