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環保節能汽車是利用科學技術,設計符合自然規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消耗最少能源并且防止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的汽車。文章發表在《青年記者》上,是交通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支付意愿,綠色消費,家庭汽車,環保節能
環保節能車主要有電動、天然氣、混合動力和生物燃料(乙醇)等,主要特點是污染小甚至無污染。電動車在城市行駛沒有任何排放污染,天然氣車廢氣排放遠低于汽油車,混合動力車在市區用電力驅動可減少市區空氣污染,生物燃料車可減少廢氣排放80%。
一、前言
環保節能汽車推廣的關鍵在于確定潛在的目標消費群體,并根據其特征確定相應的策略。環保節能汽車能效高、污染小,但相對普通汽車來說,存在一定的額外成本,屬于綠色消費范疇。支付意愿是綠色消費研究的重要內容。國內外關于綠色消費有一定的研究,但研究結果隨具體的消費領域、地區、時間等不同,差異較大。國內在綠色消費定量研究上,特別是針對環保節能汽車消費的研究相當缺乏。綠色消費研究開始于上世紀70年代前后。
影響綠色消費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可以劃分為五類:人口統計變量、綠色消費知識、相關價值取向、消費行為及消費態度。由于數據的可獲得性及可比性的限制,多數研究集中于討論人口統計變量對消費者綠色消費支付意愿的影響。根據現有的研究,與綠色支付意愿相關的人口統計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居住地等。
二、本文的理論分析及假設
綠色成本分析法是綠色消費中常用的分析方法,綠色成本是企業在經營中涉及到的與環境資源有關的所有支出,包括資源消耗成本、環境支出成本、環境破壞成本、環境管理成本和環保支援成本。
本次研究對象是環保節能汽車,即限定為以目前市場上投放的同類可參照車輛的平均能耗及排放水平而言,排放相對更低、能耗相對更少的普通家用汽車。為達到排放低、能耗小的要求,支付意愿以受訪者最高可接受的環保節能汽車相比同類型汽車的高出部分價格為度量。
通常認為,產品相關知識直接影響消費者從信息收集到決策再到消費后評價的每一個階段。盡管也有研究認為,環境知識與綠色消費行為之間不存在顯著的聯系,但多數研究表明,生態及環境相關知識是綠色消費行為的一個很好的預測指標J,有更多相關知識的人可能有更強的綠色消費支付意愿引。
三、實證研究設計
首先,根據研究的假設,進行變量設計(所有的測量條款均采用5點Likert量表)和問卷預試,在此基礎上得到調查問卷。
然后,問卷調查以網絡調查和紙質問卷調查相結合,共計回收問卷25017份。調查范圍覆蓋國內主要省區。受訪者中在校學生占45.03%,剔除學生樣本后,受訪者人口統計資料如表1所示。問卷統計基于網站內建的SQL數據庫。
最后,選定SPSS作為后續的數據分析工具。
本文通過前期獲得的2.5萬份調查問卷對環保節能汽車綠色成本的消費者支付意愿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
1.受訪者對環保節能汽車普遍有較高的支付意愿,分別有68.1%及48.4%的受訪者愿意支付高于3000元及5000元的環保節能汽車綠色成本。
2.就人口統計變量而言,在控制收入因素后,年齡與受教育程度對于受訪者在環保節能汽車綠色成本的支付意愿上均不存在明顯的影響。
3.收入與支付意愿之間存在顯著的統計關聯,有購車計劃的低收人群體盡管支付意愿的絕對值略低于高收入組群,但其相對支付意愿更高。
4.對環保節能汽車的了解和積極認知有助于提高受訪者的支付意愿,但技術細節的一般性了解并不一定能顯著提高支付意愿。
中國目前正處于家庭汽車逐步普及的關鍵階段,推廣環保節能汽車對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現有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當前各階層消費者對環保節能汽車都存在較強的支付意愿。政府應積極推動燃油經濟性標準及尾氣排放標準的提高,激勵企業產品升級,向市場及時供應環保節能型汽車。
2.綠色消費不僅僅是高收入階層的消費品。政府應通過相關環保節能汽車購置稅減免或補助等手段,幫助更多具有支付意愿但限于支付能力的消費者也能享受到綠色消費。企業在環保節能汽車品種開發過程中,除中高端市場以外,也應同時兼顧中低端市場的環境關注需求。
3.消費者對環保節能汽車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在公眾意識引導上,除應繼續鞏固其未來趨勢定位外,對降低油耗、減少排放等認知應予以強化,以提高社會公眾的整體支付意愿。
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于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
交通職稱論文快速發表:《青年記者》由大眾報業集團、山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山東省新聞學會主辦。《青年記者》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文化事業/信息與知識傳播(除圖書館事業、信息事業,檔案事業)類的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