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內容摘要:中共宜昌確立的創建世界水電旅游名城的三個目標之一,就是要把宜昌建成國際性旅游名城。把宜昌建成國際性旅游城市,不僅是宜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三峽旅游由點線旅游向板塊旅游轉變的現實需要。
關鍵詞:宜昌國際性旅游城市發展戰略
以中心城市構建區域性旅游目的地已成為21世紀旅游發展的新趨勢。我國旅游業正從點線旅游向板塊旅游轉變,城市在區域性的板塊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大。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建在宜昌,宜昌是大三峽旅游圈新的增長極,具備了建設國際性旅游城市的潛質,2000年至2002年接待境外游客和旅游創匯均以80的速度持續增長。
國際性旅游城市的特征與內涵
從理論上講,國際性城市具有明顯的國際比較優勢,包括實力優勢、體制優勢和特色優勢,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區域范圍內成為國際事務的服務中心、國際資源的交換樞紐、國際利潤的創造中心或國際影響力的擴散高地,分綜合性和專業性兩大類。國際性旅游城市是在發展旅游方面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的專業性的國際性城市,是指具有國際性影響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宜昌確立的國際性旅游名城這一目標具有空間開放性、產業特色性和品牌擴張性等特點。“國際性”體現了空間的開放性;“旅游”體現了產業的特色性;“名城”體現了品牌的擴張性。“國際性城市”是共性;“旅游城市”是個性;“名城”是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
一般來說,國際性旅游城市應以國際游客為目標市場,按照國際公認標準或慣例提供旅游產品或服務,其基本內涵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城市旅游形象國際化,具有國際性的感召力。國際性旅游城市應通過特色鮮明的城市文化、城市景觀、主題活動、形象標識和口號等整體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產生國際性的感召力,并形成國際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游客滿意率在90以上。
核心旅游產品國際化,具有國際性的吸引力。國際性旅游城市應擁有世界級的高品位的旅游資源和世界罕見的旅游景觀,更要按照國際標準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產品,至少要有1個國家AAAAA級旅游區和若干AAAA級旅游區,能夠產生國際性的旅游吸引力。
旅游服務環境國際化,具有國際性的接待力。國際性旅游應擁有滿足國際游客旅游消費的環境,即城市的基礎設施、接待設施、服務設施以及語言環境、旅游服務、市民素質等都應遵循國際慣例和國際標準,能滿足主要客源地國游客的旅游消費需求,具有國際的接待能力。
旅游運作模式國際化,具有國際性的適應力。旅游運作模式符合國際慣例,開放旅游市場,引進國外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以國際游客為目標市場,旅游產品設計要適應國際旅游市場的需求;旅游開發與經營應高度開放,具有國際性的適應力。
價值觀念國際化,具有國際性的親合力。國際性旅游城市要有國際化的價值觀念,才能具有國際性的親合力。衡量一個城市的旅游國際化不能用純經濟的標準,而要用城市文化、城市經濟、城市生態的協調發展來衡量,因為旅游更多的是體驗經濟、精神經濟。
旅游活動國際化,具有國際性的影響力。國際性旅游城市會舉辦較多的國際活動,多渠道參與國際交流。通過舉辦國際影響力的大型節慶活動、國際交流活動,并形成品牌效應,從而產生持續的國際性影響力。
游客構成國際化,具有國際性的聚集力。國際性旅游城市具有國際性的凝聚力,城市吸引力和游客市場輻射到海外,接待的游客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并在各大洲都有分布。年接待國際游客數占當地居民總數的比重達60以上。
旅游經濟國際化,具有國際性的主導力。城市產業結構優化,旅游外匯收入占當地進出口總值達30以上,旅游業與相關產業的協調度和整合度高,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高,旅游業總收入占GDP的比重超過10,成為城市經濟的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