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汽車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具有產業鏈長、輻射范圍廣的特點。汽車產業鏈涉及大量的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因此,汽車行業積極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加快綠色轉型升級。企業主體應重點建設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實現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這已成為汽車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綠色制造體系;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
引言
綠色發展理念是指導我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理念之一。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發展進入新常態,汽車工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資源和環境約束。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實現汽車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
1綠色制造體系概述
綠色制造體系的構建包括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三個方面。相關標準和評價規范定義如下:
1.1綠色設計產品
綠色設計產品是綠色制造實現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終體現,注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綠色化。圍繞全生命周期的概念,企業應系統地考慮原材料選擇的影響,生產、銷售、使用、回收和其他鏈接資源和環境在產品開發時,以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產品的可再生率最大化[1]。
1.2綠色工廠
綠色工廠是制造業的生產單位,是綠色制造的實施主體。它是綠色制造系統的核心支持單元,關注綠色生產過程。摘要《綠色工廠評價通則》提出,綠色工廠是指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原材料無害化使用、清潔生產、廢棄物循環利用和能源低碳化的工廠。
1.3綠色供應鏈
綠色供應鏈是綠色制造理論與供應鏈管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關注的是供應鏈節點企業之間的協調與協作。構建綠色供應鏈,企業應該建立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采購、生產、銷售、回收物流系統,并促進上游和下游企業共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性能,從而達到高效的資源利用率的目標,最小的環境影響和綠色企業鏈[2]。
2 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現狀分析
為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打造先進的綠色制造模式,發揮示范作用,工信部迄今發布了四份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清單。每批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數量統計。我們可以看到,綠色工廠的建設正在迅速推進,1000家工廠的規劃目標已經實現。綠色設計產品數量不足,僅完成約10%。
2.1綠色設計產品現狀分析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綠色設計產品清單,5個品牌中只有22個綠色設計產品。與整個汽車市場相比,品牌數量和產品數量都比較少。
2.2綠色工廠的現狀分析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四批綠色工廠名單,通過對汽車行業相關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篩選進行統計。四批汽車行業綠色工廠總數為95家,其中首批汽車企業8家,零部件企業15家。第二批中,整車企業6家,零部件企業4家。第三批12家整車企業和11家零部件企業;第四批16家整車企業和23家零部件企業。汽車行業一、二、三、四批綠色工廠所占比重分別為11.3%、4.7%、5.7%和6.5%[3]。
2.3綠色供應鏈管理現狀分析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四批綠色供應鏈管理清單,對汽車相關企業進行篩選統計。四批共有13家企業,其中整車企業4家,零部件企業9家。約占供應鏈管理獎項總數的11%,說明汽車行業是綠色供應鏈管理特征最有效的體現。汽車行業是一個典型的離散型企業,上下游產業鏈很長,與許多其他行業相關。綠色供應鏈管理可以有效支持綠色設計產品的開發和綠色工廠的建設,以滿足企業綠色制造體系的全面建設。此外,汽車行業的許多主流汽車企業并沒有參與到綠色供應鏈的評價中,這仍然與對綠色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積極性不高有關。
3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汽車行業在綠色制造體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企業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意識和積極性不強。從汽車產業龐大產業鏈中的企業數量來看,申請綠色制造系統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這與企業對綠色制造政策認識不足,對綠色制造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宣言的成功沒有信心有關。另外,也與政府或行業組織宣傳和實施培訓不足、企業評價流程不清或合規性不清、現有管理體系與綠色工廠缺乏協調而無法推廣有關[4]。
3.2企業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能力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由于汽車工業開發的綠色設計產品或工廠的建設開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等原因,許多企業缺乏能力建設。與此同時,作為傳統制造業,大量企業的技術水平、精益制造水平、能源、質量管理體系以及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仍遠遠落后于行業先進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研發能力、生命周期評價能力和管理措施亟待完善。
3.3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配套政策落實不足。為了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綠色制造系統,地方政府取得了綠色制造系統的建設實施計劃,通過專項資金,鼓勵企業和一些地區,但在一些地區沒有明確的支持計劃,導致企業投資,人類宣言之后并沒有取得相應的支持和熱情不高。同時,相關政策的宣傳和實施只專注于訓練和通知,但還缺乏相應的聲明和咨詢服務,導致的問題“企業能做,怎么做,能申報成功,成功后會獲得什么好處”[5]。
4推進綠色制造體系高質量發展建議
4.1宣傳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意義
政府做好政策鼓勵和宣傳工作,充分發揮行業第三方機構智庫的優勢。良性促進綠色制造系統需要第三方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完善的服務,充分發揮其優勢,指導企業開展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在整個生產過程和全面,并提供有效的幫助企業進行第三方評估依靠行業專業知識的優勢和資源。
4.2加強綠色制造體系綜合能力建設
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全面的。管理、研發、基礎設施、生產、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在管理方面,加強綠色制造管理與現有管理體系的協調與整合;在研發方面,要強化生命周期理念,引導研發前進。加大基礎設施環保設備投入。在生產中,應當加強能源消耗、水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在供應鏈方面,應加強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調與協作,引導企業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過程。
4.3加強相關配套政策
深入實施綠色制造體系,對國家和省市認定的企業給予財政激勵,積極幫助企業申請綠色建設專項資金和綠色金融等政策支持。同時,要加強組織協調。地方政府要與企業、服務機構、評估中心、金融機構等創新服務模式合作,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
結語
總而言之,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汽車行業通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已成為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組織開展了四批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汽車行業綠色制造體系初見成效。本文基于公示名單,重點分析了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建設進展,明確了汽車行業綠色制造體系建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關建議,以加快推動汽車行業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亞平,李占鋒,高彥軍.基于互聯網的綠色汽車美容服務模式分析[J].中外企業家,2020(21):90-91.
[2]劉陽陽,李天博,陳科,周佳,張詩建.綠色汽車產品認證評價體系研究[J].汽車工業研究,2020(02):8-15.
[3]岳關舉.綠色節能汽車制造技術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09):23.
[4]劉陽陽,李天博,陳科.綠色汽車產品認證的現狀及需求分析[J].汽車零部件,2019(05):100-102.
[5]曲佳佳.節能汽車的綠色汽車制造技術[J].時代汽車,2019(03):68-69.
推薦閱讀:汽車能耗研究論文好發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