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淺談網絡環境下教學教師的職能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職業教育時間:瀏覽:

  【論文摘要】隨著網絡在學校的逐漸普及,以“學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隨之改變。教師不只是單一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合作者,教師的職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論文關鍵詞】網絡;教學;組織者;輔導者;合作者;教育觀念;現代教育技術

  隨著網絡在學校的逐漸普及,為網上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便利的空間,在網絡環境下學生可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種新的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正在形成和發展,導致了課堂教學的深刻變革。以“學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隨之改變。教師不只是單一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合作者,教師的職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 網絡環境下教學教師是組織者

  因特網(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資源庫,它擁有最豐富的信息資源,而且這些知識庫和資源庫都是按照符合人類聯想思維特點的超文本結構組織起來的,因而特別適合于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式學習,這樣就為學生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為一名教師,不但應該為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更應該在挖掘學生潛力的過程中著眼于學生一生的發展。“教學生五年,為學生想五十年,為國家民族想五百年”。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僅注重怎么教,更注重怎么學,讓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

  交互式的網絡教學環境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交互式教學過程以學生探索為主,把交互性、多樣性、個性化的學習融為一體,學生獲取信息已不僅僅依靠教師,它可通過網絡獲取更為豐富的信息量,為學生獨立自主的發展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利用自身優勢,發揮自身潛能,優化自身素質結構,積極主動的得到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對自己的角色進行重新認識和調整,應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教師的功能更應集中體現在如何把“信息”轉化為“知識”,把“智能”轉化為“智慧”。教師應該充分發揮網上資源的作用,搜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象、聲音、視頻、動畫等各種素材,將它們組織起來,做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網絡課件。用課件輔助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例如,我在制作《富饒的西沙群島》這個課件時,為了體現西沙群島秀麗的風景,我在網上搜集了西沙群島的風景圖片,為了展示西沙群島海水的“五光十色”我搜集了具有不同顏色的海水風光圖片,為了描寫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飛虎魚”、“氣鼓魚”和海灘上的“貝殼”、“烏龜蛋”以及島上的鳥和鳥蛋,我也搜集了相關的圖片,然后將它們作成FLASH動畫配上課文朗讀,這樣一個完整的、生動的、真實的西沙群島展顯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如臨其景,在游玩中學習了知識掌握了內容。由此看出網絡環境下教學,教師已不再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師需要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學能力,真正體現教師的“教”是為了讓學生“學”的更好的現代教學思想,真正體現出教師作為組織者的重要作用。

  2. 網絡環境下教學教師是輔導者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講授、板書及多種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或灌輸給學生。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在這樣一個模式下老師是主動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輸對象,媒體是輔助老師向學生灌輸的工具,教材則是灌輸的內容。表面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但這是一種被動的參與。它的優點是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于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控制;但是它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能力的培養,不能把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很好地體現出來,學生缺乏主動的思考、探索能力,其自主性、積極性難以發揮,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造性人才的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識去獲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為一種思索活動。因此,課堂教學要以教師創造性的教為主導,以學生探索性的學為主體,以發展為主線,在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觀察、操作、實踐和獨立思考的環境。

  這里仍舊以《富饒的西沙群島》為例來說明,本課件主要包括課文導讀、自學反饋、詳析課文、課外閱讀、積累運用、網上交流等主要部分。它以豐富生動地表現西沙群島風光美麗、物產富饒的視頻與圖像資源庫,創設出符合教學目的與適應學生學習需要的啟發式學習情境,比較充分地體現了“以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和“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的現代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認知主體地位,動手、動口、動腦,積極主動、自主地建構知識意義;教師則始終充當導游指導角色,組織參與、幫助學生快樂、高效地建構知識意義。在這樣的學習環境里,教師的任務不是把學生帶到規定去的地方,而是把學生引領到選擇去的地方。教師導游員的職責是全面組織、全面引導、全過程參與、全方位幫助。其教學模式的結構框架由“激情導入—情境感知—自主建構—效果評價”四個基本環節(要素)組成。教師用聲情并茂的語言,基于課件中圖、文、聲、像的多媒體信息的精彩表達,把學生引入到教師為《富饒的西沙群島》所創設的知識信息殿堂。學生多種感官感知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與表達的多媒體情境,在學生協作與獨立學習環境里,教師精講啟迪、設疑解難,從而幫助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維、主動操練、創造性地建構知識意義。學生多種感官全面感知、自主建構,學得輕松自如、學得“樂而忘返”。

  當然,教師角度的轉化并不是削弱了教師的地位,如果以學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教師作用的發揮,忽視了師生交互和交流,那么這種教學失敗無疑;學生的學習將會成為不著邊際的漫談。必須要明確,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網絡化教學中,教師只是由場上的“主演”改變成場外的“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直接灌輸減少了,但教師啟發、引導作用和事先的準備工作、組織工作都大大增強,每一環節若要取得較理想的學習效果都離不開教師。因此,教師在整個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反而更重要,教師的作用不應有絲毫的忽視。

  3. 網絡環境下教學教師是合作者

  傳統教育中的教師,被描述成一種孤獨的角色,因為他們在課堂上總是以中心的形式出現,由于其地位和身份的差異使其與學生有隔膜,學校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師生之間新型關系的建立;網絡環境下教學,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唯一的知識的傳授者,學生一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有限的知識,一方面又利用網絡主動獲取無限的相關知識并不斷的提出新的問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性的學習,促進對已有知識的鞏固。這樣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創造。同時教師在參與、指導的過程中與學生的心理得到了溝通,和諧了教學氛圍,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教學中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系統論告訴我們,有興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鮮的事物,形成開放系統.這樣就能提高接受效率。比如我在講授《單冷型窗式空調器》這堂課時,積極的參與進去,和學生合作,創造條件和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情感、產生情趣和需要、形成開放系統。為了讓學生學會分析故障的方法,我讓學生首先在網上論壇列出自己所見過的空調故障,然后指導他們根據空調器的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分析自己所見的故障現象與空調器的那一部分有關,然后讓全班同學一起分析直到答案統一。再次,讓他們根據各部分的作用分析損壞后出現的故障現象,這樣在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交互過程中,掌握了空調器常見的故障以及分析故障的方法。融洽了學生和學生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在和諧愉快的環境中掌握了學習內容,教師達到了自己的教學目的。所以,網絡環境下教學,教師應該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伙伴、合作者和解決問題的指導者,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圍繞同一主題,提出不同問題,大家分頭獲取信息,找出答案的過程。

  4. 網絡環境下教學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了課堂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引起了教師角色的轉換。建設一支優良、精干、 高效,適合信息時代教育要求的教師隊伍,是推進教育技術現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證。作為一名教師,為了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加強認識,做到以下幾點:

  4.1 轉變觀念。人們對任何一種新的知識和技術的認識都總有一個過程,要使自己接受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自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必須加強宣傳和學習,了解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促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作用和意義。認識到我們開展的“發展信息化技術教育,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完成跨世紀的教育變革是歷史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認識到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發展現代化教育,誰把握了信息科學技術,誰就把握來未來教育,誰就能在未來信息社會立于不敗之地。

  4.2 角色轉化意識到位。要通過學習,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舊的教育方式, 將“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具體講,就是教師由“權威者”轉變為“合作者”和“指導者”,將學生從“吸收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

  4.3 加強自身信息意識。信息意識是人們對信息的敏感度、捕捉、分析、判斷和吸收的自覺程度。處于信息時代的教師,如果沒有良好的信息意識,認識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就差,而且由于學科間的交叉滲透,信息分散等因素,造成信息吸收困難。良好的信息意識能夠促使信息需求和獲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結合,產生良好的利用效應。

  4.4 不斷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教育必須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為實現三個面向目標,迎接21世紀的挑戰,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有科學的超前意識,努力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以適合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首先學習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掌握計算機的方法和要領。其次學會CAI課件的開發和使用,學會常用軟件如Authorware 、Photoshp、Frontpage、Dreamweave、Fireworks、Flash的使用和技巧。同時學習上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學習獲取、 應用、處理信息的方法 。

  總之,網絡環境下教學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轉變教育觀念,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的。才能當好組織者、輔導者、合作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吉水县| 子洲县| 山东省| 辰溪县| 黔东| 当雄县| 桦川县| 华容县| 广南县| 苏尼特左旗| 淳安县| 灯塔市| 吉首市| 沙田区| 日喀则市| 永和县| 松原市| 山阳县| 东辽县| 元阳县| 油尖旺区| 介休市| 辽源市| 斗六市| 卓尼县| 宜都市| 达孜县| 凤台县| 南阳市| 罗田县| 璧山县| 泗阳县| 灵丘县| 宜良县| 彩票| 徐州市| 遵化市| 洛宁县| 时尚|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