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與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較,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職業教育受益于社會,社會也可受益于職業教育,促進社會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和神圣職責。本文發表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文章介紹了幾種高職學院學生干部的培養途徑,是職業教育論文刊發范文,供同行參考。
[摘要] 高職學院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院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骨干力量,科學、系統的選擇培養途徑有利于促進高職院學生干部更加全面、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 培養途徑 輪崗 代理制
學生干部“招新”猶如選料,培養學生干部則是制坯,工藝好壞直接決定產品質量,正確選擇學生干部培養途徑至關重要。基于高職學院學生干部學習壓力大、培養時間緊、綜合素質提升難度大等問題,結合近年來輔導員工作崗位實踐,本人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一、公開選拔,嚴格篩選
學生干部一般通過個人申請、班主任推薦、競聘、自薦、任命等多種形式選拔,指導老師一定要嚴格標準,全面考察,公開選拔。在選拔時要注重選取思想品德優秀,群眾基礎好,有較強能力,學習成績好,有干部經歷的學生。公開、公平、公正選拔才能調動積極性,如果處理不當,不僅影響隊伍純潔性,導致人才流失,還會消退組織戰斗力。
二、明確職責,強化認識
在干部培訓、例會、談話等場合中,指導老師要宣講干部崗位職責,明確部門職能,使其明白:干部要全面發展,具備高度責任感,能起模范作用,做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典范。同時要強化 “學生干部”雙重性:一要注重個人素質提升,認真完成專業學習;又要做學校、老師、同學的溝通橋梁,能及時傳達學校相關精神,落實工作部署,能積極投身學生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工作。
三、注重培訓,提升能力
指導老師應積極為干部能力提升創造條件,借助理論培訓、干部例會及各類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全面提升其各方面能力。
指導老師可以分配干部單獨負責某項活動,或對具體活動的計劃,執行,總結,改進進行分工,培養學生干部的組織協調能力;制定工作標準流程,定時上交個人或部門工作計劃、總結,及時了解活動開展的進程,以提升其管理能力;要求干部定期匯報階段工作,會議上設置討論環節,讓其表達工作的思考,撰寫活動新聞報道,以培養干部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干部積極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培訓班,或參與 “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利用校園文化活動及日常管理工作積極培養學生干部創新能力。
四、強調激勵,量化考核
學生干部的特點是權力有限、責任重大、工作繁雜、時間短缺,沒有報酬,管理者難以通過一般管理手段對其進行有效監管。因此,引入有效的激勵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但能加強學生干部工作的自覺性,更能使其工作時信心倍增,情緒高漲,提高工作效率。
當然,對學生干部應獎懲分明,獎勵方面應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在推薦優入黨,評優評先方面要予以傾斜;對存在的錯誤,既要及時批評教育,更要讓其認識到位,還要進行跟蹤教育,促進他們改正缺點,不斷進步。
學生干部培養是一個科學的管理過程,必須建立量化考核機制,可以分為四方面:
素質 首先是政治素質:學生干部政治信仰是否堅定,能否使用馬克思主義立場,正確分析和解決問題;其次是業務素質:其能否熟悉崗位職責,是否有較強工作責任心,能否積極在同學中開展工作;最后是角色素質:學生干部在實事求是、誠信自律、助人為樂、團結同學方面能否做到位。
能力 學生干部能否在工作中按組織要求參與分工與協作,及時完成組織交付的各項任務;能否做好年度計劃制定與工作總結,能否對活動的計劃,執行,總結,改進進行合理掌控,能否靈活運用語言表達對工作的思考和想法,能否具備熟練文字表達能力,能否正確進行人際交往。
特色工作 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但難免重復,推陳出新是對學生干部的一個重要考核。在校園文化活動和日常管理工作開展中學生干部能否打破常規,運用創新能力,開創新舉措,開拓新思路。
處分制度 學生干部隊伍應強調紀律建設,應根據其不同程度的違紀給予批評教育、留職查看、撤職等處分。對于考試有兩門以上不及格、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并屢教不改、嚴重違反校規校紀、考試舞弊等行為者應實行“一票否決”。
五、巧用“輪崗”,實施“代理制”
學生干部成長可分為縱向、橫向發展,縱向來講就是干部職務發展的由低到高;橫向來講就是干部能力的由少到多,由窄到寬。建立“輪崗”制度,借助學生干部崗位輪換,能激發學生干部的潛能,增強組織的活力,促進干部的全面發展。
傳統學生干部培養模式,時間長,工作期限短,學生干部培養體系不建全,“代理制”是指新干部試用期滿,由組織任命或增補部分素質高,能力強,責任心強,才藝突出的新干部擔任部門負責人或組織主要領導。一般來說,學生干部是由“學代會”選舉產生,“代理制”可使其更早接觸高層次崗位工作,加快干部進步。“代理制”打破常規,大膽創新,開創了學生干部管理工作新局面。
學生干部培養沒有永固模式,既要賦予思想,又要給予空間,既要熱情鼓勵,又要嚴格要求,只有不斷創新培養途徑才能為學校、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職業就業創業》,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王雄偉主編
《高校學生干部的選拔與培養》,中國人事出版社,1995年,杜德新主編
教育期刊投稿須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一份綜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導性、學術理論性和應用服務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導全國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輿論工具,是服務各級各類職業教育機構的主要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