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利用科學技術和生物技術,對農業或其他方面進行改造。科學利用現代基因工程技術,精確的挑選生物體某些優良特性的基因,來轉殖到另外一個物種,使新的基因改造生物具有預期特定的特性。
關鍵詞:生物科技,教學技術,職業教學論文
生物科技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它是由英文biotechnology翻譯而來。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將生物科技定義為“生物科技包含一系列的技術,它可利用生物體或細胞生產我們所需要的產物,這些新技術包括基因重組,細胞融合和一些生物制造程序等。”
其實人類利用生物體或細胞生產我們所需要的產物的歷史已經非常悠久,例如在距今一萬年前開始耕種、畜牧以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六千年前利用發酵技術釀酒和做面包、兩千年前利用霉菌來治療傷口、一七九七年開始使用天花疫苗、一九二八年發現抗生素盤尼西林等。
既然人類使用生物科技的歷史這么久,為什么1990年以來生物科技又突然吸引人們的廣泛注意呢?這是因為從一九五〇年代開始,科學界對構成生物體最小單位的細胞及控制細胞遺傳特征的基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一九七〇年刊發展出基因重組和細胞融合技術。由于這兩項技術可以更有效地讓細胞或生物體生產我們所需要的物質,且有助于工業或農業量產,因此從一九八〇年代開始造就了一個新興的生物科技產業!
比爾.蓋茲在一九九六年說過"生物科技將像電腦軟體一樣改變了這個世界"。近代的生物科技產業從1980年發展至今,應用的范圍包括制藥、農業、環保、食品加工、特用化學品等產業。在生物醫學制藥方面,已經有155種生物科技藥品或疫苗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準上市,并用來治療糖尿病、心臟病、癌癥、艾滋病等疾病。在農業方面,已有基因重組植物例如木瓜、番茄、玉米、大豆等上市,這些基因重組植物的特點是抗病蟲害能力強,可以減少使用化學農藥。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實驗質量
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單一,基本是課前教師做好實驗前的一切準備工作;課中教師講清實驗操作要點,適當演示,學生“按方抓藥”;課后學生書寫實驗報告,教師批改.由于過分強調教師主導,忽視了學生主體,這種被動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個性的培養.生物技術創新實驗教學體系讓學生全程參與實驗準備,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采用啟發式、問題式、討論式教學方法,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及創新,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開放實驗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開放實驗教育是實驗教學的延伸,它給在實驗課中沒有很好掌握實驗技能的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給對生物技術感興趣、有志向的學生提供進一步學習和創新的空間.具體的做法是:一是實驗項目單個考核,實驗課操作不合格的學生重做,使學生端正上實驗課的態度,基本消除應付及被動參與實驗的現象;二是采用教師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三是結合學校的“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第二課堂課外研究活動,鼓勵學生進入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開放實驗室,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實驗的主動性.
建立完善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考核是督促學生學習的一種手段,也是檢查學生實驗技能掌握與獨立操作能力的方法.傳統生物技術專業實驗教學是輔助理論教學,實驗課成績只占理論課成績的一小部分,且考核方法不夠科學,不能反映學生的實驗能力.生物技術創新實驗教學體系建立了一套較完善、科學的實驗考核體系,通過實驗報告、出勤率、實驗課學生操作是否規范、熟練程度、實驗結果、實驗結束后期末考核成績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克服了僅僅依據卷面成績、出勤和實驗報告確定成績的弊病.具體做法:實驗出勤、實驗準備占實驗總成績10%;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狀況、熟練程度、實驗結果占實驗總成績的30%;實驗報告成績占實驗總成績的10%;期末考核理論占實驗總成績的20%,實際操作占實驗總成績的30%.這種考核方法要求學生必須認真做好每一個實驗,理解實驗原理,正確分析實驗結果,認真總結實驗成敗的原因,扎扎實實地掌握實驗操作技能.通過這種實驗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踐,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