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等院校不應當將課程調整當作英語專業的危機來處理,而應當將其當作英語專業教學的生機,對英語專業課程進行結構性的調整會帶來一系列全新功能,勢必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構體系的改革和完善,進而強化語言信息的翻譯及理解能力。
1.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高校英語教育事業的長期發展,高校英語專業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在英語專業教學實踐中也遇到了不少新的問題和情況,出現了不少新困難和挑戰,現有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由于受到各高校的不同的教學條件、學制、師資力量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在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以下問題,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下:
1.1 評估體系和培養目標滯后。在我國高等院校當中,絕大多數開設英語專業的學校基本上都是理工院校、綜合性院校、外語學院、師范學校以及各種高職、專科院校。除了綜合性院校、外語學院和師范類院校的研究生培養層次對英語研究型人才及英語教學人才進行培養以外,其他的院校均能夠對應用型人才加以培養,但是目前仍然沒有打開以英語應用型能力為培養主線的局面。與此同時,現存的英語教學評估體系以及教學目標依然停滯于以往傳統的人才培養水平上。
1.2 知識結構單一,理論脫離實際?,F階段,僅僅只有英語專業分布于我國有著較大經濟發展差異的地區,并且不同的地區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是不盡相同的。但是,就全國來說,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依舊采用的是全國“大統一”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普遍的片面重視文學類和語言類的內容,而大大的忽視了自然學科、人文學科以及其他應用型課程,教學知識體系結構十分單一。就我國高校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而言,僅僅注重理論人才的培養,過度的偏重學術型教育,忽視實際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最終導致實際應用型人才嚴重缺乏的不良局面。
1.3 學科定位有待穩定。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大發展、改革開放的重要時期,社會的發展對掌握英語的新聞、法律、金融以及經貿等諸多方面知識的人才有著極為迫切的需求,而我國的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為了滿足學生就業的需要與人才市場的需求,不斷的嘗試借助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對與之相符的人才加以培養,這便使得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的交替和更換,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此類搖擺不定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模式直接導致高校英語專業教師對日常教學的宗旨及理念認識模糊,并且對教師自身思想文化素質、專業知識的更新以及教學質量均產生了負面性的影響。
2.新時期發展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本文經過研究、分析,總結出新時期發展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工作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2.1 重視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更為注重的是英語語言技能方面的訓練,所以,教師應當對投影、錄音、廣播、多媒體、錄像以及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加以充分利用,在實踐能力、信息量和吸引力等方面給予充分的保障。在高等院校英語專業課程教學當中,教師應當適時適當的應用先進的教學設施,使學生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便可以聽到優秀教師的講授,閱讀到最好的講義,并且使學生享受到知名英語教學專家的英語課程教授資源,以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
2.2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在高等院校英語專業教學中,英語專業教師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教材的修改、專業的設置,還是教學方法、教學方式的改革,均需要英語專業教師的積極參與。所以,高等院校應當定期的組織教育及培訓活動,更新英語教師的英語知識,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與此同時,還應當增強英語教師的責任意識、使命感以及道德修養。此外,高校的英語教師也應當自覺的加強學習,豐富英語理論和實踐知識,掌握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理念,以促進英語專業教學質量的增強,推動英語專業課程建設的穩步發展。
2.3 改革傳統課程設置。高等院校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難點及重點便是課程建設與課程體系改革。為了切實的滿足新形勢、新時期對英語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全面的實現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及人才培養目標,那么就必須對高等院校的英語專業教學課程設置進行科學且合理的調整。比如,對有關復合科學的專業課程加以開設,不斷的增強課程的針對性與實用性,開設數量一定的中文課程,以便于從根本上彌補學生在英語編寫方面的缺陷,選開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基礎課程,加強學生的科技知識教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