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傳統課堂教學教師的“教”,是照本宣科,教師只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節外生枝”。教師總是希望學生能夠按照自己課前設計好的教學方案去展開教學活動,每當學生的思路與教案不吻合時,教師往往會千方百計地把學生的思路“拽”回來。文章發表在《中國職工教育》上,是教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英語課堂,最初五分鐘,訓練形式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稱“班級上課制”。
我從事英語教學已三十年了,一直認為在教學中,沒有比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了,作為一種Attention———gettingdevice,課堂的最初五分鐘利用得好壞,可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宣布每堂課開始不只是簡單的一句話:“Now,Let’sbeginourclass.”而應想方設法一開始就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英語課堂最初五分鐘理論要求
1.英語課堂前五分鐘要有趣味性
前蘇聯教育家維特洛夫指出:“教學最主要的助手是幽默睿智,它可以使整個教學頓時生輝,并能創造出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的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氣氛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通過一個生動真實的表演、一個巧妙恰當的游戲、一個矮小精悍的謎語或一段優美動聽的音樂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2.英語課堂前五分鐘要具有針對性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也就是說,所有的課前五分鐘設計內容和教學形式,包括教師語言行為、課件內容、媒體內容、學生回答、表演、實物等各種教學資源都應為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服務。
3.英語課堂前五分鐘要具有新穎性
課堂前五分鐘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課堂氣氛。新時代的初中生不僅富有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新穎的富有時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參與的興趣越濃,課堂教學效果就會越好。
最初五分鐘設計的內容及訓練形式是靈活多樣,但必須結合學生的能力、課堂的需要和操作的方便。這里根據我的教學實踐和平日的積累,舉例探討一些設計內容和活動形式。
二、英語課堂最初五分鐘設計的內容
選材貼近生活,引人入勝,增長見識。學習是一種緊張而又有目的的活動。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發生興趣。”一般來說,學生普遍會對自己的日常生活貼近的話題比較感興趣,教師可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在各種場合收集素材;也可通過學生調查,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東西,都可以納入自己的素材庫。這樣一來,這些有趣的材料就可以吸引學生。
1.結合校園生活
學校生活是學生們最關心的,只有當他們相互之間能用英語談論周圍所發生的事時,他們才會感到英語有用。于是我就千方百計讓英語走進他們的生活中。如年級里要開展籃球比賽,我就結合這個活動,在上課開始時請一位學生抱著籃球上講臺,讓學生相互問答。如:Whoishe?HeisLiLei.Whatishedoing?Isheplayingbasketball?Doesheoftenplaybasketball?Canyouplaybasketball?Areyougoingtoplaybasketballtomorrow?學生之間開展對話,氣氛異常活躍。用最初五分鐘結合校內新聞,復習已學過的詞匯,訓練了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
2.結合時事新聞
如世博會大家都感興趣,也是學生們課后談論的話題。我專門用課堂最初五分鐘簡單介紹世博歷史、世博旗幟、世博主題和世博吉祥物等有關內容,并使學生認識了WorldExpo2010ShanghaiChina,ExpoNationalDays,BetterCity,BetterLife,ExpoTickets,ChinaSector,GreenExpo,ExpoNews等詞匯。以后這些詞再出現的時候,學生就不會感到陌生了。這就幫助學生擴大了知識面。
3.結合值日生報告
我英語課堂中一直采用了“值日生報告”的方法。上課一開始,一般都按學號輪流值日,可以是一人單獨發言,也可以是兩人對話,有時學生自己擬定Topic,要有專人負責記載值日情況,評選優勝者。學生為了準備話題反復找資料、復習、預習課文。所以在學新課時,教與學雙方都覺得特別輕松。有一次,一位學生匯報了她開生日晚會的情景。接著我拿出一本日歷說:LookatPage1!Whatdaywasitthatday?ItwasSunday.Whatwasthedatethatday?ItwasOctober15.LookatPage2!...LastSundaywasOctober15.ThenlastMondaywasOctober16.LastTuesdaywasOctober17etec...Todayismybirthday.Iaskyoutohavemyparty.(全班興奮)
值日生報告的另一種形式是值日生站在講臺前,隨意挑選同學回答他詢問的日期、周日、天氣、出勤等情況,然后座位上的學生隔行輪流向值日生詢問,值日生給予認真回答。利用青少年強烈的表現欲,促進他們用英語真實交流的這種方法__深受學生歡迎,一般五分種內能進行20—25次問答。
4.結合英語國家背景、文化及語言習慣等
GoforIt!著重向學生介紹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語口語和書面語,并且有不少的交際情景和對話來自西方國家。于是在空閑時我就從英文報紙上摘錄這些國家的情況介紹給學生。他們頗感興趣,邊聽邊記筆記,短短幾分鐘不僅增加了課外知識,而且熟識了一批單詞。
三、英語課堂最初五分鐘的教學形式
1.五分鐘多媒體展示
例如:在教授八年級下Unit9“Haveyoueverbeento...?”這個句型時,在課前五分鐘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圖片,有學校附近的三江購物中心、國商大廈等圖片,有本市旅游風景區的,還有全國各地的學生比較熟悉的名勝古跡如長城、西湖等圖片,讓學生了解theWestLake,theGreatWall,Guoshang,BaizhangWaterfall,anaquariumpark,aspacemuseum等詞匯,我邊展示邊說“Haveyou(ever)beento...?”,這些教學圖片服務于課堂教學目標,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
2.五分鐘歌曲播放
馬克思說:“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英語歌曲有它豐富的內容、優美的節奏、和諧的旋律,能活躍和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使學生在這音樂聲波的刺激下,浮想連翩,思維活躍。這時候學到的知識記憶特別牢固、特別持久。在教學中,利用英語歌曲導入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渲染課堂氣氛。
學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也得到了美的享受。例如,當學習星期名稱時,先讓學生聽一曲星期名稱歌。這首歌曲調歡快,節奏明快,歌詞緊扣教學內容,在反復播放幾遍后,大部分學生都能跟著哼唱。學生在悅耳的音樂聲中輕輕松松就掌握了學習內容,并在哼唱間留下深刻的記憶。
3.五分鐘懸念巧設
懸念導入法是激發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方法。導課時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語言實踐,培養學生發現、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根據課文內容的需要故意設疑,制造懸念,引發學生追根朔源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恰當的懸念是一種興奮劑。如果所設懸念能引起學生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課堂效率就能得到提高。
例如人教新目標七年級英語BookIUnit11“WhatTimedoYouGotoSchool?”在教授時間的時候,我在黑板上畫上一個圓,然后問學生:“What’sthis?”學生也許會回答:“It’sacake.It’saface.”等,接著我又在圓內畫一個小圓點,再問學生,此時他們回答:“It’sanapple.It’sanorange.”等。最后,我在圓內畫上長、短針,標上數字,這時學生便馬上領悟“It’saclock.”,從而就可以引出新的句型“Whattimeisit?”。
4.五分鐘游戲活動
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趣味性活動之一。它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掌握英語知識,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當我們學到Therebe句型的一般疑問句時,可設計一個Guessinggame作為課堂導入,我拿出一個課前準備好的黑色塑料袋,里面裝有apen,anapple,aruler,someerasers,someoranges等,然后要求學生用Therebe句型來猜。學生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參與率也很高,一時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5.五分鐘freetalk
當學到現在進行時態時,上課時我拿出一張學生畫的圖片,圖片上是一位清潔工人在掃馬路,于是我們就進行了freetalk。T:Whatisshedoing?
S:Sheiscleaningstreetsnow.
T:Whatdoesshedo?
Freetalk形式有Askandanswer,Textretelling,Actthedialogue以及朗讀、猜謎語、表演小品、講故事。在課開始時,通過Freetalk,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堂課就圓滿地完成教學計劃。正如埃克斯利所說的:“能激發學生喜愛英語的方法,則是教英語最好的方法。”
四、英語課堂前五分鐘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應注意英語課堂前五分鐘的目的性。教師設計的內容和訓練形式要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同時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愿意學、樂于學,而不是為了作秀和擺花架子。
其次,應注意課堂前五分鐘的靈活性。課堂導入,“導”無定法,切忌鸚武學舌,東施效顰。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導入方法;即使是同一教材、同一教學內容,課堂導入的方法也因時、因地、因對象而異,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兼顧啟發性。
總之,英語課堂最初五分鐘的活動應隨著課堂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不能每天都是老面孔,活動的內容要有真實性,與學生的生活、學習緊密相關,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回答,活動的形式要多樣化,能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從而積極參與。所以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把活動內容和課堂內容較好地銜接起來,為整節課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
省級教育期刊論文發表推薦:《中國職工教育》雜志(China Staff Education)創辦于1993年,半月刊,是全國總工會主管的主要媒體,是全國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的國家級期刊,是配合國家"創新工程",由國家科技部、國資委、全國總工會共同推進"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的主要宣傳媒體之一。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林立,楊傳緯.英語學科教育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人教Goforit七年級教材BookI、II.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