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林業工程師論文發表了林業經濟市場化體制是如何構建的,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加快,我國林業經濟逐漸適應現行的林業體制,林業經濟在市場的良性運作為林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場和投資,確保經濟的和諧發展,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林業工程師論文,林業經濟,市場體制
1引言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市場經濟與國際接軌,市場經濟建設的步伐逐漸加快。對于我國林業經濟而言,要想取得較好發展就需要順應經濟發展浪潮,適當改革現行的林業體制,將林業經濟融入國際林業經濟之中。在我國目前的林業經濟中,經濟體制改革受法律法規、利益驅使等因素的制約,確保了林業經濟在市場機制中的良性運行,同時也需要建立公平開放的木材市場、宏觀管理體制、企業制度等,以此為林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市場與投資,實現林業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確保經濟的和諧發展。
2林業經濟市場化
林業經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其也是一種對于人民、對于國家長遠發展都相當有益的公共事業。是否可以實現中國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決定了今后中國人民是否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深入發展,中國如今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如何在可以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發展林業經濟,推動林業經濟市場化已經成為了我國當前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林業經濟市場化是實現林業資源、生產要素合理分配、利用的必由之路[1]。
近幾年,經濟效益逐漸受到林業單位的重視,林業經濟發展也逐漸向生產率比較高的用途轉化。在目前的市場大環境中,建設市場是林業經濟融合于市場的主要任務,即建設以林木為主要商品對象并以此進行交易的市場。
實現林業經濟市場化,市場是主要場所,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林業資源的供應者以何種方式存在于市場中,其均可獨立進入市場,并進行自主、平等的供應、管理、競爭。目前,我國已開始嘗試建設林業經濟的市場經濟體制,并不斷探索市場化建設途徑。我國對林業實行所有權制度,隨著林業經濟的發展,林業資源逐漸集中,集中于部分企業,形成林業市場經濟的壟斷,進而阻礙林業經濟的發展。因此,改革林業經濟體制,首先需要打破壟斷,逐漸分散林業經濟的發展,宏觀調控林業市場經濟,實現林業經濟市場的平衡,確保市場的健康運行。
3林業經濟市場體制的構建途徑
林業經濟的市場體制的構建會受著諸多因素的影響以及制約。因此,要想構建起合理的林業經濟市場體制,推進林業經濟的市場化發展,就必須要進行綜合考慮。對于林業經濟市場來講,林業市場的競爭性以及開放性是其發展的重要基礎。
3.1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市場機制是經濟發展的保障,建立競爭性林木市場,使每個林業經濟主體平等的進入市場,在市場中自主經營、決策,并根據市場價格,機會均等的獲取林業生產要素,均等的承擔稅收[2]。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較為成熟市場為保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首先,需要為所有競爭者提供公平的競爭市場,建立競爭性林業市場體制,確保買者與賣者市場交易的充分性。其次,充分利用市場資源配置功能,通過采取轉移生產要素、供求、價格波動的方式,合理調節市場,進而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然后,建立開放統一的林業市場,打破市場壟斷,并接軌國際市場,對國際市場的林木價格進行了解,掌握國際市場價格的動態變化,合理維護林業市場秩序。最后,充分調查林木市場,對林木的供求量進行掌握,通過價格波動宏觀調控市場,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3.2合理構建實體市場
實現林業經濟的快速、全面發展,需要打破地域限制,擴大林業的市場范圍,整合各個地區、國家的林業資源,形成一個開放統一的大市場,將我國林業經濟融入世界性林業經濟之中。近年來,隨著林業產業的逐步發展、林業資源的增加,林業經濟中的原材料、勞力、資本的利用也逐漸走向國際市場,整合型林業市場的建立急需進行。在省級林業市場中融入縣級、市級林業資源,并對其進行整合,進而融入到國家級林業市場中,參與世界市場競爭,提高競爭實力。
3.3合理構建虛擬市場
虛擬市場指的是木材的抵押貸款、期權、期貨的市場構思[3]。就林木的期貨市場而言,目前,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構建。首先,對林木期貨市場的上市品種進行合理設立,以證券交易的形式實現林木經濟的市場化。對于林木產品期貨品種的設立,不必在所有的市場中進行,在某一地區,不一定需要嚴格的期貨種類。但在國家性林木市場中,木產品期貨品種的設立必不可少,以此對林業經濟市場的運行狀態進行真實反映,實現市場的合理控制。其次,合理建立中介組織,以合同的約定為基礎,開展多種形式的林木資源供求,以此構建期貨市場。在林木進行栽培時,林木的買家可對其進行一定的投入,提前訂貨,這樣,當林木資源進入市場后,買家便擁有一定的買賣林木資源的權利。此外,林木的買家可先將一定的權利金支付給賣方,在以后交易中,便可按照以前所商議的價格進行,減少市場價格波動對其的影響,確保林木經濟市場的穩定發展。
3.4充分利用林業產業載體
以產業載體論實現林規劃林業的發展,完善政策主張。產業載體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分析林業發展路徑,選擇材林資源培育的科學路徑,滿足林業產業的發展需求。②科學建立林業產業體系,對現行林業結構進行調整,對林業產業發展進行全面扶持。③對政府管理林業的行為進行規定,制定合理的林業產業載體論的政策方案,即建立森林資源培育的政策體系、各區域林業產業協調發展的政策體系、通過林業產業發展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政策體系等[4]。產業載體論實施的核心是,首先,從林業全局的高度思考、研究林業產業,森林資源培育通過林業產業發展來拉動,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全局林業的發展。其次,從現代林業產業體系培育、建立的構架出發,考慮林業產業發展問題,以此對各階段林業發展的布局、重點進行設計,并合理設計林業發展的政策、途徑[5]。最后,對于中國林業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機制而言,以市場機制輔助政府作用,以此推動林業的市場化進程。
4結語
目前,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還處于低水平狀態,發展不平衡、分散。實現我國林業經濟的和諧發展、快速壯大,需要實現林木經濟的市場化,使林木資源全面融入到大市場經濟中,實現林木資源分配、使用的最大化。要實現林業經濟的市場發展,就需要注重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努力。首先,需要充分發揮出市場機制的作用,良好的市場機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其次,需要加速打造出合理的實體市場。
要真正的實現林業經濟的良好發展,就必須要勇于打破傳統地域限制,將林業市場的范圍進行擴大,有效整合各個地區乃至是國家的林業資源,逐步地形成一個開放統一的大市場。再次,則是要合理打造虛擬市場,逐步完善木材的抵押貸款、期權、期貨的市場。通過良好的虛擬市場,減少價格波動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最后,則是要充分利用好林業產業載體,以此來不斷推動林業的市場化進程。構建林業經濟市場體制,需要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合理構建實體、虛擬市場,加大林業經濟投入,充分發揮國家宏觀調控能力,促進林業經濟市場的穩定、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羅薇.淺談實現林業經濟市場體制構建的途徑[J].科技與企業,2014(2):219.
[2]李宏.林業經濟市場體制構建的途徑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7):327.
[3]林家文.林業經濟問題分析與應對策略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2(24):19~20.
[4]韋毅.實現林業經濟市場體制構建的途徑分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3(6):163.
[5]張英杰.論現代林業保護與經濟的協調發展[J].經貿實踐,2016(13):55.
作者:張亞楠 趙眉芳 張辰旭 單位: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 黑龍江省第三森林調查規劃設計院
推薦閱讀:《森林公安》(雙月刊)創刊于2001年,是由國家林業局主管、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社會科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