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剖與臨床
![]() |
期刊名稱: | 中國解剖與臨床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0-1202/R | |
國際標準刊號: | 2095-7041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衛生部 | |
主辦單位: | 中國醫師協會;蚌埠醫學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中國解剖與臨床》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中國解剖與臨床》是蚌埠醫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綜合影響因子為0.129。
• 期刊欄目:
專家述評、論著、臨床研究、綜述、繼教園地、技術與方法、學術動態、短篇及病例報道
• 數據庫收錄情況: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 辦刊宗旨:
《中國解剖與臨床》曾用名《解剖與臨床》,以廣大解剖與臨床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基礎與臨床、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的工作方針,報道兩學科最新進展和科研成果,促進解剖與臨床兩大學科之間的學術交流、科研合作及其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利用。
• 影響因子:
復合影響因子:0.160 綜合影響因子:0.129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糖尿病對腦白質病變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霍穎超,甘小婭,李夢穎,彭澤艷,王延江,周華東,符曉艷,Fu Xiaoyan,Huo Yingchao,Gan Xiaoya,Li Mengying,Peng Zeyan,Wang Yanjiang,Zhou Huadong
腔隙性腦梗死患者顱內動脈狹窄與腦白質病變發生的關系 陶永,霍穎超,符曉艷,王羚入,朱潔,周華東,Tao Yong,Huo Yingchao,Fu Xiaoyan,Wang Lingru,Zhu Jie,Zhou Huadong
60歲以上老年人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白質病變的相關性研究 霍穎超,王敏,彭澤艷,朱潔,周華東,Huo Yingchao,Wang Min,Peng Zeyan,Zhu Jie,Zhou Huadong
中老年人群脂聯素基因多態性與腦白質病變的關系 尹澤鋼,崔敏,符曉艷,王敏,周華東,Yin Zegang,Cui Min,Fu Xiaoyan,Wang Min,Zhou Huadong
中老年人血脂水平與腦白質病變發生的相關性 陶永,周華東,王羚入,王敏,尹澤鋼,Tao Yong,Zhou Huadong,Wang Lingru,Wang Min,Yin Zegang
枕下乙狀竇后入路內聽道后壁磨除的顯微解剖 尹志杰,金保哲,周文科,Yin Zhijie,Jin Baozhe,Zhou Wenke
單側完全性唇裂 Millard 術后1~6年患兒鼻唇部結構測量 霍繼武,李光早,徐靜,葛樹星,高嵩,宋培軍,Huo Jiwu,Li Guangzao,Xu Jing,Ge Shuxing,Gao Song,Song Peijun
經椎板關節突螺釘固定的X線解剖學研究 范煜昕,陳宏亮,呂游,郭開今,袁峰,Yuan Feng,Fan Yuxin,Chen Hongliang,Lyu You,Guo Kaijin
經髂腹股溝入路與 Stoppa 入路治療移位型髖臼骨折臨床療效的 Meta 分析 王小健,蘇云星,郭秀生,魏壘,Wang Xiaojian,Su Yunxing,Guo Xiusheng,Wei Lei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鈦籠重建聯合釘棒系統治療胸腰椎結核療效分析 湯浩,姜效韋,王宸,劉光旺,韓猛,劉光普,馬超,Tang Hao,Jiang Xiaowei,Wang Chen,Liu Guangwang,Han Meng,Liu Guangpu,Ma Chao
Wiltse 入路微創與開放經椎間孔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較 高愛國,趙鵬,龐中狀,周穎川,程力,Gao Aiguo,Zhao Peng,Pang Zhongzhuang,Zhou Yingchuan,Cheng Li
經皮椎間孔鏡與椎板開窗髓核摘除手術治療肥胖患者腰椎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比較 張鑫,張為,孫亞澎,徐佳欣,薛睿,申勇,丁文元,Zhang Xin,Zhang Wei,Sun Yapeng,Xu Jiaxin,Xue Rui,Shen Yong,Ding Wenyuan
醫生評職論文:艾滋病患者全麻術的影響因素
【摘要】目的探討艾滋病患者全麻術后發生譫妄的影響因素。方法選取于我院擇期擬行全身麻醉下剖腹探查術的患者60例,隨機分為非傳染組30例(N組)和艾滋病組30例(A組)。觀察并記錄2組術后3d內發生譫妄的例數及影響因素。結果艾滋病組術后譫妄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非傳染病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艾滋病患者長期服用抗病毒藥與術后譫妄的發生具有相關性。術后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監測水電解質酸堿平衡,防止肺部感染的發生,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以降低患者術后譫妄的發生率。
【關鍵詞】艾滋病,譫妄,全麻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05—2015-04在我院擇期擬行全身麻醉下剖腹探查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非傳染組30例(N組)和艾滋病組30例(A組)。N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15~66歲,平均(40.4±4.3)歲。A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18~65歲,平均(41.6±3.3)歲;規律服用抗病毒藥3~5a。2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入室后,統一監測生命體征,開放上肢外周靜脈,進行靜脈全身麻醉+經口氣管插管方式。1.3譫妄的診斷標準譫妄評定法(CAM)對患者手術當日(d0)、術后1(d1)、2(d2)、3(d3)d的意識、認知、定向、思維進行術后隨訪及評估。采用美國精神病學會《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4版(DSM-1V)標準:意識混亂(對環境的知曉和注意力下降);認知的改變(如記憶缺失、定向力換亂和語言混亂);認知障礙(如視覺假象、幻覺)。疼痛評分采用Price-hency評分法:4分為安靜狀態下劇烈疼痛,難以忍受。3分為安靜狀態下輕微疼痛,可以忍受。2分為深呼吸時疼痛,安靜時無疼痛。1分為咳嗽時疼痛。0分為咳嗽時無疼痛。1.4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軟件完成,單因素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