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學院學報
![]() |
期刊名稱: | 溫州醫學院學報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33-1386/R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0-2138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溫州醫學院 | |
主辦單位: | 溫州醫科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溫州醫學院學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溫州醫學院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溫州醫科大學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溫州醫科大學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溫州醫科大學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溫州醫學院學報》曾用刊名:溫州醫學院學報出版地:浙江省溫州市主管單位:溫州醫學院主辦單位:溫州醫科大學出刊周期: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59年主編:瞿佳郵發代號:32-117國際標準刊號:1000-2138國內統一刊號:33-1386/R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315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248萬方影響因子:0.418萬方總被引頻次:782
• 期刊欄目:論著、論著摘要、臨床經驗、技術與方法、護理研究、病例分析、綜述、個案報道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萬方數據庫收錄、化學文摘、哥白尼索引收錄
• 辦刊宗旨:《溫州醫學院學報》創刊于1959年,是一本歷史長久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該刊主要報道溫州醫學院及浙江省的醫學科學研究新成果、新動態,內容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祖國醫學及醫學教學研究等,在廣大讀者、作者的支持下,該刊質量穩步提高,根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提供的數據表明,其影響因子在國內47所高等醫藥院校中名列第8,總被引頻次名列第4。本刊目前已經被國家科技部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評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國內十多種權威數據庫收錄。
《溫州醫學院學報》創刊于1959年是一本歷史長久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該刊為大16開雙月刊96頁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報道溫州醫學院及浙江省的醫學科學研究新成果新動態內容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祖國醫學及醫學教學研究等。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418;總被引頻次:782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315;綜合影響因子:0.248
• 《溫州醫學院學報》論文發表目錄:
C-myc和HIF-1α蛋白在預測巨塊型宮頸鱗癌新輔助化療療效中的作用………………………………吳均;陳苗苗;周青峰;王穎;朱雪瓊859-863
我校附屬第一醫院入選全國“三級甲等醫院公信力”百強榜單…………………………溫宣863
溫州地區漢族人群CYP2C19和CYP2C9基因多態性分析…………………………周懷彬;王金丹;胡理懷;溫超瑋;呂建新864-867
白細胞介素17對大鼠肝星狀細胞膠原代謝的影響…………………………余盼攀;張啟瑜;金慧成868-871+876
頭頸部大動脈粥樣硬化與腦白質疏松相關性分析…………………………呂洋輝;何松彬;唐維國;孫茂軍;王斌達;周琳;葉指南872-876
腦梗死后出血轉化的危險因素分析…………………………蘭清蓮;周成業;王小同877-881
本刊2015年起啟用在線投稿…………………………本刊編輯部881
VEGF經PI3K-Akt-Bad通路降低凍存后EOCs凋亡率…………………………酈錚錚;林以諾;郭宴會882-886
CXC趨化因子配體16在慢性腎臟病中的表達及其意義…………………………葉菡洋;金領微;金建;陳琰;高依依;黃文;李占園;鄭育;周志宏887-891
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圖像融合技術對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功能不全的評價…………………………魏培英;賈秀芬;鄭塵非;鄭永飛;孔建國;張華;吳恩福892-895
比較右美托咪定與曲馬多預防圍術期寒戰效果的Meta分析…………………………趙喜越;繆劍霞;王良榮;蔣柳明;邱恩毅;林麗娜896-900
醫學論文發表:論對帶狀皰疹的臨床治療及護理措施
摘要:治愈:經過治療,幾乎無疼痛感,刺激或觸摸疼痛區域,感覺恢復正常,無疼痛感,VAS評分為0分;2)好轉:治療后,疼痛感覺明顯減輕,刺激或觸摸疼痛區域都能引起疼痛或者使疼痛加重VAS1~3分;3)無效:治療后,沒有明顯的疼痛減輕的感覺。
關鍵詞:臨床醫學,醫學管理,醫學應用
帶狀皰疹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在我們通常的治療方法多以藥物治療為主,但通過臨床的觀察,藥物的療效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因為帶狀皰疹周圍神經損傷的結果,同時與中樞神經系統信號處理的變化有關,即有外周機制和中樞機制同時參與3。故藥物要控制疼痛必須反復用藥,這樣就很容易產生不良反應,盡管如此,藥物也很難從根本上控制疼痛,而臂叢、肋間、腰骶叢神經阻滯能直接給予利多卡因等藥物,而利多卡因具有阻斷惡性刺激傳導、消除神經系統遭受強烈刺激的作用,同時神經阻滯治療又能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新陳代謝,改善各種原因所致的營養障礙,恢復組織的正常功能4,尤其治療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煩躁及焦慮狀態,避免惡性循環。同時通過臂叢、肋間、腰骶叢神經阻滯能使藥物快速到達神經病變部位5,故小劑量即可達到鎮痛效果,這樣就減少了全身用藥帶來的不良反應。綜上所述:神經阻滯聯合藥物治療帶狀皰疹經濟實惠,療效明顯且副作用少,應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