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 |
期刊名稱: |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CN11-4980/R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1672-3244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 |
主辦單位: | 中華口腔醫學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China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會刊,由衛生部主管,中華口腔醫學會主辦,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承辦,2003年3月創刊。語 言:中文,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辦單位:中華口腔醫學會,創刊時間:2003,出版周期:雙月刊,國內刊號:CN11-4980/R,國際刊號:ISSN1672-3244,郵發代號;4-759
• 期刊欄目:設有述評、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專欄論著、臨床總結、綜述、學術講座等欄目。
• 數據庫收錄情況:《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現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以及美國化學文摘(CA)、EBSCO 數據庫。
• 讀者對象:適合國內外各醫學院校、有關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及從事口腔頜面外科專業與涉及本專業的各級醫師、教師和科研工作者,包括大學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員等參閱。
• 辦刊宗旨:本著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學術民主,活躍學術氛圍。
• 影響因子: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統計分析,2007年,《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分別為0.395(核心版)和0.511(擴展版),他引率為0.70。2008年影響因子為0.511。2009年影響因子為0.569,排名第3/17。
• 發展歷程: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的申請工作始于2001年下半年,經中華口腔醫學會批準,申報材料上報衛生部辦公廳。經衛生部研究同意后,上報科學技術部,由科技部上報新聞出版署獲得批準。2002年11月8日科學技術部正式批文,同意創辦《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隨即于北京市新聞出版局辦理相關登記、注冊手續,在國家圖書館申請并獲得ISSN號(1672-3244),北京市工商管理局獲得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0225號,與中國口腔醫學繼續教育雜志共用)。經過積極協商,2004年獲準上海市郵政局郵發 (4-759)。第一屆編委會陣容強大,主要由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組成,并邀請12名海外知名學者擔任特邀編委。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從創辦之初,即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力求向世界反映中國口腔頜面外科事業的發展水平。雜志的特色是編委及論文的國際化程度高,重要論文后附評述、爭鳴,及時刊登專業委員會及學組信息、會議紀要,介紹國內外知名人物,開展循證醫學教育和研究。在排版和印刷方面,力求版面整潔、美觀;彩圖隨文印刷,圖、表說明中英文對照。雜志一經出版,即被美國化學文摘收錄,同時被收錄中國期刊網、重慶維普(天元數據網)。
2003年12月1日,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網開通運行,專辟《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欄目,雜志實現全文上網,允許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會員登錄網站,瀏覽、下載全文,實現信息的最快傳播和最大利用。2005年初,經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組織專家嚴格評審,批準《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從2004年第1期開始,進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2006年第1期始,改為雙月刊,正文頁碼由原來的64頁增加至80頁,出版日期改為單月25日,每期定價也相應調整為8.00元。
2007年8月,與美國EBSCO出版社簽署協議,雜志全文被EBSCO數據庫收錄。
2007年11月8日在上海召開換屆會議,成立第二屆《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編委會。新一屆編委會由98名老中青專家組成,同時成立由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的審稿委員會,以確保稿件的學術水平。
2008年5月22-25日,第12屆國際口腔癌大會(ICOOC)在上海召開,為配合會議的順利舉行,擴大雜志的影響,會議論文集作為雜志增刊出版。
2008年第1期開始,正文頁碼由原來的80頁增加至96頁,每期定價調整為12.00元。
從2009年1月1日開始,正式啟用網上投稿審稿系統,所有稿件均通過網上投寄和評審,既方便了讀者和審稿人,又節約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辦公自動化水平,為不斷提升雜志的影響力和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010年年初,經醫院院務會議討論通過,決定每年給予雜志一定辦刊經費,支持雜志的軟硬件建設,使雜志向著更高層次發展。
2010年1月25日,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同意成立《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雜志社(期刊出版-R8823),雜志社擁有法人資格,成功實現轉制,走向企業化運營之路。
2011年10月26日,《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第三屆編委會成立大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隆重召開。第三屆編委會由109名編委組成。其中,顧問4名,主編1名,副主編5名,編委84名,特邀編委15名。
口腔醫學中的正畸專業,由于病例的治療周期過長,在國內是除正畸專業研究生以外的其他口腔醫學生幾乎不參加實習的科室,但正畸是口腔醫生為患者制定口腔綜合治療計劃時不可避免要遇到的問題,可以說,正畸專業已成為大多數口腔全科醫生的臨床能力的短板。
隨著人口結構繼續向老齡化趨勢的發展,社區醫生也將會越來越多地接觸到行動不便,全身病情復雜的病人,牙醫不再僅僅是為行動方便的、全身情況良好的患者看牙病,更是為更多的患者解決口腔問題,提高生活質量。因此,作為口腔科醫生也要首先考慮患者的全身情況,排除患者性命攸關的問題,再考慮治療口腔疾病。
年輕醫生對此必須有深刻的認識,才能保證醫療的安全。綜合性醫院的口腔門診,存在大量的全身病情復雜的患者,住院醫師們能有機會對此類問題見多識廣,迅速增長自己的臨床經驗,為以后的行醫安全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在口腔科門診的分科輪轉中,包括在牙體、牙周、頜面外科及修復科等等的輪轉中,住院醫師接診了大量的門診患者,在每天高強度的診斷治療中,熟練和提高臨床技能,做到常見病練速度,疑難病練診斷,從而全面提高了臨床診斷和治療水平。
為此,我們安排住院醫師在口腔正畸科一定時間的輪轉,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