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SCI最為重要。那么SCI論文的編寫技巧是什么呢,小編這就給你談談!
1、SCI論文一定要有吸引力的題目,思路清晰的摘要,和漂亮的圖。這三者是決定文章命運的關鍵。實際上大部分reviewer,審稿的方法是快速看一下文章題目,摘要和圖,如果這三者不滿意,這篇文章基本就Over了。至于意見太容易了,諸如說你文章語言有問題呀,不符合雜志要求呀,或質量低呀。實際上,這些意見有時審稿人根據沒有認真看。如果題目,摘要,和圖三者過關了,一般來說,只要是內容質量不是太差,基本都會給出較好的意見的。我們知道,一定要讓reviewer心情愉快!不要挑戰他的心情!因為這些reviewer大多是大忙人,沒有心情給你慢慢看的。
2、SCI論文標題盡量不要出現novel, new等字眼,也不要太長,簡潔明確,有力。從邏輯的角度講,寫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報道新的進展,如果不新的話那也沒有發表的必要了。從審稿人的角度講,他首先不會因為你寫了個new就會覺得你的文章非常有新意,有時候還會適得其反,讓審稿人覺得你在挑戰他的經驗以及智商,于是乎千方百計找你文章里不new的地方……。另外,許多題目喜歡用effect on...這類含糊的話,應該改為XXX促進或抑制XXX,這樣更為明確的詞語。中文雜志中經常會出現“初探”“初步研究”,這些都不能在SCI文章中出現。
3、SCI論文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數字。我們知道,人對數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邏輯思路,引著編輯思路。切記,做實驗的一些朋友有時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測出的某些最新數據,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強調,殊不知在審稿人眼中這些僅僅是一串串毫無意義的阿拉伯數字而已。
4、SCI論文圖與表的選擇,能用圖盡量用圖表示,包括各種統計圖。圖更直觀一些,表都是數字,很難理解的。如果一篇文章讓reviewer看起來“難受”的話,結果不言而喻了。另外,近年來主張圖盡量組合在一起,這樣也容易理解一些。
5、SCI論文編寫參考文獻和引用一定要規范,最好用文獻管理軟件(如endnote)來編輯,不要手工制作,費力且不討好。軟件來做,這樣不會出錯。我們medsci,對于所有的投稿文章,參考文獻全部重新查找,并用軟件生成,確保不犯各種小錯誤。
6、SCI論文的格式要符合規則。一般來講通篇雙倍行距,段落之間留出空行,正文跟參考文獻字體要區分開。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