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幼小銜接問題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極度關注、重視的問題,也是幼教工作者一直研究討論的話題。如果幼兒園和家庭都能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那對于幼兒今后的學習生活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反之,會影響孩子今后的學習品質。幼兒園一線教師一直對幼小銜接課題進行深入研究,也積極和家長取得溝通,嘗試改變家長的某些不好的固有觀念,希望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做好幼小銜接,幫助幼兒順利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關鍵詞:幼小銜接;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家庭;解決對策
一、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現狀的推動
就沉江市區而言,幼兒園辦園數量持續增加,集體呈現出辦園規模較小,辦園條件不合格,許多園所都是暫用公共人行道作為辦園資源,幾十所幼兒園中僅一所為公辦幼兒園,且地處偏遠的老城區,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幼兒生源也逐漸增多,每年新辦園所也越來越多,各園所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強烈。許多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甚至從小班開始就對孩子進行了系統的、機械的知識學習。于是,從幼兒園入學開始,家長拼命地讓孩子學習各種課程,舞蹈、小主持、器樂、書法、籃球……各種各樣的學習讓本該擁有充滿天真快樂童年的孩子失去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尤其當孩子升人大班后,為了進入小學輕松些,家長們強烈要求幼兒園開始學習拼音、數學等超過孩子發展年齡的學科知識,這讓教師和孩子都苦不堪言。
(二)師資力量薄弱
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許多大學,包括一些本科院校都開設了學前教育這一門專業,許多優秀的學前教育畢業生也開始踏人社會工作,服務于學前教育這一行亞。但是,就目前沅江本地而言,幼兒教師的整體水平不高,很多都是中專畢業,也有的是高中、初中學歷。學前教育師資力量如此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體現在本身對幼兒教師需求量大,其次幼兒教師的工作量大,責任重,待遇低,導致流動性很大、許多大專畢業生選擇留在大城市發展,導致師資缺乏。
做好幼兒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有專業的理論基礎,幼兒園要根據園所的實際情況定期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深人學習《指南》、《綱要》、《規程》等國家頒布的相關文件及書籍,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遵循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方式,切勿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要正確指導家長科學育兒,而不是一味追求園所的利益被家長牽著鼻子走。
(三)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幼兒園小學化極大程度是因為迫于家長的壓力,而提前向幼兒教授小學的知識。幼兒園教育本應該以游戲為基礎,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可是幼兒教育小學化后,明顯突出“智”的培養,而忽視了其它方面的均衡發展。當幼兒的骨骼肌肉還不太適合書寫的時候,我們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幼兒拿起鉛筆一筆一劃的寫字。當幼兒還處于前運算階段不能進行具體運算的時候,我們逼迫著幼兒背誦1+1=2等等。我們沒有關注幼兒成長真正需要的東西,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拔苗助長。家長們存在著各種攀比,誰家的孩子認識多少個字,誰家的孩子又能背誦多少唐詩宋詞,又有誰家的孩子能背到圓周率的多少位……這樣的教育模式呈現出的結果可能是孩子會寫不少字,會讀拼音,會算算術,可是這樣的教學,已嚴重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對于孩子來說,學習的過程是枯燥的、機械的,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已悄然被扼殺。其次,過早的機械教學已阻礙了幼兒智力的發展,自主學習意識、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沒有得到持續發展。總的來說,教育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用心教育,切勿與教育背道而馳,拔苗助長。
(四)家長教育思想落后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良好的家庭教養對孩子性格的養成起重要作用,會讓孩子形成優秀的品質。但是,由于中國國情,獨生子女居多,部分家長對孩子溺愛,過渡包辦代替,忽視對孩子自立、自主、自強的培養。也有許多家長還是觀念比較陳舊,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其它的無所謂,忽視了孩子的全面發展,這樣下去會導致孩子今后上課不專心,學習不認真,從而形成不良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幼小銜接更難以順利進行。
二、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策略
(一)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修養,要積極參加培訓,學習專業知識及提高各方面技能,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下一代受教育的水平,教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到幼小銜接的質量。
(二)幫助孩子做好學習準備
幼兒園的學習屬于學齡前學習,這種學習更加強調的是一種準備狀態,它是為小學學習打基礎和做鋪墊的。所以,孩子在幼兒園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上課的時候專心致志,認真聽課,積極思考,主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項任務,不要求有多完美,但求認真,仔細。愛惜書本,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能夠主動的學習新的知識,遇到困難知道尋求幫助,面對問題能夠積極思考……
(三)幼兒園要與小學建立對等的關系
幼小銜接不應該只是單一的讓幼兒園去與小學靠攏,小學也應該來了解幼兒園的生活及課程,兩者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支持的溝通。
(四)幼兒園要定期開展幼小銜接講座
通過家長學校、家園聯系欄、家長開放日等宣傳途徑幫助家長走出誤區,與幼兒園達成一致教育,引導家長正確評價自己的孩子,全面認識幼兒的發展。
一是在進入小學學習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整理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較強的自主意識,遇到挫折能自己主動解決問題,與同學間要互相幫助,友好相處。二是提前了解小學的生活作息時間,給幼兒建立穩定的作息制度。可以提前帶孩子參觀小學,了解小學生活學習環境,講講小學一些基本的規則。三是在孩子剛人學期間,要密切關注上學情況,及時了解孩子每天的表現,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盡量為孩子創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空間,同時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科學保教幼小銜接作為高度關注的問題,需要幼兒園、家庭、小學等共同努力,達成教育的一致性,實施科學的保育、教育。希望幼兒園及家庭都能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切勿被機械的知識占據頭腦,要共同朝著科學的教育方向出發,給孩子一個幸??鞓返耐?。
推薦閱讀:幼兒園論文怎么寫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