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識
![]() |
期刊名稱: | 文史知識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1358/K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2-9869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出版集團 | |
主辦單位: | 中華書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文史知識》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文史知識》(月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中華書局主辦的刊物。
《文史知識》旨在宏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少年進行道德、精神方面的素質教育。刊登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歷史、哲學及文化史等方面的文章。
《文史知識》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收錄。
• 期刊欄目:
筆談、文史百題、詩文欣賞、文物與考古、古代科技漫話、文化史知識、民俗志、人物春秋
• 數據庫收錄情況:
知網收錄(中)
雜志優秀范例參考:
說“藞苴”——兼談宋代禪林對蜀僧的習慣稱呼 周裕鍇;
黃河長江的禮贊——說李白《西岳云臺歌》《廬山謠》 葛曉音;
詠史懷古與送別抒情的渾然一體——駱賓王《于易水送人》新讀 周欣展;
始知骨肉愛 乃是憂悲聚——白居易《弄龜羅》等詩 孫華娟;
韓愈對儒學復興的貢獻 劉寧;
楊衒之的“自畫像” 卜興蕾;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最近新書
本草鼻祖:《神農本草經》 王家葵;
饅頭、包子與蒸餅 曾維華;
形具神生話鴟尾 于志飛;王紫微;
沉魚落雁花愁顫 馬瑞芳;
強調詩樂教化的《毛詩序》 劉躍進;
王安石與他的時代(一) 鄧小南;
摘要:在媒體融合上,存在著很多形式層面的表現,比如,在新聞網絡化、碎片化的時代,媒體議題設置與輿論引導能力在下降。很多人對媒介融合的認識不到位,將文字、圖片、視頻簡單相加來改造傳統報道,部分人認為將信息上網就是新媒體,媒體的融合不僅是符號形態和媒介形態的互相包容,更離不開對媒體環境的整體把握,要從新聞理念的層面進行思考。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理念,論文投稿
一、新傳播技術衍生的新聞理念
新聞傳播方式的變革與技術的更新關系密切。新技術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也決定了新聞傳播領域的思維方式,包括媒體傳播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