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利用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對灃東新城產業發展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其具有行業貢獻體現“二八法則”、產業分布由三橋向北向西輻射、產業規模“中位數”過億元等特點,存在的問題是主要產業集中在傳統行業,高技術行業規模占比小,批發業和物流業聚集協同效應有待發揮。對灃東新城產業發展建議是:打造高技術產業新高地,引導優勢產業入園聚集協同發展,提升制造業對經濟的支撐力。為此,應健全精準化招商機制,完善重點項目“綠色通道”,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灃東新城;產業布局;經營規模;統計;發展
科學準確做好區域產業定位與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培育壯大產業,形成規模大、貢獻好、支撐強的“拳頭”產業,對實現發展目標具有重大意義,也是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本文從統計視角,利用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將企業營業收入、行政事業單位總支出、非營利性單位收入三項指標合成,再綜合相關專業數據,形成行業經營規模和區域經營規模兩個綜合指標,對陜西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的產業現狀展開不同維度分析,發現各區域在產業特色化發展及規模擴大的同時,存在行業分布過于集中、部分區域產業定位精準度低、產業協同發展不足等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全區產業集群的做大做強。針對上述現象,結合灃東新城全區總體規劃定位,提出產業發展建議,以期為相關規劃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
一、灃東新城產業發展現狀
灃東新城是西咸新區渭河南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東接西安市西三環,西接灃河東岸,南臨西漢高速,北臨渭河,規劃總面積159.3平方公里,發展目標是面向全國,建設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立足陜西,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板塊和引領區,成為西咸新區獨具特色的人文、田園生態新城;引領西咸,建設高新技術研發孵化、會展業聚集區,成為經濟區重要經濟增長極。
2018年,灃東新城轄區內有各類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約11000家,經營規模約930億元,其中企業法人9735家,經營規模約810億元。從產業結構看,第二產業經營規模占比29.7%,第三產業占比70.3%。從各行業大類的經營規模看,批發、零售業排名前兩位;從區域分布看,60%的經營規模來自三橋區域;從在西咸新區的占比看,約占新區經營規模的60%。按現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灃東新城涉及國民經濟97個行業大類中的77個行業大類。
(一)行業貢獻高度呈現“二八法則”
依據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測算,2018年灃東新城國民經濟行業排名前5的行業大類經營規模合計占比達61.5%,排名前10的行業大類經營規模合計占比達76.6%,排名前15的行業大類經營規模合計占比達85.1%,排名前20的行業經營規模合計占比達90.8%。可以看出,占比18.5%的行業大類(前15行業)經營規模合計占比達85.1%,高度呈現“二八法則”特點,這與西安市相似。
全區經營規模排名前20的行業大類主要有批發業(以醫藥、醫療器械、工程機械、化工產品等為主)、零售業(以汽車零售為主)、房地產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中車、同力)、專業技術服務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混凝土)等。與西安市相比,灃東新城“二八法則”中20%的行業“含金量”明顯低于全市。西安市排名前20的行業大類中,前兩位行業大類分別是貨幣金融服務業和房地產業,而灃東新城是批發業、零售業。西安市排名前20的行業大類經營規模梯隊依次分布,行業間規模差異沒有大幅跳動,而灃東新城零售業和房地產業經營規模落差明顯。
(二)產業分布由三橋向北向西輻射
灃東新城5個區域,經營規模三橋最大,依次向上林、建章路、王寺、斗門區域輻射,且規模遞減,這一格局的形成與三橋街道是西安的西大門和有著較好的工業、商業基礎密不可分。
從相關數據可以看出,灃東新城北邊的三橋、建章路、上林、王寺(大部分)4個區域經營規模占比96.1%,遠大于南邊斗門區域3.9%的經營規模占比。從東西看,呈現“三七開”格局,即東邊的三橋和建章路兩個區域經營規模占比為70%,西邊的上林、王寺、斗門三個區域占比約30%。
(三)產業規模“中位數”過億元
由于灃東新城產業分布相對集中在幾個行業大類,全區行業大類之間經營規模差異較大,故以產業經營規模中位數代替產業經營規模平均數來說明現有大類行業的經營規模。灃東新城行業大類經營規模中位數為1.3億元,說明一半以上行業大類經營規模超過1.3億元。
初步測算,全區產業經營規模過百億元的行業大類均是流通領域的批發業與零售業。細分看,批發業主要集中在醫藥、醫療器械、工程機械、石油制品等領域;零售業中85%以上集中在汽車新車零售及汽車相關領域;專業技術服務業以工程管理、土地儲備管理和檢測類業務為主,行業經營規模約占全區的4.2%。制造業門類中規模最大的為混凝土等加工制造,行業經營規模約占全區的4.1%。
(四)區域布局呈現“四個集中”
一是近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三橋區域。三橋區域是西安市的西大門,地理位置突出,是西安市內產業發展轉移的主要承接區域,三橋用占全區18%的土地面積承載了全區近60%的產業,從物理空間上看高度集中,這既給灃東新城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也給環境承載、基礎配套、宜居生活等帶來較大壓力。
二是醫藥類流通行業呈現“7”字型格局集中分布。灃東新城共有醫藥批發和零售類企業254家,2018年經營規模約94億元,其中醫藥批發經營規模占比達98.9%。醫藥批發和零售類企業主要集中在三橋區域的建章路、豐產路沿線,呈現“7”字型分布格局。從行業小類分布看,西藥批發、醫療用品及器材批發和中藥批發經營規模合計占批發業的42.2%,且分布較為集中,是可重點培育發展壯大的行業之一。
推薦閱讀:統計師的晉升怎么論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