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于雙測量機器人的土石壩智能變形監測信息集成與整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水利時間:瀏覽:

    摘要:測量機器人相較于人工觀測等監測方法,在測量精度、適應不規則建筑物形狀、變形觀測量程、建設和運行成本等方面均具有明顯的優勢,特別適合土石壩智能變形監測。結合雙測量機器人應用于土石壩智能變形監測的實例,闡述了監測信息的集成和分析方法,研究了變形監測數據整編分析技術,可實現數據存儲管理、數據誤差修正、整理與計算。在集成測量機器人表面變形信息的基礎上,研發了滿足監測整編分析的業務系統,實現了測量機器人變形監測數據智能化分析。

  關鍵詞:變形監測;大壩安全;整編分析;雙測量機器人;系統集成;土石壩

水利水電技術

  隨著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大壩安全監測技術已成為大壩安全監測的重要發展方向。土石壩是世界大壩工程建設中應用最為廣泛一種壩型,其表面變形監測是重要安全監測項目,表面變形監測是判斷大壩安全狀態的重要途徑之一。水庫大壩的表面變形監測一般采用人工觀測,這種觀測方法在觀測場景,測量精度、觀測量程等方面均具有明顯短板。基于雙測量機器人的土石壩智能變形監測成套技術實現了“無人值守”的現代水庫管理模式。在保證觀測精度的基礎上,實現了大壩安全自動化監管,有效改善了大壩表面變形觀測的難題。結合應用實例觀測信息進行大壩表面變形智能變形監測分析與系統集成顯得尤為重要。研究變形監測數據整編分析方法,進行數據庫管理、數據誤差修正、整理與計算、整編分析和數據發布,可實現測量機器人變形監測數據智能化分析,進而實現大壩安全分析,預測大壩變形趨勢,進行預警報警,加強安全監管,可彌補工程管理信息化短板。

  1 系統組成

  雙測量機器人系統的硬件系統組成包括基站、參考點、監測點、計算機和安防系統[1]。基站由觀測墩、測量機器人、觀測房組成,測量機器人架設于基點上,基準點組成控制網,監測點布置在變形體表面,由觀測墩、正對基站的棱鏡、數字式溫度計和氣壓計組成。根據工程實際和規范要求,監測點較均勻地布設于變形體有代表性的橫縱斷面上。數據監測軟件通過光纜與測量機器人通信,實現全自動測量、轉換、計算和存儲等功能。智能化大壩變形監測系統見圖1。

  2 信息集成

  信息集成主要是實現測量機器人監測數據的實時獲取、傳輸、轉換和存儲,經處理后的數據為業務信息系統所用,并為后期的資料整編和分析評價提供數據支撐。

  測量機器人的數據采集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這種設計的優勢是結構清晰、便于后期的調試與維護。主要有GeoCOM連接、參數設置、測站配置、測量控制、測量、數據接收解析、數據存儲管理7個功能模塊,各模塊通過Visual Studi0 2015開發的系統界面操作實現,其業務流程如圖2所示。

  GeoCOM是一個用于建立通信的動態鏈接庫,該連接模塊負責上位機與全站儀之間的通訊,用戶可通過界面改變系統的串口號、波特率、校驗碼和協議等4個參數。

  測量模塊是智能測量系統的核心模塊,用于數據測量工作。可實現兩個主要功能:

  (1)執行測量命令,并將測量數據發送到繪圖模塊和數據顯示與管理模塊。

  (2)采用循環監控的方式,實時顯示儀器角度參數(垂直角、水平角),便于用戶隨時了解當前全站儀望遠鏡的位置。

  關系型數據庫管理模塊通過ADO接口實現測量數據對數據庫文件的讀寫操作。

  數據顯示與處理模塊用于將水平角H、垂直角V、斜距、高程、北坐標、東坐標等測量數據顯示在MSFLXGRD網格上,以及通過內部算法計算出測量點北坐標、東坐標、高程上的位置關系。

  測量機器人采集的數據需要進行解析后存儲到關系型數據庫中,既要能滿足表面變形觀測數據存儲利用的需要,又要符合數據表結構基本設計原則,存儲表結構及關系如圖3所示。

  (1)表面垂直位移監測水準基點或水準工作(起測)基點表(表名DSM_ DFR_SRVRDSBP),用于存儲表面垂直位移監測水準基點或工作(起測)基點的考證信息。

  (2)表面垂直位移表(表名DSM_ DFR_SRVRDS),用于存儲表面垂直位移測點的監測成果。

  (3)表面垂直位移測點表(表名DSM_DFR_SRVRDSMP),用于存儲表面垂直位移測點的考證信息。

  3 資料整理整編

  各種觀測數據為水庫大壩的運行工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通過對第一手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處理,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獲得規律性的認識,保證水庫安全和合理運用,為設計、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提供依據。以上工作統稱為資料整理整編,其重點是計算、查證原始觀測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監測資料整理整編工作主要包括歷史數據補錄、原始數據轉換計算、閾值法數據剔除、粗大誤差清洗以及特征值計算等[2]。

  (1)歷史數據補錄。基于數據鉆取的監測點變化可視化整編,發現監測數據缺失時段時,應利用人工觀測記錄進行監測數據補錄。

  (2)原始數據轉換計算。通過計算,將頻率、溫度、模數等原始物理量轉換為結果值,確定并錄入儀器基準值。

  (3)閾值法數據剔除。通過設定監測儀器測值變化范圍,自動查找不滿足閾值范圍的測值及對應時間,通過顏色標注,并支持用戶編輯。

  (4)粗大誤差清洗。通過尖峰識別法(見圖4)、標準差法對數據進行可靠性檢驗,結合相關測值進行誤差分析,對粗差進行自動判別及剔除。對隨機誤差或偶然誤差,按正態分布規律,采用常規誤差理論進行分析處理。對于系統誤差,可通過校正儀器來消除。

  (5)特征值計算。通過實時計算監測點數據的最大值、最小值、最大變幅、超歷史最高等特征值,結合數據變化過程,判斷特征值合理性。

  推薦閱讀:水利專業選刊投稿指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崇义县| 横峰县| 昔阳县| 临潭县| 邯郸市| 文山县| 广宁县| 体育| 宣武区| 前郭尔| 茂名市| 清水河县| 宁晋县| 隆德县| 弋阳县| 孝昌县| 砀山县| 花莲市| 四子王旗| 新邵县| 阳西县| 蚌埠市| 白水县| 汝州市| 清原| 丰镇市| 湘乡市| 河曲县| 合作市| 阿拉善盟| 桂东县| 四川省| 江北区| 江北区| 左贡县| 崇文区| 五家渠市| 罗平县| 尉氏县| 眉山市|